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代情报学分支学科群体环境机制作用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文勇  李蕾 《情报科学》1999,17(1):29-32
本文从主体和客体、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上,论述了当代情报学分支学科衍生发展的环境机制的时空格局,探讨了当代情报学分支学科群体环境机制的时空格局的三种主要图式,即:“时空整体格局”、“时空迁移格局”和“时空相关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主体和客体、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上,论述了情报学分支学科衍生发展环境机制作用的良性循环问题,探讨了促进情报学分支学科环境机制良性运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情报学分支学科衍生发展的环境机制的科学分类问题,总结出了环境机制科学分类的五种划分类型。  相似文献   

4.
从学科交叉路径看经济信息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秋  吕斌 《情报杂志》2004,23(12):5-7
情报学研究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其大部分分支学科及研究领域是由学科交叉形成的。但是,情报学的交叉途径广泛,交叉方式多样。这些表明了情报学学科发展的复杂性,不同的交叉路径将会形成不同的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分支学科形成的机制也决定了分支学科发展的路径。从情报学的两门分支学科——经济信息学与信息经济学入手,通过对这两门学科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的分析与研究,指出这两门学科虽然都是情报学和经济学交叉形成,但是由于交叉路径的不同,从而形成两门完全不同的分支学科,两门学科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科交叉的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5.
陈文勇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6):401-402,434
近些年来,情报学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分化出了一系列新学科,它们的发展对促进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情报学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可喜的局面.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者,在情报学新学科的创建、研究、发展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不注意研究主体的素质提高和研究能力的磨砺,仓促推出新学科;缺乏学科采掘模型的整体研究,在情报学学科体系的某些狭长地带上密集开犁;不探索学科的形成机制和"潜"与"显"科学的转换特性,急于求新或以"潜"代"显";不作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宏观思考,以单科拓进和学科的局部开发代替学科整体格局的系统运筹.这些问题都说明,我们对于情报学新学科创建的理论研究很不够,对于情报学新学科发展的宏观控制能力也不强.为科学地创建和有效地发展图书馆学新学科,正确认识情报学新学科的衍生发展规律,我们应努力做好下述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在一级学科更名的转型期,为了持续推进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守正与创新,需要重新构建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以便服务于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转型前后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为出发点,理解数智时代的特征和“三大体系”的内涵。探讨国际情报学和中国情报学的起源,梳理我国情报学的英文范式和中文范式,将信息链原有的线性结构改造成环形结构,提出情报学的“信息·情报一体化范式”。辨析几个容易混淆的关键英文术语,澄清某些模糊认识。回顾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的几种观点,构建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结果/结论]划分出广义情报学和狭义情报学,以便恰当处理军用情报学和民用情报学的关系。明确了英文语境下Information Science与中文语境下“情报学”的异同。一体化范式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Information范式与Intelligence范式。重新构建的分层式同心圆形结构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较为完整地体现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整合各方观点,提出一个争议相对较小、能够被情报学界普遍接受的新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论述,不仅有利于情报学学科的良序发展,而且有利于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提升以及情报学知识体系的传承。[方法/过程] 论文在对已有关于情报学学科体系框架的学术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融合Information思维与Intelligence思维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将现有各情报学分支学科统一在一个框架之中。[结果/结论] 该框架由以下5部分组成:1)由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学支撑理论、情报与情报学史、情报方法技术体系构成的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2)基于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与特定领域的情报问题结合,演化出的一组情报学分支学科;3)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以其他学科为主导的一组交叉型学科;4)每个情报学分支学科细分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应用、技术、管理、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分支性知识体系;5)每个分支体系内包含的若干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8.
吕桂芬 《现代情报》2007,27(9):22-24,27
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字时代情报学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情报学的学科结构、情报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影响情报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动向、数字时代情报学的新拓展、学科走向及学科体系的构筑。  相似文献   

9.
关于公安情报学与情报学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公安情报学是情报学的分支学科;二是公安情报学与情报学无从属关系,公安情报学应完全脱离情报学进行专业建设。文章从学科名称、产生背景、历史渊源、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定位、学科重点、实践工作、方法技术、基础学科与学科建制等多方面对两者异同与关系作了分析,据此指出: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失偏颇,公安情报学与情报学关系密切亦有较大区别,公安情报学不宜作为情报学的分支学科而应作为公安学的分支学科进行建设,但也不能完全脱离情报学,情报学是公安情报学重要的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0.
郭秋萍 《情报科学》2008,26(12):1766-1769,1847
与信息技术融合是情报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情报学的体系构成、应用领域、历史渊源和工作实践4个方面阐述情报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从学科内部各学科分支的不平衡性和竞争性、情报学的学科创新能力、情报学学科带头人三个内在因素.以及学术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技术生态环境三个外在因素讨论情报学的发展动力;从情报学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与信息技术融合推动情报学发展影响和动因.  相似文献   

11.
A number of different uniquenessclaims have been made about computer ethics inorder to justify characterizing it as adistinct subdiscipline of applied ethics. Iconsider several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these claims and argue, first, that none areplausible and, second, that none provideadequate justification for characterizingcomputer ethics as a distinct subdiscipline ofapplied ethics. Even so, I argue that computerethics shares certai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with medical ethics that justifies treatingboth as separate subdisciplines of appliedethics.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学家赵红州的代表作《科学能力学引论》是其进入科学学领域10年艰辛拓荒的集大成之作,是科学能力学进入创生阶段的标示性起点。该书不仅在构建学科体系方面做了难能可贵的探索,而且带动了科学计量学、科学家学等新兴科学学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基础上,将其医学领域二级学科与Web of Science中生物医学的学科类目进行映射,建立适用于我国医学二级学科的论文影响力和期刊影响力基线数据表,分别从基本数据和基线数据两个分析角度对不同学科和相似学科的学者进行了比较,并对学者优势领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基线数据的分析能够很好地评价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的学术表现。科学合理的基线可以大大提高引文分析在科研评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情报研究工作的流程规范化、资源全源化、经验显性化、研究专业化,在借鉴学术研究成果和总结具体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航空发动机情报研究工作平台。该平台以情报研究工作流程为核心,以航空发动机全源信息资源系统、情报研究与航空发动机知识资源系统为基础,以使能系统为辅助,以控制系统为管控。该平台将有助于情报研究工作的系统开展和情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5.
信息系统的内部矛盾推动着系统的演变及其发展,从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矛盾关系出发来看,信息系统的演化经历了"信息要素论-信息资源论-信息环境论-信息生态论"4个阶段,从信息哲学和人与信息环境之间映射的角度来看,其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信息人态论".文后探讨了系统演化的动因及其启示,并提出了加强信息系统研究,促进信息系统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情报科学》2007,25(2):177-182
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哲学已经确立自己作为一个学科的地位,并且正在成为科学哲学的新范式。信息作为物质的基本属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知识是对信息的抽象。对知识的管理以对信息的管理为基础,借助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活动为信息哲学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信息哲学是信息科学学科群共同的哲学基础,也是信息管理学和知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情报学困境及其解决方案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情报学困境主要发生在情报学基本理论层面,是"情报学基本理论困境"."情报学解决方案"是针对情报学困境问题的解决所提出的总体构想.本文在列举情报学困境的代表性论述的基础上,提炼出我国学者提出的6种情报学解决方案,即"大情报观"方案、信息学或信息管理方案、知识论或知识管理方案、Infortelligence方案、Inforknowlligence方案和三大范式方案,并对这几种情报学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情报学解决方案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群志 《情报科学》2006,24(4):561-565
运用泰勒(Tyler.R.W)原理和课程目标分类理论,对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进行了分析与确定,目标来源确定为:信息学科、信息社会和信息人材三个方面。信息学科目标定位于信息知识与信息技术领域,信息社会目标定位于信息交流和信息问题解决领域,信息人材目标定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每一领域的子目标又分别由三个学习水平确定。从而完成了整个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与确定。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信息素质水平调查研究——以西南师范大学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标准》设计了信息素质调查问卷,以西南师范大学为例进行了调查。对学生的信息需求识别、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利用与信息道德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对信息素质的影响,指出当前大学生在信息素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尤其是在信息评估与信息利用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信息共享时代来临,云共享信息备受青睐。立足于信息觅食理论基础,研究云共享信息规律特征,优化信息搜寻行为。【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信息觅食理论梳理,结合云共享信息规律特征,基于信息源、云平台和信息采集者三个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因此,需提高信息可靠性、安全性及真实性,建立与信息采集者相匹配信息组织,高效、准确的为其提供信息与服务。【结果/结论】保障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助推云共享信息间的流动,运用更简洁的搜寻路径实现信息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