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源 《科学学研究》1992,10(4):16-21
当代一些学者认为,在第一次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次科学启蒙运动,本文对此论点提出异议。明清之际的学者在“经世致用”观念的主宰下,将西方科学纳入儒家格物致知的范畴里,对西方科学作了中国式的理解,没有真正接受西方为知识而知识的科学精神;而当时社会兴趣中心并没有随西学的输入而向科学领域转移,科学活动也没有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今天被称为“科学方法”的清代考据学并非在西方科学影响下的产物,而是宋明以来中国近世哲学方法论两次转变所致,是格物观内在发展的结果。本文认为,明清之际并不存在一次科学启蒙。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西学第一次传入以后,在"对天体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的问题上,中国天文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徐光启对"求其故"的强调与实践,揭暄等人对天体运动物理机制的积极探讨,最终又回到阮元等人对"求其故"的否定,从而又回到了西学传入前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揭暄的著作《璇玑遗述》、《昊书》进行了研究 ,揭示了他独特的元气涡漩式宇宙演化思想 ,认为它与西方同时代的笛卡儿的以太涡漩思想有很大的可比性。在论述揭暄宇宙演化思想的基础上 ,对两者做了初步的比较 ,分析了中西方科学思想对揭暄思想形成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在中西交流过程中 ,以揭暄为代表的天文学者们是如何立足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天文学的。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任职清华国学院导师期间,完成著作并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他首次确立"自然科学史"的地位,明确"自然科学史"与中国文化专史、学术思想史以及哲学史、史学史、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层级关系,沟通科学、技术与新史学的内在联系.在明清学术史研究中,梁启超初步梳理中国科学技术史,从社会、文化的意义上检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现状.他力求通过促进科学文化传播,实现建构中国"学术社会"的理想.这构成其科学文化学术实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陈靖  洪伟 《科学学研究》2020,38(9):1537-1544
实验主义治理在欧洲国家的治理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有学者因此呼吁全球治理走向实验主义治理。中国在经济、政治、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等领域广泛实施了试点项目,这种特有的试点是否能被视为实验主义治理呢?本文先梳理了中国试点与欧盟实验主义治理的历史,厘清了两者的差异性,并从试验与实验机制的异同性、制度背景的差异、以及中国试点实施路径的多样性和实验主义治理特有的同行评议制度的不同,指出中国试点不属于实验主义治理,中国应对当前环境、能源等社会问题的治理方式是平行于实验主义治理的另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明清之际逐渐成熟独立起来的笔墨是历经了漫长的一千余年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的结果,从顾恺之的线描到吴道子的融书法于画法,加之张彦远的"书画同体"的提倡,使笔墨的表现在明清之际达到了与气韵同等重要的高度,笔墨在明清得到了发扬光大,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艺术思潮。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的"钻石琥珀模型"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难点,各国学者虽然试图从多种层面和角度探讨产学研的合作机制,但并没有达成广泛共识.按产学研合作中各方所处的地位、关系,将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分为"父母之命"型、"媒妁之言"型和"自由恋爱"型等类型;通过指出"三螺旋模型"的不足,提出产学研合作的"钻石琥珀模型",并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野  蔡纲 《内江科技》2014,35(11):99-101
<正>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杰出代表,起于明清之际,历百年而不衰。在太极拳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雅"与"俗"的矛盾。本文即以明清之际太极拳的传播与接受为视角,在重视文献史料梳理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太极拳之"雅""俗"关系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弘撰是明清之际、关中之地著名的学者,被顾炎武誉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尤以诗文和气节著称于世。他是正统的理学家,学宗程朱,其思想多属对程朱理学的守成。然身处明清鼎革的大动荡时代,在进步思潮影响下,其中也不乏合理进步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0.
清代初年,揭暄借助于望远镜绘制了一幅月面图,这是由民间天文学家所绘制的中国第一幅望远镜月面图,本文介绍了这幅月面图,肯定了它在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通过与欧洲第一幅望远镜月面图的比较,指出了该图的一些弱点,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弱点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周龙英 《科教文汇》2012,(11):79-79,100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习文言文可以使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如何实现文言文的高效教学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赵雯 《科教文汇》2011,(4):71-71,76
中国电影通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本土电影也开始登上国际舞台。从代表着中国特色的张氏电影,到现阶段融合了西方元素在内的电影,其在国际上获得的成就无一不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本文从描述张艺谋的中国元素电影到融合了西方元素的国际电影的特色,来展示中国电影取得的发展和西方人对中国电影认知过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中国哲学中的休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这个名词,容易遭致误解。 人们通常以为,工作疲劳了,需要放下工作去休息,于是在休闲与休息之间划上了等号;也有人以为,工作是为了活得快乐,于是工作时拼命干,业余时间拼命玩,于是,休闲成了娱乐的代名词。还有人认为,一个人何须活得那么劳累?于是,无须工作,也无所谓休息,这样,休闲变成了懒散和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16.
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华就读的华侨华人大学生更是肩负着在世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大华文教育中应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运用文献资料对目前在华高校就读的华侨华人大学生进行武术教育现状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从政策、师资、教材等方面的对策来提升大华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   总被引:260,自引:6,他引:260  
张望军  彭剑锋 《科研管理》2001,22(6):90-96,62
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了中外对比,以及对知识型员工与非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对比,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的报酬激励,文化激励、组织激励、工作激励四大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我国汉文版期刊论文中少数民族作者姓名汉语拼音拼写的使用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不规范和混乱的情况,提出了在汉文版期刊中正确表达中国少数民族人名汉语拼音拼写的原则与方法:少数民族人名按普通话的读音拼写;中间加间隔点的少数民族人名为区分人名内的各部分可分开拼写。  相似文献   

19.
陈蕾 《科教文汇》2020,(1):149-15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当前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提高重视、优化教材、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呼唤审美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不宜进行冰冷的理性分析,搞逻辑上的演绎和归纳,只能整体把握、感受,多多进行描述、感悟,提高到人性和哲理的高度来开掘其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