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戏剧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其教学方法不是演出,而是跟小说教学一样,大多是作者简介——主题和情节结构分析——人物性格和艺术特色分析这样一种三部曲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 ,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把“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能力为主线 ,发展为主旨”的教改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三部曲。一、激活学习兴趣 ,点燃思想火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 :“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 ,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学习才会有成效。于是 ,我备课时 ,不但备教材 ,更注重备学生 ,抓住…  相似文献   

3.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中学语文,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这里面大有学问。依我看,关键在于要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组织学生演练好语文能力训练“三部曲”。什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三部曲”呢?我的理解和界定是:“自学&;#183;积累——思考&;#183;讨论——运用&;#183;创新”,或简称“积累&;#183;思考&;#183;创新”。这是一个教学训练过程,也是能力发展过程。我说过,“点拨——创新”教学模式,其训练发展过程包含了“三阶”、“五步”。  相似文献   

4.
遵路、入境、悟神,是叶圣陶同志根据语文学利的特点,总结了长期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出的阅读教学的三部曲.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这一规律,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读写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5.
凡是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课堂“三部曲”,即: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回应.这三部曲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的课堂上都会发生.课堂“三部曲”的存在,与人际关系的政治有关.课堂“三部曲”决定了课堂的权利结构,因此也就决定了谁是主体,谁是接受提问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这是美国学者贺拉斯曼的名言。它有力地鞭挞了“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并向我们昭示,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笔者近几年来,在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进行了D.T.Q.C新课型的实验,正是在这方面做出的尝试。 一、D.T.Q.C的涵义 D.T.Q.G新课型包括“定向质疑、启迪思维——讨论交流、启发指导——强化训练、反馈矫正——归纳总结、促进类化”等教学环节,这是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讲练结合为原则的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以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为基础来提倡教学效益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学法指导的实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研究学生怎样才能“会学”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法指导的作用,提高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呢?示范——学法指导的一级阶梯模仿,作为一种通用的学习方法,是所有学习的最初阶段必须经过的阶梯。在学法指导中,为能使学生模仿到好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选择典型性的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孕伏良好学习方法的示范。其操作过程是“明示——领悟”。即教师在某一教学过程开始之际,就明确告诉学生将按什么方法学习,接着让学生按所示方法学,并在学的过程中对学法由  相似文献   

8.
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语文教学园地的每个角落,作文教学——作为园地中的奇葩,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投入十分的热情,让它开得更灿烂、更耀眼。近来,我突破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评阅”这三部曲,在探讨作文新课型方面作了几点尝试。 一、自主交流课——破“一刀切”为“互通共享”  相似文献   

9.
现行五年制语文课本中的一年级“看图学词学句”这部分教材,是按照直观——抽象——实践这一规律编排的。在“看图学词学句”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从图入手,形成词句概念“看图学词学句”部分的插图,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事物,培养观察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认识事物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的客观事物紧紧地结合起来,从而巩固所学的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历史教学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任务。对于“历史思维能力”的理解,见仁见智,本文从“思维——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这一思路,略陈管见。一、思维说得通俗些,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实现的,以已有知识经验为中介的、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人们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首先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或某些个别事物,这  相似文献   

11.
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和典范。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其短小精练,一些教师的古诗教学还是停留在“读熟——解释诗意——背诵(默写)”这三部曲上。怎样打破常规,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呢?  相似文献   

12.
李炜 《语文天地》2012,(10):25-26
高中作文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写作状态,对作文产生厌烦心理和畏惧情绪是其主要原因。因此,笔者打破常规的“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这传统的作文教学三部曲,探索学生喜欢的写作教学形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汉字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也不仅仅是一种图像,汉字是一种美的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书写汉字,不仅仅是要将汉字书写正确,更重要的是要汉字的书写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美的创作,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精神的过程。引导学生书写汉字,不仅仅要注重规范,引导学生入格,同时要赋予学生创造性的空间,引导学生出格。入格、合格、出格是写字教学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4.
在20多年的高中语文教育实践中,我一直在反思、探寻、尝试,如何把学生带进语文这个世界,去欣赏、感悟、创新。于是,我先后进行了“教学目标设计与目标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研究、“高中作文训练与评价”研究、“‘目标——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均为省级课题),便有了对语文教育的一点认识。教育家杜威说: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知识原来是寓于生命之中的。意思是说,有生命的知识,通过非生命的载体,在教学中又回到有生命的个体中。这一教学过程,便是一个多元对话、心灵交流和有效训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得到了发…  相似文献   

15.
“浪漫—精确—综合”作为怀特海关于人的智力发展的过程学说,对于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把握节奏,正确理解教育的“循序渐进”,关注并抓住“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特点来开展教学。本文以初中语文诗歌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探讨分析“近·进·浸”三部曲理论的具体实践与应用,让学生在体验、思考和质疑的往复中自主探索。  相似文献   

16.
陈萍 《河南教育》2004,(8):40-40
对于物理概念,要求学生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即弄懂三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和“干什么”。这正是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三部曲。从这三部曲里面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下面以“物质的密度”教学过程为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笔试之后不少教师常采用这样的“三部曲”:阅卷——评讲——订正,这个过程一般要隔天甚至几天才能完成。这样,不仅测试的基本功能——信息的及时反馈得不到保证,教师也难以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再者,学生因测试所带来的学习热情,也因为时间的原因由“热”变“冷”了,到最后只关心自己得了多少分,而不再去想为何会失去这些分。为此,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课标》的理念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将“三部曲”改为“五部曲”,即讨论——评析——阅卷——反思——矫正。一、讨论学生交卷后,即笔试刚结束,学生最想知道自己做得是否正确,特别是一些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没有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读与写较为严重脱节,造成了学生作文难的现状,因而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小语大纲要求,为适应现代语文教学新模式,笔者尝试了“读·悟·写”的语文教学三部曲。一、学习理论阅读与写作都是一种认识活动,前者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间接认识活动,后者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直接认识。读是基础,写是目的,由读悟写就是将“语”真实地变为“文”。条件作用学说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S(剌激)和R(反应)之间的关系,在“读·悟·写”各个学习情景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剌激…  相似文献   

19.
主体·实验·探索·创新--数学实验室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连笑 《江西教育》2002,(24):17-19
数学实验室教学模式是以“主体、探索、创新”和“数学教学是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 为基本理念,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课程材料,恰当的教学工具,先进的教学技术,组织适当的数学实验,使学生在数学实验与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探索、猜想和归纳,从而亲身体验数学,理解数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要手段,对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通过讲解、举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这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数学实验”活动为核心的数学教学不是直接将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根据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花潮》是作者李广田在游览了昆明的圆通公园,观赏了一大片海棠花之后,以游记形式,描绘了园内“春光似海”的景色,歌颂了社会主义祖国的“盛世如花”的繁荣昌盛。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逻辑段,然后板书:圆通公园过去——一座荒山现在——亭台、池榭、花的海洋给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学习这篇课文。一、看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