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学校体育"位差"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解放以来,中国的学校体育存在着严重的“位差”现象,即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的极大反差。针对中国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基本状况,立足于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开放的现实,运用系统分析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学校体育的“位差”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学校体育改革与更新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崔江 《体育师友》2006,(4):64-64
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学校体育改革、实现素质教育、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然而,关于“体育与健康”理念的解释颇有疑义之处,本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学校体育向“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学校体育必须融入“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实施学校体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体育创新教育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体育创新教育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等理念对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认为在残奥会理念的积极影响下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在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体育物质条件等方面将都会得到加强和完善。北京残奥会也将推动特殊体育教育的观念,使其以每一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宗旨,不断促进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动形养生”是我国古代人们从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身观念。“动形养生”的基本内涵为外强形体、内静养神、形神共养,以适“中”为其锻炼原则,“血脉流通”为其锻炼宗旨和内在健身机理。  相似文献   

6.
浅谈学校体育中人文体育观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人文体育观基本内涵的阐释,讨论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贯彻“人文体育观”的思想,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概念体育”的提出、沿革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意义进行了阐析,并从课程改革需求的角度解读“概念体育”的实质与内涵。研究认为,借鉴美国“概念体育”教学理论的经验,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角色进行调整,坚持运动实践和活动教育,但重点转向“运动的人本价值”而非运动技能本身,使学生明了“运动对人和人的生存与生活如同氧气一样不可或缺”,努力实现体育课程与科学的高度融合,构建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使学校体育价值长远有效,才能使学校体育教育迈上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立足于学校体育的多层面的把握,提出学校体育“边界”一说。学校体育分为3个基本界面,即工作界面的学校体育、教育界面的学校体育、超教育界面的学校体育。对于同一“学校体育”用词的不同含义,都依赖于不同的语境、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局限。因此,我们有必要:确立边界意识、明确边界内涵、连接边界过渡、超越边界思考。  相似文献   

9.
体教融合在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意在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究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要义。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及内涵,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体教融合、学训结合;赛事引领、以体育人3个方面分析学校竞技体育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性工作,提出“纯竞技体育”观念壁垒亟待消解、“体”“教”融合主导地位需明确、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理念需加强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和逻辑方法.综述了20世纪人类发展观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进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内涵,分析了新世纪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指导思想.对“以人为本”作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理念的背景和理论基础作出客观判断,旨在理性地认识新世纪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采用文献和逻辑方法,综述了20世纪人类发展观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进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内涵,分析了新世纪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指导思想,对“以人为本”作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理念的背景和理论基础作出客观判断,旨在理性地认识新世纪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更好地贯彻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内涵及体育教师落实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正确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个体差异是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试论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和改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快乐体育”以其丰富的理性内涵和“以人为本”的革新精神,突出了学校体育的主体性原则,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教学理念。但学校体育的改革还存在着认识上、科研上和实践上的种种误区和困难。“快乐体育”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不仅仅是教学的手段。它应当是“体育”与“快乐”有机结台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暴威 《体育世界》2007,(4):22-23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分析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实施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认为学校体育必须遵循“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以实现培养自主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育人为根本,以育体为己任,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有的同志对学校体育的教育性缺乏应有的认识,把“育体”片面地理解为“培养身体”或“增强体质”,这就把学校体育混同于群众体育了。其实,“育体”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不仅包含对学生进行直接的身体培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包含对学生进行有关体育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尽管完成得并不理想,但自1952年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6.
论三种教育理念在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确“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三种教育理念在学校体育理论的定位与实践目标,辩析三种教育理念在指导层面及交合互动的整体关系,梳理悖离因素的负面影响,消除理论与实践的偏离,为三种教育理念在学校体育的正确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体育急需探索和解决的课题。为实现学校体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应在深刻了解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涵和“应试教育”的表现及弊端的基础上全面转变教学观念,找出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下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环境中,它义不容辞地应为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它在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中地位将会凸显。学校体育课程要改革,要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那么课程基本理念就必须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制定体育课程的基本思想。可见,课程的基本理念将是对学校体育课程能否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一个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9.
体育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短板.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是我国体育和谐发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方面.提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新思路——“以钱养事”.“以钱养事”机制的内涵包括市场订单、居民签单、部门审单及政府买单.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市场理论、政府采购理论以及公共物品理论.研究认为,“以钱养事”机制可以促进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降低成本、促进资源利用率;增加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因时、因地科学立项;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实行绩效管理,同时现阶段面临的困难有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还需培育,居民体育需求表达机制和参与机制尚未建立,传统政治文化对改革的阻力还需克服.  相似文献   

20.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相互发展:本文运用调查、访谈等方法,针对街阳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基本数据,结合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二元互动”、“三源共享”的和谐发展理念旨在通过理论探究为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和谐互动提供有益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