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G.A.科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以下称《辩护》)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献中不可多得的一个样本.其独特性在于:它用西方学术界最受尊敬的(也可以读为:在资产阶级学术圈内最无可挑剔的)分析哲学工具,来分析马克思遗产中在西方最受冷落的那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和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陆哲学背景不同,科亨属于纯正的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主体实践和历史的不确定性,而科亨告诉我们的是,物质的首要性和历史的确定性;《辩护》所说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有关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然而在许多批评家那里,这本书最为背离马克思的地方,是其“非历史性”.[1]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刊》1985年第一期发表的刘洪波同志《再论图书馆理论基础》(以下简称《刘文》)一文,再次对拙作提出疑义。并进一步指出:“在读者看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并指出我们的“不少观点似是而非,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纯洁性与唯一性”。即是有“读者”,又有刘洪波  相似文献   

3.
拙文《“世界3”理论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以下简称《刘文》)针对蔡公天、李耀彬同志《试论图书馆学新的理论基础》(以下简称《试论》)一文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发表之后,笔者又拜读了蔡、李二同志的《再论波普尔的“世界3”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以下简称《再论》)一文,笔者认为此文不少观点似是而非,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纯洁性与唯一性。  相似文献   

4.
《新上海档案》2006,(6):31-31
宗培岭在《浙江档案》2006年第3期上撰文,对我国档案学理论建设中的若干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我国存在着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实践联系被弱化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理论研究没能很好地把握住档案实践.其中相当多的问题研究不是来自档案实践需求,或是“跟风”,或是“自作多情”。翻开档案学理论刊物,不少理论文章不是反映档案实践的变迁.而是社会风貌的“缩影”。当社会上大谈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西方“媒介哲学”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媒介哲学”评介芮必峰西方,尤其是美国新闻或传播学者,习惯把探讨新闻媒介与政府以及其他干预势力之间关系的各种理论称之为“媒介哲学”(mediaphilosophy),一些港台学者则称之为“新闻哲学”。本文拟对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出版以来,...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流派,是西方存在主义、解释学的来源,要更清楚地把握西方现代哲学的来龙去脉,研究现象学是必要的。《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是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于1907年在哥廷根大学任教时的讲稿,这是他全面阐述现象学基本理论的初步尝试,如瓦尔特·比梅尔指出的:“胡塞尔此后一直没有离弃五篇讲稿中的基本思想。”(第3页)所以,研究《现象学的观念》,对于弄清楚现象学基本理论的要点,是很有助益的。胡塞尔最初的哲学思想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他曾崇尚过穆勒的实证主义哲学,用心理规律说明逻辑和数学的规律。后来他认识到,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心理科学都不能成为哲  相似文献   

7.
《现代出版》2009,(2):F0004-F0004
《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内容涵盖德奥英美24位哲学家的价值哲学代表作,从先验主义路向、经验主义路向、心灵主义路向、语言分析路向四个角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现代西方价值哲学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反映了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8.
魏婷 《大观周刊》2013,(2):219-219
“异化”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前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直到19世纪哲学家黑格尔才把“异化”当作哲学概念引进哲学领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但无可争议的成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9.
在这次马克思逝世纪念日的讲演会上,很多人会对把新闻工作者视为马克思的主要经历感到奇怪。其实,恩格斯对这点在著名的马克思墓前演说里讲得很清楚。“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接着他就讲道:“他进行的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我们还看到,他在英国创办的工人运动的报刊也不少。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学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报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学报上面发表的文章,无论是学术论文,或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或是训诂考证、专题综述,都应具有学术性。学术性是学报最主要的特征。什么是学术性?近几年许多同志对这一问题都作了探讨,提出了不少极富启发性的见解,足供我们在鉴别学术性问题时的参考。 1986年《北京科技报》发表一篇短文,提出“评价科学理论的五项标准”:“1.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西方死亡哲学》段德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如果说“死亡”是一个应该面对和值得面对的问题,那么如何面对和怎样面对死亡就必定成为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段德智先生新近出版的《西方死亡哲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死亡之谜进行“形而上学考察”的理论旨趣,同时也把我们带入到了不同时代的人类解读这一奥秘的心路历程之中。虽然死亡具有“属人”的规定性,是任何人随时都会遭遇并将最终面对的“事件”,然而它却是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是包括以往和现代人类在内的所有理性生命都会经历并试  相似文献   

12.
行政价值观是行政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中国行政学界长期重视行政哲学研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少学者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系列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多维解锁“中国之治”的精神密码,为行政学的发展提供了知识求取的驱动力和想象力。申永丰所著《行政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一书,将行政价值观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探讨其基础理论、结构与功能、生长历程与作用机制、发展理路与创新途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西方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一直在管理学界占居主导地位。在目前的中国企业管理中,也大都搬用哈佛等西方管理模式。但是由于东西方政治、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差异,水土不服的问题日益凸现。所以西方科学管理必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中国土地上扎根、开花、结果。我们必须摒弃“全盘移植”西方管理模式的思路,尽快建构适合于中国国情、民情的中国式管理思想体系。葛荣晋教授所著的《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一书,正是在这一领域所做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4.
读者心理与编辑心理的研究,无疑是编辑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不少有志于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出版界同仁,亦已对此发表过精辟见解。如王国忠同志在《关于编辑社会学的一些探讨》一文中,把“研究读者心理”、“研究编辑心理学”作为编辑社会学所要探讨的问题(见《编辑学刊》创刊号);胡光清同志在《编辑学研究什么》一文中,将“编辑心理意识问题”作为编辑主体研究的内容之一(见全国首届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本文试对读者心理与编辑心理的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师,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新闻工作者。10年前,笔者曾撰写过一篇纪念恩格斯逝世90周年的文章——《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楷模》(本刊第10期),从“可敬的社会考察者”、“出色的无畏的记者”、“高超的军事评论家”、“党报的指导者和顾问”几个部分记叙了恩格斯参与新闻工作的不朽事迹。总的说偏重实践方面,其实和马克思一样,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主要是党报理论)亦有不少建树,特别在晚年,在马克思逝世之后。现加以概括、评介。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哲学界就“合二而一”问题展开将近一年的讨论,曾是震撼全国学术界的一场论战.本来,许多同志原是抱着研究学术、探索真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诚愿望参加讨论,发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但因所谓“理论权威”康生凭借权势、蛮横干预,硬将正当的学术讨论搅成一场严重的政治迫害,制造一桩历时久、规模大的政治冤案.笔者作为这一事件的亲历者,拟就当时所见所闻,说明这场讨论如何开始以及康生如何控制这场讨论,对杨献珍进行政治迫害的真相.这场论战,是由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发表艾恒武、林青山所写《“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会》(以下简称艾、林文章)一文引起的.文章表达了他们对对立统一规律表述上的新见解:“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一分为二’的两分法,是认识事物根本方法.”“‘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没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  相似文献   

17.
王向峰的《<手稿>的美学解读》(以下简称《解读》)是从美学角度阐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一部专著。纵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新闻出版业比较发达,那里发行的一些报刊不仅左右英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著名的《泰晤士报》已有205年的历史,在西方报刊中堪称“老大哥”;《金融时报》《卫报》《经济学家》等也行销许多国家。由于这种情况,加上英国又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发祥地,英国新闻界不少人对其办报传统有一种优越感,把“新闻自由”叫的很响,颇以“无冕之王”自居。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学通讯》1985年第3期刊出《应该转变图书馆学研究的方向》(以下简称《转变》)以后,图书馆学界掀起了理论研究热。但这股热目前的归宿却为“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理论超前发展”、“应降低理论研究层次”等等。图书馆学界不少人又走上了新的图书馆学“振兴之路”。对此,笔者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审视一下1985年以来图书馆学研究发展的主要轨迹,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转变》一文本来抨击的是图书馆学缺乏理  相似文献   

20.
在与洛克同时期的社会哲学家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想到过什么“传播理论”,但是,在传播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发现他们的著作里对传播思想的隐约触及。在洛克的哲学巨著《政府论》和《人类理解论》中提出的“自由”、“交流”、“语词”、“反思”等理论,为后人研究传播学给予了源头启发和理论丰富,在西方传播思想史的银河中依然是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