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一般性与发展性体育消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一般性体育消费和发展性体育消费的研究,认为:尽管推动体育消费结构演变的显见条件,是社会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分配的增加,然而,社会经济增长却是在收入分配失调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此,增长并不能保证体育消费结构组合或流向的当然走向.既然经济增长是内生于社会结构之中的,那么,体育消费结构的演变就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社会结构中的其他因素都必将对其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体育消费的人口学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湖南省人口规模变动、自然结构和社会构成、城市水平等方面来分析人口对体育消费的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影响.研究认为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人口总数、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变动等,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苏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结构和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苏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总体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消费占主要地位,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包括居民收入、价格、观念等方面。初步探讨了苏北地区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前景,未来该地区居民体育消费方向。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促进青海经济发展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座谈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以青海西宁、格尔木、德令哈、海东地区为主的城镇居民进行了调查,对他们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青海省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要地位,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观念等,并提出了以青海自身的要素禀赋为依托,建立外向型为主、集约化的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合理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消费在人民持生活消费结构中占据的比重日趋提高。目前,探讨体育消费的合理发展,不仅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对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合理化的基本标志;现阶段我国体育消费的主要问题;我国体育消费合理化发展的主要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笔者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内蒙古部分高校高职称教师生活消费结构水平、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高校高职称教师的经济收入与消费支出大大提高,生活基本跨入小康水平;体育锻炼与体育消费意识较差,体育消费支出较低,且内容单一。制约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对体育锻炼影响人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认识;气候环境、体育场地以及相关组织部门缺乏引导,也是制约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运用投入产出技术中的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2002年和2007年湖南省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体育及相关产业增长的因素是最终需求而不是技术进步;加大体育产业的农村民居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和政府购买结构是未来促进湖南省体育产业总产出有效增长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影响湖南省体育相关第二产业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是固定资产形成和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体育相关第三产业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是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8.
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都发生着显著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追求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未来城市生活的主体,他们的体育消费情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体育消费的走向。通过对株洲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学校、家庭以及相关部门正确引导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体育消费,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吉林省长春地区、吉林地区、通化地区为主的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对他们的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水平以及影响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吉林省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社会学问卷、社会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北地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浙北地区城镇居民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天水市1600名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天水市居民休闲体育及其消费水平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城市居民闲暇时间明显增多,休闲项目选择呈现多元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存在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消费结构中以实物型消费为主,用于参与型、观赏型的体育消费较少。城市居民自身的休闲体育观念、经济来源、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社会大众传媒的宣传与导向、门票价格等是影响天水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城镇居民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采用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合肥市城镇不同职业群体的消费水平、动机及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城镇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体育消费水平受其收入水平的影响,其消费结构侧重于实物性体育消费.在现状调查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扩大合肥市不同职业群体体育消费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高校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湖南高校大学生目前的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湖南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湖南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以体育实物消费为主;专业、生源地域、体育消费品价格是影响湖南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性别、体育兴趣,运动参与是影响湖南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一般因素。结论:湖南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单一,不够合理,体育消费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长沙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长沙市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体育消费结构分布不合理;经济条件,消费观念时间和体育设施等是影响长沙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华东地区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对华东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强,但是消费行为的独立性较差,大学生可支配收入水平与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呈现正相关,增进体育技能和增加体育知识同样重要,对大学生群体的未来体育消费影响深远,尽可能免费开放体育场馆设施,丰富大学生体育生活,有利于社会体育消费的长期成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收入的居民对体育消费结构和体育消费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各类体育消费都呈现上升趋势,实物型体育消费增长速度变慢,观赏型体育消费和健身型体育消费增长速度变快,当居民年收入在10万以上时,观赏型体育消费和健身型体育消费开始急剧增加。制约体育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体育消费的价格、体育消费结构和居民的可支配时间。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采用文献研究和社会学调查等方法,对北京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影响,其消费结构侧重于实用性和观赏性.在现状调查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扩大北京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宁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宁市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要地位;制约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收入水平、观念、价格等。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以青海省自身的要素禀赋为依托,建立外向型为主的、集约化的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研究法,对河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态度、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河北省城市居民转变体育消费观念,扩大体育消费,促进河北省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与变动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广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概况、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目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消费需求、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广东省居民体育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