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08,(7)
一、高考话题作文从试题类型大致(一)关系式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2005年全国卷Ⅰ)"位置和价值"(2005年全国卷Ⅱ)"铭记与忘记"(2005年全国卷Ⅲ)等。(二)概念式话题:"脸"(2005年江西卷)"纪念"(2005年广东卷)"跑的体验"(2005年湖南卷)"双赢的智慧"(2005年山东卷)等。  相似文献   

2.
"(尚)"在甲金文及其它先秦传世典籍里难觅踪影,而在楚简里则大量使用.对楚简里"(尚)"的构形造意进行考察,有利于我们构想"(尚)"在早期的使用形态,揭示"(尚)"、"敝"、"幣"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动词be的形式口诀展示:be动词三变化,am,is还有are,"我"(I)用am,"你"(you)用are,is紧跟"他(he)、她(she)、它(it)"。"我们(we)、你们(you)"和"他们(they)"。全用are来表达。  相似文献   

4.
异体字整理后,"(互)"形皆作"亘",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和演变的轨迹,在演变过程中二形也有交叉.文章结合"(互)"、"亘"及所从"(恒)"、"恒"、"(柜)"诸字形义的分析,厘清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考字书、系联文献用例、方言求佐等方法,考释清至民国岭南杂字文献中的"(齿)"及相关字词,认为"(齿)"本是个吴方言字,借到粤语里使用,跟方言音变有关."(齿)"与"(啙)""者""宁""贮""箸""著"都能记录表示"贮藏""盛物于器"义的{贮}词,其中"宁""者"为初文本字,"贮"为"宁"的本义分化字,"(啙)""(齿)"为"者"之变形分化字,"(齿)"又可看作是"(啙)"的增义符异构字.本义为"筷子"的"箸"及其俗写异体"著1"在表示"贮藏、盛放"义时为"(齿)""(啙)"的借用.而表示草木义的"著2"则与{贮}词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左传·成公二年》"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或训"甲",或认为是"(马介)"的古字,或认为是"(马介)"的假借字.文章分析了"介"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指出"介"与"(马介)"不是同源关系,也不是引申、假借关系.训"甲"是."介""(马介)"词义不同,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7.
"(發)"在古今众多字书中少有收录,在古今字书对其注解的基础上结合书证,对"(發)"及与其相关的字词进行释义梳理,得出结论:"(發)"是古代江东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对粗芦席的称谓,是一个在现代方言中还有残留的古方言词.在此基础上从古音通假和古代税收制度的角度分别对<文献通考>中"米"和"钱"的含义作初步考证得出结论:二者实为一物,是五代及宋时官府通过"折变(折纳)"的制度把征收的"(發)"(粗芦席)转为征收谷物之税目的名称.最后从训诂学及制度的严密性来考察,认为采取折变说(制度说)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中"(追)((追))"、"(姊)"指王出行时的止舍或军队驻扎,"姊"还指先祖之牌位,后来这两个意义为"次"字所承担,"(追)((追))"和"(姊)"不能直接隶定作"次";前辈常把"(姊)"误释作"(姊)",其实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字,无论是字形、语音,还是用法,都有较大的差异;《汉语大字典》中误把"き"、"ぎ"、等甲骨文字形当作"次"字,其实这两个形体当为"次"字,后世作"涎".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涉及乐器的课文共有13篇,其中人教版10篇,苏教版3篇。在教学中,遇到这些涉及乐器的篇章或文句,教师有无音乐素养和乐器知识,其教学效果大相径庭。现试举几例,以窥一斑。一、竹笛和木笛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中的"笛"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竹笛",即"横笛"。古诗中的牧童形象往往与横笛、老牛联系在一起,如"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唐·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一儿吹笛笠簪花,一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字典>对<诅楚文>"将欲復其(貝兇)迹"一句中的"(貝兇)"的解释不确切,在考察前人对<诅楚文>的研究资料,特别是对"(貝兇)迹"二字的解释之后,认为<诅楚文>中的"(貝兇)"应为"凶"的通假,乃"凶恶"义.  相似文献   

11.
<正>QQ群——携手闯"文海"QQ好友"文虫"(男,10岁,小学生)"言馨"(女,10岁,小学生)"酸辣先生"(男,年龄保密,职业——小学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7,(3)
(一)以"环境保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推荐运用素材】(1)"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诺亚。"(2)"越来越富裕的人类……"  相似文献   

13.
说"巠""(亂)"     
"巠"、"(亂)"这两个字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而实际上两字含有共同的构件"I"或"(I)"."I""(I)"的同一问题,我们已经作过详细的讨论,此不重述①.下面先说"巠"字.  相似文献   

14.
<正>QQ群——携手闯"文海"QQ好友"文虫"(男性,10岁,小学生)"言馨"(女性,10岁,小学生)"酸辣先生"(男性,年龄保密,职业——小学语文教师)酸辣先生:文虫、言馨,是不是前段时间把我忘了,难得  相似文献   

15.
<正>写作的过程,就是一次生命活动的过程,一种存在体验的表达,一种生命力的释放。高中生的作文应该展现一个生机勃发、五彩斑斓的生命世界,然而我们读到的常常是"正"(刻板)"大"(宏大)"光"(空洞)"明"(直白)的事件叙述,作文中生命体验的淡退,如同歌曲《存在》所述:"谁知道我们该往何处,谁知道生命沦为何物?"新课标提出高中生作文应"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在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试卷总体分析2014年宁夏高考语文试卷是在依据新课标谋求学生能力发展,稳定之中谋求变化稳中求创新的总体思路上设计的。所出记忆理解的题目都可以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找到答案,如第4小题考查古文实词的积累,所考查的几个词都在课本之中。"振":"振长策以御宇内"(《过秦论》)"当":"以当南日"(《项脊轩志》),"当侍东宫"(《陈情表》)"临":"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师表》)"籍":"云有兰家女,承籍在宦官"(《孔雀东南  相似文献   

17.
沉淀溶解平衡图象以二维曲线形式呈现:包含"轴"(横纵坐标)"线"(图上的一条或几条直线、曲线)"点"(线上的点、线外的点)之间的关系,直观、形象、简洁地反映溶解规律,表达沉淀原理,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本文以MnAm(S)■nM^m+(aq)+mA^n-(aq)为依据,对图象的类型和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中的"(山)",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字,由于它们的含义很多,<甲骨文摹释总集>对它们隶定的形体也很多,正确地辨析它们,对我们释读甲骨文是必要的.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对"(山)"的词义和用法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先后出台,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制定了规范。新形势下为使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能适应新时代对现代化技能人才的需求,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新要求。结合多年从事高专语文教育的实践,就教师教育提出"四课"(课程、课堂、课内、课外)实践模式——此模式可归结为"一核"(教师核心素质)"四点"(上、下、内、外)"二元素"(高师教师和师范生),并通过论述,阐明"四课"实践模式具有开放、互动、适用、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徐州市振兴路小学于2018年9月建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101人,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硕士研究生8人。学校"以振之家乡为己任,以兴之国邦为责守",谨守"振民育德"之校训,凝练"向美而兴"之校风,秉承"用适合的教育,做最好的自己"之办学理念,倡导"乐学、会学、博学"的学风,旨在培养出"大智"(爱学习、善思考)"大勇"(有责任、敢承担)"大气"(广兴趣、会审美)"大义"(懂感恩、乐助人)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