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留下一些空白处,令学生激发思维,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思考,构筑生成式课堂。可以在导入时设置留白,激活学生思维;可以在解读时设置留白,启迪学生思考;可以在提问时留白;也可以在小结时留白,起到延伸课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本留白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空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进而产生"无形胜有形"之效。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本留白的作品还是比较多的,教师如何妙用文本留白,成就精彩课堂?本文从细细品读文本,寻找文本留白;妙用文本留白,丰富学生情感;妙用文本留白,提高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3.
文本中的留白是作者将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叫人回味。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留白,这些留白形式不同,有的是一个关键的词句,有的是一个标点,有的甚至是一幅插图。形式虽不同,但这些留都白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用文本留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呢?本文从巧用文本留白,激发学生情感;妙用文本留白,加强语言训练;活用文本留白,强化习作训练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4.
恰当的留白能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以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学板书设计时留白,须做好标题留白、步骤留白、文字留白等。  相似文献   

5.
留白一词原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通过留白艺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在发展中学习,学生积极思索,踊跃质疑,大胆探究,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飞扬、个性彰显、生命涌动的场所。留白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舞台,给学生表述思维、发展思维的机会,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留白是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空间的绘画艺术,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启发教师在各个阶段留下适当的时间,供学生细思咀嚼,以求内化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阐述朗读、引导感知品味和评价等教学环节中留白的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所谓留白,就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在进行某项活动或工作时留有一定的空白,并通过对空白的填补,将这项活动或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和完美。留白常常应用于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如在书画艺术中留白有助于“空灵感”的追求,通过“虚中求实”实现“无为处皆成妙境”,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而在课堂中的留白则是引发学生联想,大胆进行讨论,充分激发潜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与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留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机会。暂时性地给学生留下知识和心理上的空白,有助于学生启动思维,充分思考,充分想象;是“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所谓留白,就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在进行某项活动或工作时留有一定的空白,并通过对空白的填补,将这项活动或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和完美。留白常常应用于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如在书画艺术中留白有助于“空灵感”的追求,通过“虚中求实”实现“无为处皆成妙境”,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而在课堂中的留白则是引发学生联想,大胆进行讨论,充分激发潜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与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留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机会。暂时性地给学生留下知识和心理上的空白,有助于学生启动思维,充分思考,充分想象;是“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留白,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时间和想象空间。留白是一种等待、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为了增强教学实效,许多教师会将留白渗透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感悟、平等交流、放飞情愫,在情智共生中提升思维素养。在我市教坛新秀评比中,王佩瑜老师教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通过教学留白,以情促智,以智生情,不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上演了一节充满活力、智慧碰撞、情感健康的思想品德课。感受一:一白激起千层浪,启动  相似文献   

10.
方志美 《学子》2012,(8):34-35
绘画讲究"留白",通过"留白",给观赏者留下视觉延伸的空间,丰富画面的意境,提升画面的美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课文常常留下一些"无字处皆有意"的空白,这些留白往往最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背景下,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1.
"留白"是国画中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语文教材中,"留白"俯拾皆是,老师们应经常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巧妙地将课文"留白"填补起来,让学生走进文本,真正与文本对话,拓展文本空间,将阅读和作文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2.
曹忠华 《广西教育》2014,(41):78-78
正"留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手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艺术,更能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留白"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留白"艺术,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与创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留白"处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一、借助插图"留白",强化语言表达课文插图是文本的有效组成部分之  相似文献   

13.
余轩堂 《文教资料》2008,(31):104-106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运用空白艺术管理班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运用"空白"艺术管理班级要注意掌握适当的"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同时要抓住时机给学生留下"空白".运用空白艺术管理班级讲究方法:精心"预设",巧妙留白;过程监控,方法留白;激发兴趣,悬念留白;树立榜样,示范留白.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留白?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在中国的书画印艺术中,留白是一种重要的技法。书法中的留白使整幅字黑白相间、虚实贯通;绘画中的留白使整幅画气韵相连、意境悠远;篆刻中的留白使整方印格局分明、方寸统一。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无声对话,实际上是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文本中有许多“留白”,这些“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思索的空间,学生于“留白”处与文本展开对话是情感的一种升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特别讲究章法,留白便是一绝。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叫人回味。艺术间的规律是可以相融贯通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艺术空白”,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绘画,但也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可以回味思索的“艺术空白”,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思维。因此,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维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一、导入时的留白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巧设留白,问而不答,有意留下空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在文章中作者往往留下了很多的空白点,让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去和作品对话交流。在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对文本留白的挖掘和利用,在教学时巧用一些留白艺术,既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留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是一种让学生自己探究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留白引入新课、突破难点、将课堂延续到课后等,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留白,即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活动时间,使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形成无穷的意味和独特的教学氛围,通过留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学如果跟作画一样讲究"留白"艺术,巧妙地利用文本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生动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