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当兵快44年了,干新闻工作39年多,在军报当编辑整整38年。我刚来时是23岁的小伙子,现在已是快61岁的老头子。是军报这只熔炉培养了我,是军报这个平台成就了我。我是为军报做了点工作,军报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对军报感情很深。我虽然编制上离开了编辑岗位,但我永远心系编辑岗位。如果还有来生,我还是想当一个编辑。  相似文献   

2.
单伟 《军事记者》2005,(12):51-51
10年前,军报对我情有独钟;10年间,我对军报痴心不改。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相似文献   

3.
能在军报上稿,是所有部队报道员的最高目标,我也不例外。去年初,我给军报邮寄了50多篇稿子,但全都泥牛人海,不见踪影。当时,有的战友说,要想在军报上稿,必须报社有熟人,否则稿子再好也上不去;有的战友劝我不要气馁,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军报上的章,坚持给军报投稿,一定会如愿以偿的。  相似文献   

4.
晏良 《军事记者》2005,(11):58-58
在军报读群中,我算得上幸福的:单位专门为我订份军报,每期都能读到。可以说,军报是我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10月份开始的“我与军报”征文活动结束了,6个月来,编辑部先后共收到460多篇来稿。作者当中有稚气未脱的新战士,也有戎马一生的老将军;有正在就读的大中学生,也有笔耕多年的老新闻工作者,其人数之多、热情之高、覆盖面之广,都是本刊近年来所少见的。可以说这次征文活动是透过千千万万双普通读者的眼睛,对军报的形象进行了一次检阅!军报在读者眼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一、军报是我师在我们发表的征文中,许多是以“军报是我师”做为征文的标题的。这绝非偶然,因为1/3以上的来稿,都谈到了军报作为一位优秀老师…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报》是中央军委机关报,是全国很有影响的一张大报。作为党在军队的喉舌,50年来,军报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先进化,弘扬社会正气,展示人民军队的良好风貌,推动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激励和动员作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军报时,对军报50年来“宣传领域不断拓展,办报质量不断提高,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是对军报最大的褒奖和鼓舞。  相似文献   

7.
连续两年持之以恒地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心中早有目标,那就是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用手中的笔去打开《解放军报》和《火箭兵报》的大门,实现在两报上稿零的突破。98年入伍的我,就非常珍惜军旅生活,能有一种自豪的心情去阅读军报,并且养成军报每日必读的习惯,平时还爱阅读剪辑收藏,就连过了年头的老军报都爱掸去尘土拿来欣赏,从中感受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也萌发了学习新闻写作的想法。两年的义务兵生涯,军报新闻函授一直未能招生,无法参加学习,带着失望的心情只好以军报为师,《新闻与成才》《军事记者的前身》为友,走自学…  相似文献   

8.
当兵近二十年,养成一种习惯:天天看军报。如果哪一天看不到军报,就像少了点什么。这个习惯不但使我长了知识,还使我学会了写稿。早在1984年,我在家休假。一天在县武装部看到军报发表了一条消息,是军委要求各级领导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通知,当时我便采访了我部老干部与五个直属连挂钩,开展“老干部为直属连讲传统,直属连为老干部送温暖”的活动,写了一篇《某军干休所与直属分队挂钩,两代人共建精神文明》的稿件,很快在军报头版发表,并配发了“编后”。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我都天天细读军报,结合工作实践学着给军报写稿,…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三名”,是江主席概括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江主席在接见军报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指出:“《解放军报》经过40年的努力奋斗,不仅积累了许多好的办报经验,形成了一套好的作风和传统,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支好的新闻队伍,涌现了一批在军内外都有影响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这是很宝贵的,也是你们进一步办好报纸最为有利的条件。”军报党委最近决定加强对军报“三名”的宣传,这是学习贯彻江主席视察军报时的重要讲话,促进新闻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军报第一批宣传的五位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是:总编室的…  相似文献   

10.
专栏,是报刊上专门登载某类稿件的一部分篇幅。各种报刊都辟有许多专栏,军报也不例外。军报的专栏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从一版到八版都有专栏。据统计,军报每月见报的专栏在140个左右,全年见报的专栏总数超过200个。由此可见,专栏在军报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统观军报的专栏,既有苦心经营十几年、几十年的“老字号”名牌专栏,也有新近崭露头角的新专栏;既有常设性专栏,也有临时性专栏;既有编辑部自己设定的专栏,也有编辑部根据读者的要求开辟的专栏;既有要闻时本版的专栏,也有专版副刊的专栏。总的说来,军报的专栏体…  相似文献   

11.
正当新的一年刚刚到来,全社上下满怀豪情地庆贺军报创刊40周年的时候,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和军委其他领导同志来临报社视察席切接见了全体工作人员并合影留念。江主席对报社师以上干部作了重要讲话。如此盛事,在军报的发展史和我军的新闻史上尚属首次。这是对军挥全体工作人员的极大关怀,也是对全军新闻工作者的极大鼓励。解放军报是中央军委的机关报,它从创刊至今的40年中,一直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毛泽东同志曾为军报题写报名,并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接见报社工作人员;邓小平同志一直关心军报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我谨代表解放军报社和新闻函授中心的民志,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七届函授学员,并为你们的开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你们这次开学,正赶上军报扩版。从你们入学的第一天起,军报便由原来的每天4个版变为8个版(星期天仍为四个版)。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是意味着军报为你们的成才,准备了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学习范本;二是也为你们在新闻写作上的成才提供更为广阔的练笔阵地和实践机会。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不仅你们需要军报,军报也更需要你们,你们将随着军报的成长而成才──谁敢说再过几年或十几年,…  相似文献   

13.
《解放军报》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经过47年的办报积累,以其独特的地位、浓郁的“军”味和中央大报的风范,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在党报发行市场普遍萎缩、军队员额递减等客观形势下,军报发行量仍基本保持稳定,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也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军报读者群的主体为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在这一群体中,军报的“喉舌”和导向作用发挥得尤为突出,有着其他任何媒体不可比拟、不能替代的优势。毫不夸张地说,很少有像军报这样拥有一批如此忠实的读者,也很少有像军人这样忠实于自己所喜爱的报纸。如果我们把目光越过军报的…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13日军报第三版“战士视点”栏目,发表了我在军报的处女作《班长,请注意批评方式》。这篇近两千字稿件的发表,不仅圆了我的军报见稿梦,而且打破了所谓的“没有关系就别想在军报上稿”的传言。作为一名基层连队的新闻爱好,从没见到过军报记长啥模样的一个普通战士,能在军报发表这么长的稿件,这向战友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只要稿子写得好,就一定瞎不了。“多琢磨稿子,少琢磨编辑。”也成了我新闻路上和战友共勉的一句座右铭。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晏良报道:3月 25日至4月 15日,驻藏某旅举办了为期20天的新闻骨干集训,共有来自全旅各基层单位的报道员64人参加。集训以军报函授为依托,教员们依据军报函授教材备课,让参加过军报函授学习的新老学员登台交流学习写作经验,受到了报道员们的赞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16.
高飞 《军事记者》2002,(7):38-40
登录解放军报网络版(以下简称“军报网络版”),能够从中获得大量军事方面的新闻和信息。军事构成了网络版的内容主体,也是其鲜明特色,是军报网络版区别于其他新闻媒体网站(网络版)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界面,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军事新闻传播开创了新的空间,这一空间较之原有的纸质媒体更开放、更广阔。军报网络版对军事新闻有了广义的认知和实践。在互联网这个新兴舞台上,军报网络版有了新的运作流程和表现形态。一、即时新闻:打军事牌经营原创新闻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定位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马…  相似文献   

17.
军报客房,盆菊盛开,一番“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温煦气氛。笔者与军事博物馆政委马树学少将、纪检部段达球少将、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原主任卢志超同志有线在这里相聚。大家在热烈交谈中,情不自禁地忆及与军报结下的那段情……吹“进军号”大家谈到自己的成长,都说和军报“情相连”:作为一位读者,是在军报不断的官传教育下进步;作为一名通讯员,又是在陆续给军报写稿中提高。天天读报,大天写稿,结情亦深.受益亦大。拿一个宣传工作者来说,军根留给我们最难忘的情,首先是在耳儒目染中明确了自己的重要使命,或者说是工作主调,那就是…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尹延桥报道:山东省夏津县人武部针对武装系统报道骨干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今年初他们把参加军报第十三期新闻函授学习当作提高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广泛发动爱好新闻工作、有一定写作基础的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新闻骨干参加函授学习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已有17名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成为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三期学员。夏津县人武部踊跃报名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19.
山东陆军某预备役后勤保障旅积极发挥军报新闻函授作用,注重加强基层报道队伍建设,自1999年以来,他们先后组织60多名预任干部战士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仅今年全旅中就有14名报道人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报道队伍的壮大.促进了全旅报道工作的稳步发展,该旅年年被山东省军区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0.
我以前是机要参谋,1993年有幸担当了军报评报员,承担起了向军报反馈读者信息的义务,1995年被解放军报社评为“读报评报先进个人”,同时被调往报道组改行做了新闻干事。几年来,逐渐由新闻方面的“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有近60篇评报稿件和百余篇报道见诸报端。实践证明,评报与报道相结合使我受益匪浅。我在实践中总结了结合评报搞报道的三个“招数”:一、瞄准靶心再放箭。几年来,每张军报我都一张不缺地收集,到年底装订在一起。每天认真阅读,对军报的每一个栏目都细细咀嚼其特点,并时刻注意搜集新增栏目。即使到基层采访或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