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成语中有很多含有植物语素的成语,可以称之为"植物成语"。这些成语沉淀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通过对植物成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化魅力、中华民族的气节与审美观念、"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传统以及原始先民朴素的植物分类思想,成语中的植物文化充分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
语境对于语言的理解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语境有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之分,文化语境正是宏观语境中的一个分支。成语是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成语表达形式,而文化语境正是提供理解和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成语的重要依据。由于不同的民族背景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部分英汉成语因英汉文化语境中的共性其内涵是对等的;而有的英汉成语因英汉文化语境中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喻义和取向。  相似文献   

3.
文试从语言与文化。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浅谈维、汉成语中体现出的不同的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格以及两种语言中成语的翻译,说明成语与民族文化、民族风格的密切关系以及成语的翻译方法在民族语言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在汉语词汇中得到广泛深刻的反映 ,而作为其重要成员的成语 ,最富有汉民族文化特征。我们从“文化在成语中的反映”和“成语中所体现的文化”两个方面 ,不难看到“成语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汉语国际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化形象、传递中国声音等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语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特质及价值取向。基于对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相关因素的了解,基于习得者文化偏误的分析,对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厘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成语教学中强化文化传播的自觉性;挖掘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元素,提升成语教学的文化附加值;注重对文化能力的有意识表达,拓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语言与文化的双重构建。  相似文献   

6.
成语文化有“成语的文化”和“文化的成语”两种内涵。前者是指“成语化了的文化”即以成语为载体的各类文化;就其外延而言,只有那些被凝练到成语中成为成语意义内容的那些文化元素,才是所谓成语文化。后者是指“成语这种文化”或“作为文化的成语”,它是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外延是与成语的外延相当的。从价值论的角度说,任何有价值的成语文化研究,必须是合乎研究目标的求真原则、研究任务的求善原则、研究成果的求美原则。  相似文献   

7.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作为语言精华的成语更是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而文化差异使成语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困难,本文针对不同的文化现象说明了英汉成语互译中的几种常用译法。  相似文献   

8.
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珍品、是文化语言中的信息块活化石,蕴藏着大量宝贵的女性文化素材。近年来,女性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研究广度与深度日渐拓展和深入,不足的是这些分类往往只是归纳与罗列,忽视了深入到文化内涵中作进一步分析。从文化角度研究成语,将会使成语研究拓展出一方全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汇珍品,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浓缩的历史文化.电视是传播人类文明、宣传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媒体从业人员在节目中不仅要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文化,更要正确使用成语,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周小俊 《教育》2011,(10):58-59
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珍品、是文化语占中的“信息块”“活化石”,蕴藏着大量宝贵的女性文化素材。近年来,女性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研究广度与深度日渐拓展和深入,不足的是这些分类往往只是归纳与罗列,忽视了深入到文化内涵中作进一步分析。从文化角度研究成语,将会使成语研究拓展出一方全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一种浓缩的民族文化,呈现当时社会的人物百态,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从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的熟语运用来看,还未曾出现考察成语性别,以及成语中的女性年龄的试题,譬如“豆蔻年华”.多指女子十三、十四岁,如果说成是“这个男孩正值豆蔻年华”,就是成语性别误用的典型例子。成语性别多指女性成语.只能用于女性而不能用于男性。笔者搜集如下女性及年龄成语来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成语和谚语是语言词汇中的精华。汉日成语谚语对比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以马成语谚语为分析对象,对汉日马文化意象的褒贬色彩、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成语典故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的积淀。希腊罗马文化及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渊源,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文章将《圣经》与《论语》中的成语典故、希腊罗马神话与三国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加以比较,映射出英汉成语典故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色彩与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赵地成语典故高度浓缩了赵文化的内涵、精神、特质和风格,是赵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本文从先秦赵国成语典故中选取了“安然无恙”、“董狐直笔”、“完璧归赵”、“刎颈之交”四个颇具典型意义且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成语典故作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赵地成语典故高度浓缩了赵文化的内涵、精神、特质和风格,是赵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本文从先秦赵国成语典故中选取了"安然无恙"、"董狐直笔"、"完璧归赵"、"刎颈之交"四个颇具典型意义且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成语典故作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汉语成语数量庞大,形式完整,内容精练。成语就像语言中的活化石,为我们研究语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汉语言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是语言文化的精华,被视为民族语言的瑰宝,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汉语语言和文化的“活化石”。很多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古代语言文化知识。通过成语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成语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写作能力,增长知识储备,接受美的熏陶。作为对各科教学有重要影响的高考,历来都把成语作为语文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8.
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表现程度不同。语音方面最为鲜明。语义方面弱之。汉语成语的非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语义方面。汉英成语不仅有字面意义组合重合的情况,亦有比喻义重合的情况,而且意义不重合的成语语义文化特征也未必强烈。另外,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韩愈对丰富汉语成语有重要贡献。以《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为工具书,从《韩愈全集》八卷文集中共检索出韩愈首创成语151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47篇杂文(含杂著)中的53条首创成语进行了语法、语义和文化分析,总结出韩愈杂文中首创成语的结构特点、语义变化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石诗 《考试周刊》2014,(39):16-17
本文分析出自荆楚文化的成语典故特征与其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方法及技巧,最后提出负载大量文化信息的成语翻译实质是找到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