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红英 《时代教育》2007,(9Z):126-126
怎么让学生观察呢?教师可以改变过去带领学生观察的方法。过去教师指令学生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非常讲究步骤和顺序。而这次是让学生自由地观察,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基于这样的想法。教师把小乌龟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缸里,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围在一起观看,并且允许学生用手接触乌龟,可以放在桌子上,放在地上。整个课堂沸腾了,说话声,搬桌子声,  相似文献   

2.
怎样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尊重平等的原则?这是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实际问题,例如:怎样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怎样对待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问题?在课堂上该不该使用惩罚?怎样使用惩罚?怎样把握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尺度?等等。请看陈教授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魏蔚 《现代语文》2007,(7):49-50
古典诗歌到底怎么教是一个让中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难题。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把握诗旨、体味诗艺、感受诗美?怎样教才能教出“诗歌味”来?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品味,花了几节课苦心经营一首小诗,还是讲不清楚诗云何意;有的教师认为几行诗句有啥讲的,用现代语言直译一下,再让学生读两遍完事。  相似文献   

4.
冷枫 《贵州教育》2014,(22):42-44
今年,我接了高一年级的一个学习普遍有困难的班级。面对这些学生,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让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但是起色不大,月考和半期考试成绩都在全年级垫底。怎么能让这些学生学懂生物呢?怎样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相似文献   

5.
香港小学新语文课程的“新”,从教学内容看,是加强文学教学;从教学取向看,是主张以学生为学习的主角。文学作品应该怎么教?怎样才算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这是不少香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圣罗撒学校林妙龄老师在小学五年级教散文《听听这小溪》,可以给语文老师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6.
好教师怎么好? 好教师不在职务职称,不在学历,也不在年龄或资历。究竟怎样才是一个好教师?让我们看一看怎样是不好,就知道怎样是好。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行为都期有所得。语文学习也不例外。 怎样能让学生多得?许多教师往往一味地逼近了看语文,把所有的点都放大,教师忙累不堪,学生所得不佳。  相似文献   

8.
《夜营的歌声》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协助游击队消灭一伙德国兵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教学时,教师可作如下设计:一、自学课文,理清线索教学伊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用幻灯显示下列问题,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门)小男孩坐在河边干什么?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他的?门)德国军官让小男孩带路,小男孩愿意吗?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一路上,小男孩为什么有时学夜骛叫,有时学杜鹃叫?(4)游击队潜伏在哪里Q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又是怎…  相似文献   

9.
王庆欣 《贵州教育》2009,(15):27-2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怎么会与营养学扯上关系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跟营养学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怎么让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给予学生的营养均衡有益呢?这是笔者最近听了11节年轻教师的师能竞赛课后,对青年教师驾驭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所产生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把做好高三生物复习备战高考当作一道题目,运用研究性学习模式来解题是我近年来的尝试。高考生物考什么?怎么考?怎么才能做好复习工作?这些问题教师关心,学生更关心。对教师而言,考什么就教什么,对学生而言,考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单纯地运用题海战术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引起“高原反应”。对这些问题在深层次的关注应当立足于高考题的研究和命题方向的把握,深刻体会高考对新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选拔的方向。学生在学习生物高考大纲的基础上通过探究体会生物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对学生而言在探究的基础上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明确复习目标——自我能力和素质提高的目标:对教师而言通过探究准确把握命题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制定切合实际的复习方案。有效实施复习策略与计划,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的首要任务——教"怎样思考"。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懂,但自己做就不会了。"什么原因?是老师没有把"让他自己会做"的方法教给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的?"然后解决,"怎样让学生也想到?"好的教师"想给学生听","想给学生看"。差的教师做给学生看,或"让好学生做给差学生看"。所以,卢梭说"教大多数学生能想到的方法"。因此,教"怎样思考","怎样才能想到"——是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传统做法往往是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怎么去升学?""看人家学生怎么怎么好,你们以后怎么办?"本来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赏识教育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觉醒,让学生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使学生舒展心灵、发展潜能的教育!同时它也是让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  相似文献   

13.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常常听老师们讨论,说每次让学生写作文时,同学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又写作文……怎么写作文呀!写什么呀。”这让老师很头痛。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不得法,致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得先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怎样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必须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赵健 《教师》2011,(18):86-86
英语写作能力是高中阶段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英语写作教学又是制约英语教学的瓶颈。多数老师采用“布置任务-学生写作-教师批改-集中讲解-展示佳作”的单一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写什么”和“怎么写”让他们无从下手。该怎样谋篇造句?怎样开头?怎样结尾?  相似文献   

16.
让阅读教学更有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通过教师一段时间教学后所取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怎样让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一篇课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十六法入手:一、审题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指导学生了解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之后,教师最好不要把着眼点放在分析介绍作者怎样构思这篇文章上,可先让学生猜猜作者会怎样写、写什么。由于在猜的过程中渗透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能在学生探索和猜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飞夺泸定桥》可让学生读课题猜测文章写什么,怎么写“飞”,怎么写“夺”,结果怎样等等。推测猜想后,可让学生读课文,看看自己的猜想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之处,教师要特别重视和鼓励…  相似文献   

18.
郭素军 《广西教育》2013,(46):96-96
如果把体育课堂比做一顿大餐,那体育教师就是准备这顿大餐的厨师了。这顿大餐是否合学生的胃口,关键要看教师的“厨艺”能否让学生胃口大开。那么,体育教师应该怎样去做好体育课这顿“大餐”,让学生大快朵颐呢?  相似文献   

19.
第一,在实验教学中,要做好演示实验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使学生清楚了解教师在演示什么?为什么演示这个实验?尤其要向学生指明观察的重点和观察的方法,即观察什么,和怎么观察。如忽视这一点,学生就可能被一些次要的现象所吸引,或以好玩的心情来对待教师的演示实验,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要观察的主要现象上面,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如在给学生演示凝结的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我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时,怎样使用酒精灯、怎样把玻璃片加热;然后让他们注意我在两个同样的玻璃杯内,倒…  相似文献   

20.
张惠萍 《考试周刊》2010,(43):190-191
一直以来,生物在初中生的心目中是一门副课。虽然现在生物也被列入了中考范围,但由于其满分只有40分,因此仍然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另外,生物中考的内容包括厚厚的四本书,复习时难度较大.有些学生干脆选择了放弃。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生物课特别难上,很多学生上课时心不在焉,甚至有些学生在生物课上做其他课的作业。但是,作为生物教师,我们知道,生物知识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物知识是每个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学好生物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抓住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就必须使生物课堂充满吸引力。怎样才能让生物课堂充满吸引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