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本没有新闻学,19世纪的西学东渐逐步在中国形成了新闻学。从王韬写出第一篇国人的新闻学论文《论日报渐行于中土》,到1918年新闻学科的创立,这段时间可视为中国新闻学的启蒙阶段。洋务、变法、革命唤起了国人对新闻学的启蒙,这个起点决定了新闻学尚不可能被看作“学”,而只被看作服务于政治的“新之具”(谭嗣同语),用梁启超的话说,即新闻学要论证的是“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这种认识下,现代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的中国新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本没有新闻学,19世纪的西学东渐逐步在中国形成了新闻学。从王韬写出第一篇国人的新闻学论文《论日报渐行于中土》,到1918年新闻学科的创立,这段时间可视为中国新闻学的启蒙阶段。洋务、变法、革命唤起了国人对新闻学的启蒙,这个起点决定了新闻学尚不可能被看作“学”,而只被看作服务于政治的“新之具”(谭嗣同语),用粱启超的话说,即新闻学要论证的是“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这种认识下,现代报纸“通”的作用最后被归结为“通上下”,这一视角也使报纸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政本之本,教师之师”。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把信息的传通视为一种控制手段,无论是遭后世批评的周厉王的“塞”,还是受后世赞誉的周召公的“疏”,考虑的都是如何控制舆论以“治民”。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人们,即使是最激进的维  相似文献   

3.
北洋时期,中国新闻教育开始起步,新闻学研究社团出现,新闻学期刊、著作创刊和出版,一批带有启蒙性质的新闻学者脱颖而出,这些都代表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诞生。纵观这一时期的新闻学研究,主要有由"术"到"学"、西学东渐、新闻本位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汉译新闻史著作《泰西新报源流表》,在松本君平《新闻学》汉译本出版之前的1898年已经刊行;1903-1904年间,坊间还可以见到《报章源流》一书。这两部译作与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和休曼的《应用新闻学》一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对中国人的历史、理论和应用新闻学的最初的启蒙。  相似文献   

5.
宁玲 《新闻传播》2012,(6):17-18
中国传统的"士"阶层和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之所以不能创立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学理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只是把新闻视为救亡图存或者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并不能将新闻看做一种独立而神圣的事业来对待。只有待新闻界知识分子真正成型之后,才能凭借他们对新闻学的终极关怀去创立独立的新闻学理论。因而,新闻界知识分子的成形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理论得以创建的人文基础。当然,中国新闻学理论的创立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结果,是新闻界知识分子吸收西方新闻学理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新闻学从20世纪初创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许多傲人的成绩.从梁启超的"耳目喉舌论",到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立,开启新闻学教育的发端,这其中,每一个人的作用都不可小觑.黄天鹏作为我国著名的新闻学者,四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新闻学教育,他在复旦大学创立的"新闻研究所",开创了以实践为先导的新闻学教育方式,作为徐宝璜的学生,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对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影响颇深,并且对今后的新闻学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大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止于1918至1920年,先是在政治系开设新闻学课程,继而又成立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举办了有关新闻学理论和新闻实践的讲习活动,成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第二个阶段是北大中文系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开始和发展的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 ,是在华夏几千年传播思想的文化厚土中发生的 ,是从外人在华新闻活动的理论启蒙中开始的 ,是国人对最初的报刊实践的经验总结中起步的。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 ,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的萌芽期。 2 0年代至 40年代是中国新闻学术研究蜂起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新闻学研究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9.
新闻学是中国社会科学许多学科中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1918年,北京大学增设了新闻学课程,同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并出版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刊物,从此开始了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历程。1998年是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创始80周年。纵观中国大陆新闻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大的阶段:一、1949年以前,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逐渐起步;二、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曲折前进;三、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迅速发展。一、中国新闻学的逐渐起步(1918—1949)…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扼要回顾了我国学界研讨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关系的有关文献,将有关研讨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传播学能否取代新闻学,第二阶段则聚焦传播学是否支配了新闻教育,即是否事实上取代了新闻学,进而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学的研究应有中国特色汪文风不论是对近代的、现代的新闻学的研究,还是说对封建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新闻学的研究,都要为当代所用,并且映照后代,为当前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所用。研究新闻学和传播学离不开阶级分析现在有的同...  相似文献   

12.
黄经纬 《青年记者》2017,(27):28-29
按学界的共识,中国传播学研究肇始于1982年施拉姆访华.施拉姆给当时的新闻研究界带来了具有启蒙意义的美国主流传播学.但是,师承美国传播学的中国传播学带有先天的不足. 从传播学理论“本土化”到传播学科危机 1.“本土化”由来已久.据孙旭培教授梳理,1994年前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已经走过了对美国传播学理论“译介-研究-自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的问题被提出.1994年《新闻研究资料》更名《新闻与传播研究》,第一期便发布了“讨论传播研究中国化”的启事,“本土化”开始了系统性思考.同期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新闻学的学科建制.新闻学有容纳其他社会科学的宏愿,而传播研究被认为是其实现宏愿的路径.在此背景下,传播研究面临两个议题:“为新闻学服务”和“传播学理论本土化”.“本土化”有两个方向:其一是结合传统文化和西方理论建立本土理论框架;其二是以传播学理论回应本土问题(潇湘,1995).往后的“本土化”工作主要是沿着这两个方向推进,但这个夙愿至今仍没有实现,甚至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22,(1)
作为学科的现代新闻学在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总名称。新闻学是历史性的存在,人们回望反思新闻学的历史演变或前瞻新闻学的未来发展时,会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新闻学赋予不同的定性名称。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系列新兴媒介技术造成人类新闻活动以及传统新闻业革命性变革后,新闻学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各种新的名称层出不穷,在不同视野、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新闻学的时代性特征,但一些命名也比较随意,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新闻学经历了单一报学(印刷新闻学)时期(第一时期)、印刷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共在的时期(第二时期),这两个时期一起构成了学界通常所说的"传统新闻学时代"。互联网诞生后,新闻学逐步开启了相对于前两个时期的第三个时期或相对前一时代的第二个时代。于是,如何命名第三时期或第二时代的新闻学,使新的名称既能反映当今的实际、又具有充分的历史包容性和未来前瞻性便成为问题。命名新阶段或新时代的新闻学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依据是学科研究对象的变化。与传统新闻业时代相比,新闻学研究对象的实质性变化是:由职业新闻活动为主转变成了职业新闻活动与非职业新闻活动共同构成的社会化新闻活动、融合性新闻活动;由"人主体"新闻活动为主正在向"人主体"与"人机交互主体""智能体"相融合的新闻活动形态转变。因此,新时期的新闻学,比较合理的总体命名应该是:融合新闻学。  相似文献   

14.
林新 《新闻界》2006,(2):53-54
近20年间,中国新闻界有过多次界定新闻的高潮。最近一次是在2003年。这一年,黄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发表了《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一文,之后《现代传播》杂志第2期发表了王渝新的《对“新闻”界定的探析》一文。他们对新闻定义的研究,作为2003、2004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两个成果,被写进了《2003—2004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报告中对他们的定义作了这样的描沭。  相似文献   

15.
50年代我在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时就有一个想法:苏联在研究新闻学时,把新闻学只算作一门政治科学,而对政治的理解又极其偏窄,结果使人们除了几条原则规定外,没有从理论上把新闻学的体系展开。中国新闻界在这一点上要好一些,但多年来也未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新闻教育发轫于20世纪初。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开始了较为正规的以新闻学内容为主的新闻教育与讲座,标志着新闻教育在我国正式发端。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它从开始创立到1949年全国解放,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记者联盟举办过训练班,培养年轻的新闻工作者。1939年,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南方办事处曾在桂林举办“战时新闻工作讲习班”,参加学习的百余人,由范长江、孟秋江、夏衍、陆诒等分任“新闻学概论”、“采访与编辑”、“国际形势讲话”…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新闻学专业刊物,是1918年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周刊》。她是毛泽东当过会员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会刊。从1918年到现在,中国的新闻学专业刊物已经有了88年的历史,累计出版的同类刊物已经不下一百种。她们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是同步的,互动的。她们在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高潮中诞生,随着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浪潮的涌动起伏而涌动起伏,同时也对各时期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闻心理学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几乎是与新闻学、传播学的诞生同时期的,但形成学科的年代却因社会条件的制约而有所不同。下面对中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展望。对中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的简要回顾中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新闻心理学的萌芽阶段早在1918年,中国新闻学的祖师徐宝璜先生在其专著《新闻学大意》①第四章“新闻之精彩”中论述到:“推定最近事实是否为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标准,曰新闻之精彩。新闻之精彩者,乃足引起多数人注意某事实之物也。”“新闻学常与心理学发生至深之关系。新闻之…  相似文献   

19.
传播学在中国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现在许多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了此门课程,但大多是与新闻学合二为一成为“新闻与传播学院”。这种设置很具中国国情。笔者2002年-2005年在美国攻读大众传播学硕士学位.对两类学科有了一些粗略了解,发现“传播学”和“新闻学”在美国虽有紧密联系,但却是各有各的“阳关道”,泾渭分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9,(6):17-29
2018年对于中国新闻学来说,是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一年。因为2018年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诞辰百年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的一年。所以,站在今天,回顾中国新闻学的百年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简言之,即既可"承前",又可"启后"。"承前"是指,继承中国新闻学经过几代新闻报人与新闻学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耕耘,历经理论孕育期(1834-1917)、奠基与多元发展期(1918-1948)、"苏联化"和政治化时期(1949-1977)、调整重建与发展繁荣期(1978-2017),从无到有,由术入道,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不断发展壮大,所形成的三种贯穿新闻学发展始终的研究传统:业界的实践新闻学研究传统、政治新闻学研究传统、学术新闻学研究传统";启后"是指,有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谱写具有"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但中国新闻学要想在新时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模式,为人类文明贡献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则必须从现实中中国新闻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历史上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脉这两个维度出发,为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找寻新的发展出路、方法,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