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更好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对本专业学科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本研究从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现状入手,对本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冰雪运动平台搭建、师资与管理、科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对本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优化了课程设置,积极搭建冰雪实践平台,加强师资管理,并在科研方面着力突出冰雪特色。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体育学院具有冰雪特色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系已初步确立,但仍需不断完善。希望本项研究能为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其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肯定了已经取得的成绩,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着力挖掘更多突出学科特色的课程;合理把握医学课程设置比例与深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部分课程中开设双语教学等。以期对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12所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生生物学科实验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实验项目设立未能与研究方向合理对接、缺少设计性实验以及部分院校存在学科条块化授课形式等问题,围绕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强化生物学科实验课程地位、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类型等改革措施,构建了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生生物学科综合实验课程体系,并提出该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为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2003~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学校;主要分布在体育专业院校;专业领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运动人体科学;仍然存在专业特色不强、师资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设置独立综合实验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在该专业设置独立综合实验课程的积极意义。通过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开设综合性实验的具体实践,进一步体现了这是一条有益于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发展的教学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6.
应用网络课程优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讨利用网络课程优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学的可行性,并将网络课程建设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运动生物化学的第二课堂和自学园地,发展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网络教辅系统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教学法就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上的结构式、概念、内容等问题;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中自我要求不高、主动性不够等特点以及在编制运动生物化学网络课程中教与学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课程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拓展师生教学互动性的角度,对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补充与优化作用,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学习运动生物化学的自学园地和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7.
为了完善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该文针对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查了部分院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情况,重点分析了这些学校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学科建设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训实习等内容。研究发现,我国建设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学校数量较少,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的师资较强;各院校的课程体系有待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各学校可以在明确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角度出发,建设和完善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突出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培养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等方法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实习等方面探讨了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现状,对我院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提出几点设想.努力打造品牌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健全和完善运动项目,提升教学研究和科研管理,突出竞技特色,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希望对我院特色专业建设与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改革、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红霞 《体育科技》2005,26(2):77-78
针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特点和实验教学现状,探讨了广西民族学院体育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对如何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南通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设置的现状、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南通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In view of the changes in and growing variety of sports-related occupations, it is highly relevant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know how well the educational contents of their sport science courses meet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etencies acquired through academic sports science cours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evant jobs in Switzerland. The data for this empirical analysis were drawn from a sample of n = 1054 graduates of different academic sport science programmes at all eight Swiss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ademic sport science courses primarily communicate sports-specific expertise and practical sports skills. On the other hand, most graduates consider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competencies plays a comparatively minor role in sport science education, even though these competencies are felt to be an important requirement in a variety of work-related environments and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运动人体科学技术"概念的提出与界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了运动人体科学及运动人体科学技术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等看法,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对运动人体科学技术的概念进行了较科学的界定。提出了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及运动人体科学技术的发展展望。明确了科学界定运动人体科学技术概念的意义,以达到促进运动人体科学的学科建设,完善运动人体科学技术体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高校体育理论课学习时数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对体育及人体科学、运动的科学理论知晓率低。采用90分钟体育课堂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教授的教学形式,探讨体育理论与实践课同步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1)理论与实践同步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大学生对人体运动科学及体育理论知识的知晓率,且不影响体育课与达标成绩;2)同步式教学法是深受大学生喜欢的一种高校体育课创新教学形式。结果提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与实践课同步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开创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运用体育与人体的基本知识指导独立健身锻炼,同时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康复医学现状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复医学是一个较广泛的医学领域,通过改善病人在其环境和社会中独立进行活动的能力而恢复其最佳的功能状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作为体育院校新兴的专业,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位。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便把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运动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保健康复师、物理治疗师、康复护理师、作业治疗师、运动治疗师、文娱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东莞高校社体专业增设舞龙课程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舞龙运动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高校中浓厚的体育氛围、体育专业师资、素质优良的学生群体以及场地、器材、书籍方面的优势使舞龙课程更容易组织和实施,更能适合舞龙运动的教学训练和表演。  相似文献   

17.
试论学校体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兼论体育运动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军  张婷 《体育与科学》2000,21(5):59-60,58
本文从教育“以人为本”的立场,看体育运动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体育既是一门知识学科,也是一种教育方式,那么建立学校体育的最高目标,需要超越生物性评价而及个体自我评价,超越身心二元而肯定人本精神。结论是,体育教育不仅是体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体育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对运动训练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进行分析,挖掘提取"科学精神、辩证思维、创新发展、顽强拼搏、责任担当、协同配合、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8个思政元素,并对其融入运动训练学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探索,构建了以课堂教学开展为主线,通过课前设计"融合"、课中落实"融入"和课后实践"融化"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路径,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运动训练学课程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近3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论文主题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体育方法学的原理,针对第4、5、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论文的主题进行了分类、统计,并从体育人体科学、体育人文学、学校体育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当前全国体育科研发展的特点和趋向。  相似文献   

20.
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京 《体育科学》2004,24(2):20-22
从人体生理学、现代医学、中医学和生物电磁学的综合角度对人体调控系统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体的调控系统是由高级脑、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构成。而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在发挥人体调控系统功能对人体有序状态进行调节时,利用了不同的方式,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功能的调节上的不同。提出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增强人体机能上能够更加安全,避免了多种伤病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