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教学《河水和小船》课文时,我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然后再读文,当孩子对课文能较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时,我又引导孩子观看教材中河水里游着小鱼的另一幅插图,鼓励孩子大胆想像,说一说自己想说的话。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说:“老师,我觉得课文应该是‘河水和小鱼’”,我惊奇地问:“为什么呀?”“因为我们这里的河水浅,不能行船,但河里有鱼,河水像妈妈,小鱼像孩子。她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我鼓励了她之后,她把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改写,自豪地给大家朗读了自己的杰作,全班的孩子被感染了,有的说大树和小鸟就…  相似文献   

2.
<雪孩子>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配有八幅漂亮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的童话故事.在教学时,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巧用评价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3.
袁芳  周金梅 《教师》2010,(13):51-53
《雪孩子》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配有八幅漂亮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的童话故事。在教学时,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巧用评价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4.
本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义务教育教材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说、写训练,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谈谈本人的做法。一、结合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练说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的课文很多。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指导学生练说。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汉语拼音”时,课本上的每个声母、韵母都配有一幅小插图,我在教每个拼音之前,都要求学生观察插图,用“谁在干什么(或怎么  相似文献   

5.
自然课本,每课都有插图。这些插图形象逼真,内容丰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想象能力,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每幅插图的特点,做到心中有底,以便在教学中根据每幅插图的特有作用,去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自己的教学摸索,我以为自然课本的插图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插图本身就是形象化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课本的有些插图,不是课文的配角,它本身就是形象化  相似文献   

6.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和课文密切联系,相得益彰,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借助课文插图阅读,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插图,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引导小学生通过插图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或认识不熟悉的事物,或感知不熟悉的情境,让课文插图切实为小学生理解课文服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引导小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李君 《教育艺术》2009,(8):12-1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的感兴趣,几乎是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无意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我在逐篇诵读苏教版小语教材课文的同时,也潜心把玩、欣赏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把这些精彩的插图与精美的课文比照着阅读、品味。我认为这些插图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也应该认真地读这些插图。  相似文献   

9.
徐水生 《江西教育》2002,(24):27-27
利用语言练说。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的语言因素,进行说话训练。如把几个相关联的词串起来说段话,通过练习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化。 利用插图练说。课本中配有一些形象有趣的插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进行“说”  相似文献   

10.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让它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笔者认为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巧妙地运用课文插图,为课堂教学增色:运用插图,导入新课;运用插图,理解课文;运用插图,指导朗读;运用插图,引导想象;运用插图,帮助背诵;运用插图,指导观察。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插图求高效 课文插图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等特点。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色彩鲜明的插图和赏心悦目的背景图。它丰富了教材,美化了版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插图,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树林里》是《现代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很有情趣,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出现的几个象声词“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形象生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课文的插图是彩色的,图中的“鸟窝\树洞\天牛\毛毛虫”栩栩如生,是看图识字的好资源。可凭借教材优势,让学生愉快地识字。同时,体会到树林里各种小生命的可爱。教学目标1.认识“啾啾、咚咚、哗啦”等词语,交流孩子熟悉的象声词中的简单汉字,并引导发现构字规律;看图认识“鸟窝\树洞\天牛\毛毛虫”,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相似文献   

13.
陆海霞 《考试周刊》2012,(19):38-38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插图是结合课文中叙述的事物描绘出的具体形象。插图在语文教材中具有形象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因此,在工作实践中,作者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则是教师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谈谈我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说” 低年级的课文很多都有形象有趣的插图,中高年级的课文也有相当数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训练说话的好素材。我在教学中较注意使用插图,由图入手,充分进行“说” 的训练。如《小木船》一课,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并利用它较好地进行“说” 的训练的:把插图挂在黑…  相似文献   

15.
朱瑛 《云南教育》2007,(10S):37-38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学片段: 在教学接近尾声时,老师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通过图文对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老师这样引导——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备了相应的插图,这些插图是教材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直观、易于感知、与课文联系紧密等特点,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方便。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小学生对插图进行正确观察。  相似文献   

17.
本组教材包括看图学文《精彩的马戏》《骆驼和羊》,课文《诚实的孩子》《蓝树叶》。四篇课文的共同特点是图文并茂,语言平实流畅,故事叙述生动有趣。细细品读,故事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人深思,给人启迪。教学这组课文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恰当创设情境,带学生走进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皇帝的新装>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教材中配有一幅插图.这幅插图烘托了"游行大典"时那热闹、滑稽的场面,对学生理解课文,确有裨益.但这幅插图也有其明显缺陷:课文中明明说"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但到了插图中,皇帝却穿了一条裤子.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我教《最后一课》,在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时,有一位同学提问:“课文上明明写着韩麦尔先生“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幅插图为什么没有画韩麦尔先生戴帽子呢?”  相似文献   

20.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显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充分地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3自然段时,我在学生抓住“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一定要活”“一定要写”等关键词语,感悟出司马迁的高贵品质之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大胆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及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等,使人物形象刻在脑海之中,人物品质震撼自己的灵魂。如此处理,充实、拓展了课文的具体内容,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