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几年前我经历了化学中考;师范院校毕业后,我任教于一所农村中学九年级的化学,见证了学生冲刺化学中考的过程,连续十年;后因工作需要担任县化学教研员服务化学教学又五年了.初中化学的教与研是我的精神家园,谈点化学教学方面的体会,与老师们分享、交流、商榷.一是重视化学的实践性,紧密的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从STS教育看新课程中考化学命题的改革》《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试题的审题与答题》《试论有效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途径》,分析了新课程下中考化学的命题、审题与答题技巧,指出了有效进行习题教学的途径;《备战2007中考》好题荟萃,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及考试特征,对广大教师、学生的中考备考、应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自1999年毕业至今,我一直承担一线初中、高中体育课的教学任务,经历了体育中考到取消中考,再到恢复中考;经历了多次的课改;经历了男女生均匀、不均匀的行政班教学;尝试了男女生分班、不分班的教学;尝试了各种模块教学;经历了每班学生70人,到如今每班学生35人的多种层次变化。我深深地觉得我们应当响应  相似文献   

4.
鲁国栋 《教师》2010,(14):61-61
从1997年以来,我一直执教江西省宁都县第四中学初三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使本校的物理中考成绩有了全面的、大幅度的提高。在这些年的中考中,本校物理中考高分层出不穷,累计有23人次获得中考满分,每届学生中考的物理平均分均在90分以上。我总结了这些年使学生在考试中考出高分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考化学复习是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上好化学复习课、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成为化学教师和初中应届毕业生共同关注的热点。要提高复习效果,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化学复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其次,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采取一些相应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方可达到提升中考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考也就是初中毕业升学统-文化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试题所体现出的理念与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江苏自2005年起实行初中新课程改革,中考化学命题正逐步将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内化到试题中,既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2014年江苏盐城的中考化学试题为例,分析试题的结构与内容特点,揭示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取向,以期对新课程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龚伟  陈赟  丁珣 《化学教学》2012,(1):52-54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即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试题所体现出的理念与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重要导向作用。江苏自2005年起实行初中新课程改革,中考化学命题正逐步将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内化到试题中,既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2011年江苏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为例,分析试题的结构与内容特点,揭示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取向,以期对新课程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龙威 《化学教学》2011,(3):47-48
结合江西省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剖析了试题结构、特点和难度等,并对初中化学教学和中考化学复习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世华 《化学教学》2005,(3):52-55,64
本文在研究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卷的基础上,探究中考探究性实验题考查创新视角及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努力为中学化学教学与备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考前夕,《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初中生·课改实验区)分别在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六期中刊登了由云南省教科院的专家和课改实验区一批优秀化学教师编拟的大量中考化学复习的指导性文章和内容,这些文章内容包括:“中考化学复习方法”“中考化学命题的走向预测”“中考化学新题型研究”“中考化学样题”以及“中考化学综合练习”等等。刊物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了课改实验区与中考化学有关的最新信息,对于课改实验区紧张复习的师生们来说,这些信息起到了重要的导向性和实用性的作用。一、刊物发挥的权威导向性刊物在2005年3月第六期中…  相似文献   

11.
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中考重要的考点.近年来中考化学计算命题越来越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题目趋向于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情境新颖、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具有应用性、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全面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试题往往起点高、落点低,对学生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2013年典型中考试题为例,探究中考化学计算题的类型、特点和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中考重要的考点.近年来中考化学计算命题越来越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题目趋向于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情境新颖、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具有应用性、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全面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试题往往起点高、落点低,对学生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2013年典型中考试题为例,探究中考化学计算题的类型、特点和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13.
孙梅 《考试周刊》2012,(50):11-11
当同学们陆续走出中考考场,我知道2012年的中考结束了。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新在哪里?""难在何处?"……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中考的结束而消逝,相反却愈来愈强烈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图文并茂""题型新颖"是我对2012年历史中考试卷的第一感觉,如非选择题部分17题"史实与推论”、18题“历史时空”都是新增题型,当然材料题仍是2012年中考考查的重头戏。这就不能不引起我对史料教学的再一次研究。史料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所谓“史料”应当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历史事实的原貌的材料”,史料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文字、数据、表格、图片、音像、实物、口述等。关于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我通过对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的研究及平时教学的实践,谈谈对史料教学的看法.希望有助于以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综观近几年西藏中考数学试题,逐步突出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命题思想,既无超纲题,又无怪题、偏题;既考查了知识,又考核了能力;即使试题易、中、难比例恰当、稳定,又使试题题型新颖,设问灵活。有利于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深化与改革。在中考数学复习教学中,应如何有效的把握教学内容,使学生考出好成绩,下面结合我近几年中考复习教学中的得失,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2023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立足学科素养,围绕关键能力,充分发挥中考育人功能和积极的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关注高新科技,落实核心素养;开展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渗透化学观念,形成学科思想;强化实验技能,培养严谨态度。2023年山西省中考化学体现了很多创新性变化,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研读《化学课程标准》,优化教学方式;加强化学实验,提升探究能力;创设真实情境,倡导教学常态化;加强新课标学习,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高中化学教材的变化、学生的变化、课时的变化、中考考试制度的变化等,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使初高中化学教学平稳过渡,笔者在2011年与我市化学教研员谢雪珍老师共同主持南平市“十二五”立项课题“研训教结合提高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效果”研究,现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7.
一些在初中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在中考中化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化学成绩却呈下降趋势。这是化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本文从课程标准、知识衔接、教法衔接、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新课改大轮的适时起航,科学中考命题也开始乘风破浪,不断跟进。当前实施的新课改不仅是教育思想的变革,而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变革,而教学评价中中考命题的不断变革、创新,更直接影响科学的教学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推进。纵观新课改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历年中考命题情况.结合参加中考命题的一些体会,我认为新课改后的中考命题呈现出以下的一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初中化学教学不得不强调与中考接轨。在集中复习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目前初中化学复习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多数教师仍习惯于采用"题海战术"。基于此,下面我就如何改进初中化学复习教学策略,提高中考化学复习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明确界定和梳理初中化学复习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化学复习  相似文献   

20.
2022年中考是2022年版课程标准发布后进行的第一年考试,本文通过对2022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怎么考”进行分析,探寻新课标下的中考化学命题特点,提出了实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多问思维.实验创新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多问思维,促进核心素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