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693名海南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道德推理能力和智商的测量,考察不同群体青少年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规律。研究发现: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其道德推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初中、高中阶段不存在显著差异,初高中与大学阶段存在显著差异;青少年的道德推理能力在不同智商被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青少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道德推理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项专门的心理实验,要求被试解答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没有得到奖励;在第二阶段,将经历第一阶段的被试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每完成一个难题可得一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与第一阶段相同,没有报酬;第三阶段是休息时间,被试可在原地自由活动,在活动后问他们是否愿意继续解题,并把他们是否愿继续去解题作为喜欢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结果发现一种趋势: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非常努力,而在第三阶段表示愿意继续解题的人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3.
霍夫曼的道德移情及其功能述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霍夫曼认为道德移情是在情感性唤起和对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他提出移情式悲伤的四阶段水平,概括了儿童移情发展水平.指出道德移情对个体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功能移情倾向可以加强个体具有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或者关爱道德价值取向;在面对道德冲突时,唤起的移情可激活道德原则,而影响道德判断和推理;移情水平的高低影响着道德动机,进而决定了个体能否作出正确的道德抉择并完成道德行动.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通过任务价值量表对245名被试进行测查,来考察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在数学、语文任务价值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的任务价值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初中一年级是促进学生提高任务价值水平的重要时期;男生对数学的内在价值高于女生,女生对语文的内在价值高于男生;价值的不同成分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因年级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5.
从认识论角度而言,道德推理属于认知阶段的高级形式。传统的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道德思考的阻碍物,近年来研究表明情绪对道德推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自我意识情绪、移情以及情绪和认知三个方面探讨情绪和道德推理的关系,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548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对低年级初中生和女生的接纳程度显著高于高年级初中生和男生,对高年级初中生和男生的干涉程度显著高于低年级初中生和女生;母亲教养类型在不同年级被试中的分布差异显著,父亲教养类型在不同性别被试中的分布差异显著;父亲的教养类型以接纳型为主,母亲的教养类型以中间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3第三关键阶段的学习计划在本阶段,学生们将会渐渐具有更强的责任心来计划和实施他们的活动;他们将进一步发展对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技巧,并且开始理解运用比例推理的重要性;他们将开始自信地使用代数的方法和符号;他们将学会建立并解决简单的方程,并开始学习一次函数和相应的函数图像;他们将开始使用演绎来运演代数表达式;学生们还将从对图形和空间性质的初步理解发展到应用定义和推理来理解几何对象;当面对简单的代数和几何证明时,他们将开始理解推理的论据;通过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推理,他们将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来交流数学;他们将从实际活动中学习数据处理,并将有大量的概率方法被介绍进来;他们还将逐渐学会自信地、灵活地解决不熟悉的问题;他们还将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并逐步发现数学不同分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在线学习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其教育成效愈发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对在线学习如何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尚存争议。为明确在线学习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42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经过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后被纳入Meta分析,共包含5303名学生。结果表明,在线学习对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推理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对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以学生类型、课程类型、学习形式和互动交流情况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仅学生类型对道德推理的调节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各亚组间效应量存在差异。据此,在线学习可以作为传统教育方法的有效补充,用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在线道德教育中应当增加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发展的支持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情绪影响个体在道德情境下进行道德推理的过程,移情作为内化的道德取向对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价值取向有显著的影响,适度体验羞耻、内疚和自豪的个体,道德推理和决策都倾向于亲社会。文章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揭示情绪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旨在更加深入的理解道德推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情绪影响个体在道德情境下进行道德推理的过程,移情作为内化的道德取向对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价值取向有显著的影响,适度体验羞耻、内疚和自豪的个体,道德推理和决策都倾向于亲社会。文章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揭示情绪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旨在更加深入的理解道德推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2×2×3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不同情绪应对策略(寻求积极体验和分散注意)在不同情境(可控和不可控)下,对压力心理反应(情绪反应和压力感受)的影响。被试为大学本科生48人,每个被试在不同情境的三个实验阶段(基线期、应激期和干预期)分别测量一次。结果发现:(1)实验所用的瑞文推理测验任务成功地诱发了被试的压力感,设计的不同情境的确使被试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可控性。(2)与分散注意策略相比,寻求积极体验策略在应对压力的心理反应上更具优势,能够使正性情绪的增加、以及负性情绪和压力感受的减少显著超过基线水平。(3)情境可控性对情绪应对策略的效果起着调节作用,寻求积极体验策略在不可控的压力情境下更有利于个体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性认知测试法考察严谨性人格特质与认知操作速度、认知操作准确性及其相对优势即慎思性一冲动性认知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严谨性被试的认知操作准确性显著高于低严谨性被试;低严谨性被试的认知操作速度显著高于高严谨性被试。(2)高低严谨性被试在慎思性一冲动性认知方式的评价指标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严谨性被试更多地倾向于慎思型认知方式,低严谨性被试更多地倾向于冲动型认知方式。(3)不同认知操作任务中,被试的认知方式评价指标分数之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这项研究考察了学生在参与计算机辅助合作讨论中,思想开放和性别对批判性教学的影响。研究发现:1)思想开放的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在提出的反驳次数上会有明显差异;2)性别不同的学生在提出反驳的次数上有显著差异;3)思想开放程度不同的男生之间,提出反驳的次数有显著差异;而在女生中则没有这种差异。4)思想开放程度不同的学生在面对挑战时作出的反应是一样的。这些发现表明了思想开放程度与性别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计算机辅助合作讨论中开放是如何影响学生的表现的,以及应对策略如何能用来分析和建构批判思维讨论的。  相似文献   

14.
以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GNAT实验范式,比较了不同年级学困生与学优生数学学习内隐态度的特点.结果发现:(1)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内隐态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d'值和反应时差异显著;学生在不同组合类别下的d'值和反应时差异显著;不同年级学生在不同组合类别下的d'值和反应时差异显著.(2)学困生与学优生的数学学习内隐态度差异显著:学优生与学困生的d'值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反应时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分类测验法,两次测验来检查三种不同水平的学科领域知识、两种不同的指导方法以及高低不同的加工程度对学生图式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种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水平的初二学生的图式水平受到了加工程度的影响,两者之间成正相关;采用不同指导方法的被试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题目加工程度对学生的图式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中国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性格特质的关系作了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智力水平与12种性格特质具有机显著的相关;(2)高智力被试组在11种性格特质上与低智力被试组具有显著差异。两种研究方法所得结果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文章从相互作用的观,支出发解释了智力与性格的关系,并对教育中重智力发展、轻性格培养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了解中学生所面临的考试焦虑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为减轻中学生考试焦虑提供参考。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庆市某中学初中一至三年级的181名学生进行了考试焦虑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各年级均有考试焦虑程度偏高的学生,但性别差异不明显;被试在认知反应、认知能力反应、考试态度、身体反应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情绪反应在95%水平上性别差异显著,且所有被试在这五个维度上年级和年龄差异不显著;父母文化程度对中学生考试焦虑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攻击性词和中性词为刺激材料,采用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不同电子游戏使用者对攻击性相关刺激的注意加工特性。结果发现,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但两组被试对中性词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中性词,而非暴力电子游戏组对两类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在暴力电子游戏组中,高低攻击特质被试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中性词,而在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中,高攻击特质被试和低攻击特质被试对两类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对攻击性词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旨在观察考试焦虑对考生考试过程中眼动模式的影响.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选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29名本科生,并根据测量分数分为高、低考试焦虑两组;使用贝克抑郁量表(BDI)以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分别测量他们的抑郁程度和智商.采用眼动仪记录被试回答以瑞文高级推理测验作为选择题时的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等眼动指标.结果表明:1)高考试焦虑组被试对题干、选项的平均注视时间以及总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低考试焦虑组,空白区域则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2)高考试焦虑组被试对所选选项的总注视时间以及其占整体选项总注视时间的比例显著高于低考试焦虑组,然而前者对空白区域总注视时间与其他两区域总注视时间之比则低于低考试焦虑组被试;3)高低考试焦虑组被试在题干区域的注视点个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空白与选项区域的注视点个数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马氏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比乡村低,男生比女生高;(2)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3)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