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补课,成了时尚也成了气候。不说家长那恨不得孩子明天就上清华、北大的急功近利劲儿,也不说学生如何被逼上梁山的无奈劲儿,只说补课的老师们,如果学生是有缺损的瓷器,我们是否就是家长需要的“金刚钻”,是否具有修复的本领。乐道不再安贫。老师很清贫,挣不来外快,也没有灰色收入,工资实在撑不鼓口袋。唯一让人羡慕的就是趁时间,周六、周日,寒假、暑假,哪个行业也没有教师这样多的假期。充裕的时间,守着清贫的日子,大部分教师是不甘心的。于是补课悄然升温。应该说补课是某些老师充实生命的一种手段,否则聚众斗酒、结伴打牌、高谈阔论、碎语…  相似文献   

2.
<正>每到学生放假时,补课就成了热门话题。为了给学生减负,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学校、老师在寒暑假期间给学生补课。然而,这样好的政策却总是遭遇执行难,学生反感、家长抱怨,学校和老师也有自己的委屈。假期补课为何屡禁不止,真的是学生需要吗?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不禁质疑,这其中是否有老师借此增加收入、学校提高升学率之嫌?补课之风盛行,原因究竟何在?【你来问】家长王俊华:"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还没放假的时候,老师就通知要假期补课,说是要赶赶课程好多留一些时间复习。  相似文献   

3.
王琦 《教育》2013,(21):5
随着暑假的到来,补课又成了学生和家长关心的事。昨天,一名自称武汉中学的同学向媒体反映:前两天我们学校搞补课,我们向市长热线投诉停止了,没想到,今天家长都跑到学校门口要求补课。(2013年7月7日《武汉晚报》)补课挨学生的骂,不补课挨家长的骂,学校真是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学生们不想补课,我们可以理解,毕竟等了半年等来的假期,谁也不想  相似文献   

4.
假期伊始,在教育局三令五申严禁补课的情况下.沈阳某校初三家长仍联名上书要求补课。为学生“减负”不但没得到家长的感谢,反而引起不满,“补课”这个老话题又遭遇新难题。家长的“增负”心态由何而来?教育部门是否应将补课“合法化”纳入日程呢?  相似文献   

5.
邓兴军 《中国德育》2013,(14):56-56
据《武汉晚报》报道,随着暑假的到来,补课又成了学生和家长关心的事儿。日前,武汉一名中学生反映:前两天我们学校搞补课,我们向市长热线投诉,补课停止了,没想到今天家长跑到学校门口要求补课。一边是学生不想补课,甚至通过拨打市长热线进行阻止;一边是家长想要孩子  相似文献   

6.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由中学补课引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补课问题是历年来困扰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一个难题。所谓中学补课指的是学校组织教师占用国家规定的学生休息时间(节假日或放学后)给学生进行的统一整班授课,这种授课活动纯属加班加点,且收取额外补课费。这一概念不是指学生在校时教师课后开展的无偿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那么,学校该不该进行这样的补课活动?补课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补课是否有利于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补课是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补课为什么屡禁不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学校、校长与教师想方设法顶风补课?为什么家长成为补课的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7.
长时间来,中小学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给学生补课并收取报酬,社会上对此议论纷纷,有的教育行政部门也曾明令禁止补课。到底人们是怎么看待补课的呢?前不久,小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学生、老师、街坊共25人。他们的看法和态度是:  相似文献   

8.
假期变学期 家长成“同谋”? 近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发出通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北京市教委也于6月29日在《关于做好2009年暑假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各区县教委须要求所属中小学不准占用学生暑假休息时间进行集体补课、上新课。  相似文献   

9.
孙晓艳 《现代教育》2014,(2):105-105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补课的热浪正愈演愈烈,由十多年前风靡于城市,到近几年蔓延至乡村,大有星星之火几成燎原之势。“补课热”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家长的盲目从众。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又相互攀比,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点驱使下,在培训机构过分夸大补课作用的渲染下,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江苏教育》2007,(3):62-62
当多数学生为将要到来的寒假欢呼雀跃时。沈阳却有超3成中小学生发出“反对放寒假”的呼声。因为部分中小学生担心放假之日就是补课开始之时,表现出对假期的恐惧心理。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一位负责人认为假期补课风屡禁不止,最该反思的是家长和学校。很多家长往往不管孩子在补课班学什么,只要孩子坐到教室,他们的心就踏实了。另外学校也没有把孩子的假期安排得丰富多彩。学校应多在假期里组织孩子进行体育比赛、公益活动等。  相似文献   

11.
近来,笔者所在地区假日补课现象严重,苦了学生不说,也害了教师。 假日,教师需要休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是古训。今人毛泽东教导我们: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严寒酷暑补课于身心尤为有害。惟有劳逸结合,养精蓄锐,积极调整心态,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一 补课,作为一种完善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本是正常的,应该得到社会充分肯定和鼓励。但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校刮起的“补课风”,则严重背离了补课的本义,成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代名词。因为从补课的对象上说,它已经由原来的差生发展到整个毕业年级学生甚至全体学生;从时间上说,它已经由寒暑假的部分时间发展到包括星期天在内的所有法定假日,甚至包括平时的自习时间;从内容上说,它已经由原来的补缺辅导变成了全面复习或讲授新课、这样的所谓补课,占用了学生的全部休息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被一些家长和有识之士称为“野蛮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补课现象屡遭诟病,补课乱收费成为多年来群众反映、投诉最多的教育问题之一。11月11日,广东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发布了一项关于中小学补课的调查,共涉及95 000份问卷。结果显示,周末补课的超3成,寒暑假补课的近5成。据调查结果分析,家长和学生自己要求补课的比例相当大,两项相加后,高中生的比例接近80%,初中生的比例接近70%,小学生的比例甚至超过了85%。(2015年  相似文献   

14.
都说今年寒假过得好,为什么?因为在今年的寒假里,学校补课成了件非法勾当,是被严厉取缔的。从此,素质教育拉开了序幕。“减负”真的好吗?家长们对此则贬多褒少。“学校不补课了,孩子成绩不就掉下来了吗?考不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怎么行?”我们呢,也并不觉得特别好。玩的时间在名义上是多了,可家长们有对策,他们会控制,会安排。没有补习班,却有铺天盖地、前赴后继的学习参考书,难怪今年寒假考试书店的老板乐得合不拢嘴。虽说是上头指示要减负,但千千万万的学生还是在围着高考指挥棒转。还得争着过独木桥,挤大学门。既然如此…  相似文献   

15.
有偿补课已呈越演越烈之势,许多学生和家长无奈涉身其中。学生们提高成绩的初衷可能是一样的,但是站在他们背后的家长们的心态却不尽相同。心态一:周瑜打黄盖型。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之间的竞争随之加剧。家长们一致认为,孩子考上大学才是正道。孩子成绩不好,遇到老师要求补课,家长自然正中下怀,反正家里再紧巴也不缺这个钱。既然学生、家长都愿意,老师谁不愿意名利双收?心态二:随波逐流型。有的家长看到那么多老师都在办班,又有那么多学生参加补课,自己的孩子哪有落后的道理,至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绩好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曾有报道,江北建新中学初三年级的近200名学生休息日拒绝进校,抗议学校要求他们周末补课。学生们坦言,周末补课,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以前也同班主任、年级主任、校长交涉过,但无效。星期五开完家长会后,学校再次宣布恢复已中断十来天的补课。于是他们不到校,站在家乐福门口向学校发出抗议(10月31日《重庆晨报》)。  相似文献   

17.
吴江 《教育》2013,(31):16
在2013年10月22日《北京晨报》撰文指出:家长们要求学校为六年级的学生在4点半的放学时间后,再多加一些补习时间。为此,学生家长们自愿向学校交了400元的补课费。一星期后学校召集家长们开会,宣布不补课,并退回家长们的400元钱。当老师在课堂上宣布不补课时,班上的同学"都"很失望,家长们联名要求补课。(《成都商报》10月21日)"补课"遭诟病,"取消补课"却又遭来激烈反对,"求补课"的诉求更是不绝于耳。这一情形绝非个例。不少地区在学校取消补课的大势难以逆转之后,各种"补课"的替补形式则如雨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术》2004,(12):15-15
最近,郑州市教育局公布教师职业道德及惩戒规定,老师在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向学生及家长索要和收受钱物等都属于违背师德的行为。另外,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私自调课、加课和违规补课,组织频繁考试,排名次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也被列入违背师德之列。  相似文献   

19.
一、调查方法   笔者在走访和收集了某县几所中学平时以及寒暑假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别对该地区的普高、重高和职高高三生的补课心态进行实证性的问卷调查. 一是探讨学生对学校补课的认识、认同感和表现,主要从学生对学校组织补课时间范围的认识、对学校补课的赞成程度和对学生在补课期间的实际表现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二是探讨学生对学校补课各方面的主观体认,主要从学生对“学校补课”效果认识、学生对“学校补课”组织者的认同感、学生对家长期望的理解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曾经做过一档节目,就学生补课情况采访现在的或者曾经的家长,听了这些受访家长的意见之后,主持人总结:看来有些课是值得补的,有些课是不值得补的;有些学生需要补课,有些学生不需要补课。这些的总结是对事实的描述,但总觉得意犹未尽,并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