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众多研究证明,数据使用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就提升有显著效能.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法,阐明了指向教学问题改进和专业发展的数据团队内涵,解析了数据团队的教育应用原理及实践过程,并以美国某地区和学校两级数据团队为例系统解构了其数据采集、团队协作、教学改进及效果评价等过程.对国内研究者和教师的启示则包括从评价数据中发现教学问题、构建从区域到课堂的系统化教研实践、设计数据驱动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及趋向证据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等,以此论证数据使用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提升及学生成就改善的使能效用.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量的数据能够让传统行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面对悄然到来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意识到信息革命的巨大作用,通过大数据研究教学,以更具说服力的数据评价代替传统"印象评价"。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通过信息技术观察平台对师生交往行为进行科学的观察,对课堂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和研究,查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偏差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矫正措施。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  相似文献   

3.
一、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注重教师研究角色 西文教育学思想中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其中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角色的观点认为,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教师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设想。由教师采研究和改童自己的教育实践是教育改革最直接和最适当的方式。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自己最为熟悉的澡堂教学自然而然地成为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堂教学从固化单一的教师传授,向强调小组协作参与的教学转变,如何面向以协作学习为基本特征的课堂实施形成性评价已成为教学评价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智能技术支持下,形式化建模可以将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过程解构,形成数理模型;智能计算可以通过算法评估学生学习状态,并根据教学原则生成教学辅助信息。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有效融合,形成人机协同的课堂评价机制。面向课堂教学评价的形式化建模与智能计算通用架构,自下而上包含教与学行为的感知和存储、教与学行为评估模型的构建、教与学状态的智能计算和教学辅助信息的生成四个部分。前两部分着重对教育情境和问题的表征,是形式化建模的关键步骤;后两部分着重具体技术路线的实现,是智能计算的具体过程和功能体现。整个系统以教与学行为的感知和存储为基础,通过构建评估模型,确定模型的输出;然后引入智能算法对模型进行计算,达成对教与学状态的评估;最后根据相应教学原则,自动生成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该通用架构以及人机协同教学、评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需要研究者携手教师进行"共同设计",协同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6,(3):43-49
教育研究者可能愿意强调教育研究成果对于基础教育教师和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力。然而,一线教师是如何认识教育研究的价值的?他们认为教育研究重要吗?什么样的教育研究是重要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涉及中小幼教师对于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具有的价值的认识。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项针对267名教师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对于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不高,尤其是学历和职称不高的年轻女性教师;"教"和"学"仍然是教师关注的核心研究话题,"教"相对于"学"而言,更受关注;相对于"教育研究对于教师发展的价值"和"教师在研究中的卷入情况",本研究中的样本教师更加重视"教育研究对于课堂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教育行动研究作为一种解决现实课堂教学问题的实践方法和特殊的教师教育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它倡导教师即研究者通过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质量。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行动研究可以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在职教师重建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是在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这里的"课堂评价",主要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优化教学过程和效果而采取的一种行为策略。它主要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当下某些认识、观念或表现的评判与取  相似文献   

8.
师生互动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基于改进后的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分析编码系统,使用滞后序列分析法,以某高校两节《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研究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课堂中的师生言语行为比率、师生使用技术比率、教师提问与学生发言、教师语言作用、课堂显著行为序列等方面所产生的数据。研究表明: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利用;课堂师生互动形式多样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学生活动中,教师进行干预、教学评价环节、教师提问策略、技术使用深度等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9.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的观点认为.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教师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议。由教师来研究和改革自己的教育实践是教育改革最直接和最迫切的方式。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外来的研究者(主要有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基层教研员、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所以。教师成为研究者特别强调:教师不仅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教师更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自己在研究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外来的研究者及时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育观念的支配,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所持有的教育观念的体现。新时代,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过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评价观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但这样的研究者并不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个别教师把学校教科研理解为就是多写文章或发表论文,显然背离了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本意。教师作为研究者,最主要的是研究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课堂。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持续研究和改进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命题。但是,当前"教师成为研究者"还停留在观念层面,没有变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教师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关键。教学视频切片诊断研究是选取典型的教学切片作为课堂分析对象,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的一种课堂研究方法。其核心工作是聚焦分析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典型教学设计片断,分为选取教学切片、制作教学切片、诊断教学切片三个环节和教学视频切片呈现、定性、意义、标准、分析、总结六个步骤。教师掌握了"教学视频切片诊断"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影响了教师的行为,教学不再是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教学资源变得丰富多样,课外师生便于沟通,课堂得到进一步延伸;教学内容图文声并茂,进一步提高了课堂兴趣,教学评价手段也更加科学、多元.  相似文献   

14.
教师注意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注意力分析的复杂性和低效性制约着教师注意力评价的探索,智能化分析工具的应用有望打破这一瓶颈。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教师注意力的研究现状。随后,文章探讨了教师注意力分析与评价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运用智能技术进行探究的对策。在此基础上,依据注意力理论开发了教师注意力智能分析系统。接着,文章选取12节小学数学课程,利用该系统收集教师注意力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生身上;教师注意力与师生互动存在显著相关,即教师看学生与学生行为呈正相关,教师看黑板和教材与教师行为呈正相关。此外,注意力评价结果显示,与新手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在注意学生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且注意力评分更高。基于上述发现,文章为小学教师注意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教师注意力的评价与提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基于《教师专业标准》,从调整教学定位、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改进评价模式等方面改革公共教育学教学,可以化解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困境,提高教学实效,放大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学科理论知识与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存在着巨大分歧,以往多数研究者从"理论与实际结合"这个角度思考该问题。本文试着从"缄默知识"这一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改革经验,从教育学课程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出:教育学课程应重视个体客观存在的缄默教育知识,并对其深度挖掘、整合,有机融入教育学科理论知识之中,促进师范生自身教育学知识的生成、构建,使教育学学科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走进未来教师的教育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7.
论"教师即研究者"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观察与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它是置身于教育教学之中的研究、改进教育教学的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有三方面的內涵:反思是其起点,问题的求证是其本质,教育意义的实现是其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18.
正"评价·调适"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习行为进行调适,以提高教学的实效。"互慧教育"是以"评价·调适"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在评价、调适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相互教育,以打造一个师生互慧、生生互慧的高效课堂。一、构建评价体系,促进互慧教育课堂评价是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旨在促进师生对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评价用语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教师以口语形式,对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作出的即时反馈性评价。它具有针对性、指向性,是旨在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教学言语。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启示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显性或隐性影响,有些影响甚至还是长期的、终生的。教育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评价用语是教学过程重要的项目,评价不是为了完成  相似文献   

20.
沈程 《创新人才教育》2022,(1):10-14,31
杭州市建兰中学围绕"建兰学校大脑助力教育教学改革"的培训主题,开启依托"学校大脑"的教师数智化培训平台研究.建兰中学以教师核心素养为内核,从教师评价和教师发展两个基本维度,设计出"教师画像"数据平台,全面收集和记录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轨迹,形成多种层面的"教师画像",从多个维度反映与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指明其最具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