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简称北大附小)前身是京师大学堂附属高等小学堂,始建于1906年。北大附小栖身于北京大学校园之中,耳濡目染北大的风气,坚定不移地秉承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力图以美丽沉厚的文化浸润、快乐和谐的课堂学习、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养成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品性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1):I0011-I0012
肖家河小学始建于1947年,2016年1月由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承办,更名为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在各级领导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学校干部与教师的齐心协力、辛勤耕耘下,抓住机遇、改革创新,积极谋求发展。学校根据未来发展趋势确定和北大附小本校文化上一脉相承,进而通过文化引领、制度约束、人文关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内涵发展水平,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加自由、平等、公平的发展机会,促进师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创新研究中学校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一贯秉承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和自由民主的学术精神,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美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更注重立足校情,突出特色,构筑一个博大的精神家园,积淀文化底蕴,努力使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真正成为师生们心灵皈依的“生态花园”“精神家园”和“文化乐园”。  相似文献   

4.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流学校管理靠文化,二流学校管理靠制度、三流学校管理靠校长。有了学校文化,才能使学校的长期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创新理念,提升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师生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是学校的精神。精神文化建设,要树立传承和创新和谐文化理念,使学校精神文化富有时代特色,努力使师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刻苦学习、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校文化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璟 《文教资料》2009,(14):98-100
文化管理作为一种较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已日渐成为教育改革新的生长点,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境界、新趋势和新阶段。在国内学者现有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本文对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特点和实践模式作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也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借助海淀区“课程整合、自主排课”这一项目实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下称“北大附小”)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这一项目实验,首先,它让我们回到教育的原点,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思考学校个性化办学的思路和举措;其次,它让我们回到教育的过程,从学校特色办学的目标出发,形成学校整体课程改革的框架和思路,从而推进学校育人模式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学校管理范畴的精细化管理,是相对于过去粗放化、随意化管理而说的.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所以,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常态工作,成为工作品质,成为学校文化.精细化管理需要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提升学校文化品质. 一、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共同信念的形成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只有扎根学校文化的土壤中才能最终变成教职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才能形成工作自觉.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我校通过各种学习、研讨,从思想引导和宣传发动两个方面,鼓励教师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变为自己的认识,让全体教师明确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了解学校整体工作,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只有全体教师认同了,才能形成学校共同的信念,那是负责的精神、服务的态度、优秀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8.
学校管理的人本理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理念。随着学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学校管理文化的主流,使学校管理从牺牲人的个性追求回归到对人的尊重、关爱、理解和支持的理性平台,为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的提出是人本时代学校管理理念的一次创新,因而也成为了当前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推动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过程,很难将校长在学校文化的各个层面所扮演的角色截然分开.文章在介绍学校文化及其内容和特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设计者、践行者、传承者、引领者的角色,并提出了校长建设学校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文化育校理念日益被广大学校所认同,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抓手之一。许多学校都力求通过特色化的建构来更新和完善学校文化,实现对学校文化的重塑,因为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文化育校理念日益被广大学校所认同,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抓手之一.许多学校都力求通过特色化的建构来更新和完善学校文化,实现对学校文化的重塑,因为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学校文化无疑成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它推动着学校内涵的发展,彰显着学校的特色和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南京卫生高职校在与伦敦国王学院的合作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吸取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将契约式管理、质量评估管理、人文关怀文化等融入学校的管理变革中,在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学术研究、空间文化等方面,对职业学校进一步优化现代学校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建设与时代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的内涵及特征1.学校文化的组成管理文化:管理文化泛指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法、管理制度等。管理文化是精神文化,体现学校精神和价值观,决定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文化之本。物质环境文化:物质环境文化指体现办学理念的学校建筑、设备、网络等学校硬件及雕塑、标语、校刊校报、板报等。物质环境是学校文化的显性标志和载体,体现办学理念和学校气质,是学校现代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践行文化:践行文化指学校文化实践过程中的文化行为,如各类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的人本理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理念。随着学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学校管理文化的主流,使学校管理从牺牲人的个性追求回归到对人的尊重、关爱、理解和支持的理性平台,为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诉求。然而,由于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内涵理解存在诸多偏差,一些学校在管理实践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时走入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文化,一个学校的文化也离不开管理。管理讲求制度和规范,文化讲求氛围和契约,两者必须有机融合。规范中出文化,文化中有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文化离开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便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管理离开文化的导向便会沦落为强权的工具。因此,建设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把学校的文化理念转换为学校干部、师生的良好行为,转换为全体干部,包括领导干部,以及师生的信念、作风、制度、规范、机制,是形成一个学校特色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领导层、全体干部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职责和义务。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与郭秉文办学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与郭秉文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对我国现代大学学制的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分别在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的改革活动,使得这两所大学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府,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卓越典范。通过论述了他们的办学思想渊源,对比他们在大学理念、学校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校园文化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思想差异与共同点,以挖掘对我国当代大学建设和发展应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礼康  蓝健 《广东教育》2005,(11):14-14
一个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文化,一个学校的文化也离不开管理。管理讲求制度和规范,文化讲求氛围和契约,两者必须有机融合。规范中出文化,文化中有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文化离开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便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管理离开文化的导向便会沦落为强权的工具。因此,建设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把学校的文化理念转换为学校干部、师生的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经验精华。学校文化体现在学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体现在师生的言行中,体现在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中,体现在教风、学风和制度中。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和街小学是一所有着近80年历史的老校。如何让学校的优良传统焕发新的光彩是学校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长期探索,学校确立了以中和为文化基点,以继承厚重历史文化、完善人文文化、打造经典中和文化为核心,创设优秀学校文化的管理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这样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人治;一套好制度就等于一所好学校,这是法治;以人为本,文化治校,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学校管理体系正在经历的这场变革中,现代教育理念启示我们:文化管理应成为学校发展新的诉求和选择。学校是文化育人的场所,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场所,这个特殊的"文化载体",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学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和科学管理已经难以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以文化促进发展的理念成为新时期学校发展的诉求.围绕继承并创新学校文化为主线,以文化促进管理、以文化形成品牌、以品牌赢得生存发展为思路,探析学校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