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以醋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ZnO,并研究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纳米ZnO形貌以及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光致发光谱(PL)测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的纳米ZnO的形貌以及光致发光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2.
以Zn(NO3)2.6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水热法通过控制反应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沉积参数,合成了包括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蜂窝状氧化锌纳米棒、花状氧化锌纳米棒等纳米结构.用XRD、SEM和HR-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样品为六方纤维锌矿结构的ZnO晶体;SEM测试结果显示ZnO晶体的形貌呈花状和蜂窝棒状等形貌,HR-TEM结果表明单晶纳米棒沿[0001]方向生长.研究了玻璃衬底上装配的花状氧化锌纳米棒的场发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花状氧化锌纳米棒具有优良的场发射;开启场强为4.3V/μm,当场强为8V/μm时,发射电流密度达到2.2mA/cm2.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简单的化学合成方法在水溶液中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制备了硒化镉(CdSe)纳米晶。它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证实了CdSe纳米晶是纳米尺度,并且量子限域效应明显。以CdSe纳米晶为主要的发光材料制备了两种多层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并对它们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在电致发光光谱中得到了强的CdSe纳米晶的电致发光,而在光致发光中发光很强的poly(N-vinylcarbazole)(PVK)在电致发光中它的发光却被抑制了,另外在电致发光光谱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光峰值,把它归因于CdSe/BCP界面处的电致发光激基复合物的发光。  相似文献   

4.
采用在石英炉中,氨化Ga2O3薄膜的方法,在Si(111)衬底上成功了制备GaN纳米结构薄膜:纳米线、纳米棒.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Rigaku D/Max--rB Cu Ka)、傅立叶红外透射谱(FTIR,TENSOR27)、扫描电子显微镜(SEM,Hitachi S-570)、高分辨电镜(HRTEM,Philips TECNAIF30)和光致发光谱对样品的结构、成分、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最后,简要的讨论了其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醋酸锌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剑状氧化锌(ZnO).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散射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及光致发光光谱(PL)等技术研究样品的结构、形貌及光致发光性能.XRD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样品结晶完好,属于六方形的纤锌矿结构;SEM观察显示其形貌为长11μm、宽1.5μm左右的剑状氧化锌;在波长为378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其发射光谱由最大波长位于467 nm处的蓝光和518 nm处的绿光2个带状光谱组成.  相似文献   

6.
以FeCl2·4H2O为原料,水合肼为沉淀剂和形貌控制剂,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备出Fe3O4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品的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并对Fe3O4纳米棒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FeCl2·4H2O]:[N2H4·H2O]、反应体系的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Fe3O4纳米棒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变反先驱体中氯金酸含量,用水热法实现不同数量金纳米颗粒在活性炭表面的负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分析仪(IR)、同步热分析仪(TG)、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所得材料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可实现不同数量金纳米颗粒在活性炭表面的均匀负载。负载金纳米颗粒在对活性炭组成影响不大的情况下能有效提升活性炭的热稳定性。随着负载量的增加,金纳米颗粒附着在活性炭的孔洞上引起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逐渐减小。将活性炭负载金纳米颗粒的复合物对苯酚进行吸附处理,通过调整负载金纳米颗粒的数量可对活性炭吸附性能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8.
稀土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4f层电子结构和电子转移的多种方式,从而使之具有独特的光、电、磁学性质,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已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本篇论文中主要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微粒.将密闭反应器置于水溶液中进行加热,使反应体系中产生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从而合成三棱柱形Y2O3:Eu.然后,通过X-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PL)对产品物相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比不同沉淀剂、pH值、反应物的浓度对Y2O3:Eu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氨水将Y2O3:Eu的pH调为8时,生成物形貌独特,为三棱柱形,直径约为1微米,长约2微米,该产品的发射光谱发生蓝移,激发光谱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9.
稀土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4f层电子结构和电子转移的多种方式,从而使之具有独特的光、电、磁学性质,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已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本篇论文中主要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微粒.将密闭反应器置于水溶液中进行加热,使反应体系中产生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从而合成三棱柱形Y2O3:Eu.然后,通过X-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PL)对产品物相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比不同沉淀剂、pH值、反应物的浓度对Y2O3:Eu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氨水将Y2O3:Eu的pH调为8时,生成物形貌独特,为三棱柱形,直径约为1微米,长约2微米,该产品的发射光谱发生蓝移,激发光谱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纳米棒状氧化锌材料.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测试表明,ZnO纳米棒为纤锌矿结构,直径为200~500nm,长度为3~5μm.通过充放电循环和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ZnO纳米棒的电化学性能,ZnO纳米棒展现出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较低的容量衰减率.经过100个循环之后,ZnO的放电容量仍然维持在380mAhg-1.  相似文献   

11.
以透明导电玻璃(TCO)为衬底,用硝酸锌水溶液作为电解液,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合成了ZnO薄膜.通过改变电解液浓度、温度和沉积电压等实验条件,系统研究了锌氧化物薄膜材料的电化学沉积过程.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法等技术对沉积物的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浓度和温度及沉积电压等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的ZnO薄膜.XRD结果表明,所得的ZnO纯度高且呈六方纤锌矿结构;光谱法研究表明,该薄膜在344 nm和552 nm处有两个吸收峰,禁带宽度为3.25 eV.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普通载玻片上成功制备ZnO薄膜,对于不同退火温度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S)及光致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XRD谱表明在300℃、400℃、500℃退火处理的样品都有较好的c轴择优取向,而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择优取向明显改善.透射谱中能观察到明显的ZnO吸收边.用AFM观察到的样品表面形貌表明,退火温度提高使样品表面更加平整,同时粒径变大.PL谱中在380nm附近可观察到明显发光峰.  相似文献   

13.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Al-Si合金中硅相形貌在固溶过程中的变化, 并研究了此变化对合金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溶初期 (250 min), 硅相发生缩颈、钝化、溶断并伴随长大; 在固溶中期(250~400 min), 其形貌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仅球化程度更高; 600 min后, 硅相的长大是受扩散控制的粗化过程, 且符合LSW粗化模型; 同时由于出现棱角小面及搭接特征使硅相形貌有所恶化. 定量金相测量及回归分析说明硅相的形貌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Micron grade Sn powder, VG32 oil and active pharmaceutical were mixed and the Nanometer Sn lubricant additives were prepared. Nanometer additives with different Sn concentrations were used in Steel-brass Tribo-pair for friction and wear test. The activating method to nano-Sn and surface of brass sample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method to form relatively thick friction coating on samples was discussed. Surface elemental distribution, coating thickness and its surface appearance were analyzed with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um (XPS), auger electron spectrum (AE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ultra-thick friction coating (approx 20 μm), with abundant tin and well combined with substrate, has formed on the brass sample. The friction coating revealed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friction reducing and anti-wear properties. Therefore, the results posses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elf-repair usage on steel-brass tribo-pair in mechan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普通载玻片和Si-SiO2衬底上成功制备Ce掺杂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光致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XRD谱表明大部分样品都有较好的c轴择优取向,而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择优取向明显改善.PL谱中在390nm附近可观察到明显发光峰,退火温度升高能够提高本征发光峰强度,抑制可见光区发光强度.用AFM观察到的样品表面形貌表明,退火温度提高使样品表面更加平整,同时粒径变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旋涂法在Si(100)衬底上制备ZnO薄膜,在室温下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光致发光谱(PL)等手段分析所得ZnO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当热分解温度为400℃,晶化温度为450℃~650℃时,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的ZnO薄膜样品属六方纤锌矿结构,ZnO薄膜呈现沿各个晶面自由生长的特性;在室温下均有较强的紫外带边发射峰,这表明带间跃迁占了主导地位,与缺陷有关的可见发射带很弱.以上结果说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O薄膜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结合后续的热处理,制备了Eu^3+掺杂的ZnF2-ZnO纳米结构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NaF为原料得到的样品为正方体状,长为220-400nm;以NH4F为原料得到的样品呈棒状,长约为1.2μm,直径为110nm左右.紫外光激发下,棒状样品发光性能强于立方体状的样品,表现为掺杂Eu^3+的特征发射.光催化脱色实验表明,两种形貌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差别不大,150min对甲基橙的脱色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18.
氧化锌是一种宽禁带的半导体材料,它在太阳能电池、气体传感器等各种光电子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O溶胶,再甩膜在石英基片上,最后经微波加热而获得ZnO薄膜.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光光度计和荧光谱仪研究不同厚度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制备薄膜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的生长模式由层状生长向岛状生长转变;所有薄膜在可见光范国内的透射率都超过65%;样品发光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以乙酸锌为主要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石英村底上制备Eu3+参杂ZnO薄膜,研究了Eu3+掺杂对ZnO薄膜微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XRD测量结果表明,Zn1-xEuxO薄膜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且具有(002)择优生长,(002)衍射峰强度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弱,晶格常数随Eu含量的增加而变大证实了Eu3+是以替位式形势存在于ZnO晶格中;紫外-可见透射光谱(UV)表明,所有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均超过80%;光致发光谱研究表明制备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几乎不存在缺陷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