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也应适应高职学生与高职教育的特点。通常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应建立专业顾问、年级辅导员、辅导员、辅导员助理“四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入学起点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影响着高职院校大学生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在自我定位、学习方式、个人发展等方面出现一些心理适应问题,了解这些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农培樱 《知识文库》2024,(4):101-104
<正>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厌学问题,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学生工作视角提出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高职辅导员管理教育作用、任课教师引导教育作用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矫正厌学行为,使学生适应学校教育要求,推动高职教育稳步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普及和高职生源结构多样化,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和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厌学现象不及时采取有效手段矫正,对学生而言将会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无法顺利完成高职学习任务,难以满足社会未来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升高职院校英语类学生职业技能及就业竞争力的几种途径有:推行“双证书”制度;开设师范类相关选修课;培养学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安徽省四所高校334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内容涵盖性别、专业、年级、来源地、学校类型五个方面的适应比较.研究显示,整体上大学生的适应水平除了在情绪适应维度上较好外,其他维度上均处于较差水平;男生除了在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方面外,其他均显著低于女生;理工类学生的适应能力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大学生适应状况随年级升高成倒"V"字型趋势;来自大城市大学生的总体适应状况处于较好水平,而其他类型来源地大学生适应状况处于较差水平;医学院校学生的适应能力处于较好水平,其次是理工院校、师范院校和农学院校.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校合作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够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固有观念,构建和谐家校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拓宽有效家校合作渠道;学校设立机构,提升家校合作工作水平;明晰权责分工,提高家校合作工作效率”4条高职院校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出发,创建了健康服务类高职院校学生与专业高度融合的课程、讲堂、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双创教育教学体系;搭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的双创支撑平台;构建了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三个协同”双创育人机制。把高职院校“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范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双创”大赛育人成绩在省内高职院校有效示范与引领的佳绩进行实证研究,以期给同类学校做实践参考与模式复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中学新生学校适应状况调查问卷》,对1720名初中和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28.6%的学生存在比较明显的学校适应不良,9.7%的学生对新的学校生活“很不适应”;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群体差异,其学校适应能力与他们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采用的应对方式、拥有的社会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显著相关。对此,本文提出五点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兴起,高职院校学生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强调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其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编制《高职院校学生适应情况调查问卷》,揭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社会适应问题并分析其潜在原因,以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方法对学生社会适应问题进行了干预和辅导,最后,对高职院校的心理辅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搬迁学生的学校适应关乎其学业和身心健康,关注搬迁初中生的学校适应,能为搬迁后续的教育保障工作提供有力的实证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人口学信息以及学校适应量表对贵州省某安置点学校整群抽样,得到有效数据741份,其中搬迁学生355名,非搬迁学生386份。研究发现搬迁学生与非搬迁学生整体学校适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适应存在搬迁与非搬迁、男女、年级和搬迁年限的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搬迁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高于非搬迁学生,搬迁女生的环境适应显著好于男生,初一年级搬迁学生学校适应水平高于初二搬迁学生,搬迁年限越久,搬迁学生的师生适应越好。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业素质。以此为要素内容,围绕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编制适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调查问卷,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有效性结构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构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有效性总体状况良好;性别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不存在差异,而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陈超  欧彦麟 《教育与职业》2022,(20):102-106
文章从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改革方向的基础上,经过系统论证和实践检验,提出了以劳动素养提升为核心,按照三个年级分段测评,综合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学生五位一体开展评价的“一核三阶五维”劳动素养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实施可行性等方面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需求的适切度较高,对于高职院校构建特色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价值视角与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适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的创业教育需要树立“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创业教育理念,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创业教育体系,强化校内外“三基地”创业实践环节,实施“五结合”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略论以通识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办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便成为高职院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以通识教育为契机,打造高职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应当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导向。必须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深入推进通识教育,才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当前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特点,编制了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问卷,对4所旅游类高职院校的87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较高;非独生子女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水平高于独生子女的高职生;有兼职经验的高职生职业素养水平显著高于无兼职经验的高职生;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囚环境的影响,在思想上往往适应不了周围的变化而产生不良的行为。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才能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稳定局面的维护。通过“两课”教育、心理辅导、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改善师生关系等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顾颖 《考试周刊》2011,(39):196-197
"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高职院校过去传统的"2+1"教学模式,旨在强调"学校—企业"循环、递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职场就业的无缝对接。为了适应这种新模式,高职院校需切身提升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的内容,因此,将高职学生必须适应的企业文化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势在必行。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途径载体的研究,以期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为实现高职毕业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对27所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发现,这些院校形成了成立专门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创业类课程体系相对完善、建立校内外基地平台等主要做法和特点,但也还存在学生层面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数量相对较少、平台配套不全、整体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各高职院校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双创”理念、加强“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双创教育”教师整体素质、打造具有全链条孵化功能的校内外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顺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观念、新趋势的要求,能够大大提升高职院校的“软实力”,对于克服过分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弊端和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用现代大学精神引领思路,高职院校的许多方面将会发生质的飞跃。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搞好高职院校学院精神的基本定位;按教育教学规律运转学校;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做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建立科学公正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