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王海刚 《出版广角》2014,(14):80-82
宋元时期的书坊刻书具有较强的商业性。为了招徕读者,获取经济利益,宋元书商常常在书籍上刊登图书广告。文章从牌记广告、题跋广告、封面广告、书目广告及征稿广告等方面对图书促销术作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鹏 《出版科学》2016,24(5):116-120
中国明清时期图书出版者充分利用凡例位于一书卷首这一位置优势,在其中植入各种广告。坊刻小说之外,与科举考试关系较为密切的经义、类书、史书、总集以及子部中偏实用的如术数、医学类图书的凡例中也多植广告。这些广告包括夸耀性广告语辞、征稿广告、刻书预告以及版权警示语等,表达方式分直陈式与比较式,而后者尤见宣传技巧。图书出版史上的凡例广告对于当下图书出版业者仍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海刚 《出版科学》2011,(4):96-100
明代书业广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明代书商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反映了明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中国出版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文章从书名广告、扉页广告、牌记广告、凡例广告、书目广告及征稿广告六个方面对图书促销术作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曾雨荪 《图书馆》2024,(4):69-75
民国初期,女性报刊是女性自我表达、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报刊上登载的图书广告重构着女性的阅读空间,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变迁的生动反映。《香艳小品》《香艳杂志》《中华妇女界》是民初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报刊,文章以三种女性报刊所登载的图书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图书广告的时代背景、内容倾向、阅读人群、推广策略等多维度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探究民初女性报刊图书广告对民初女性阅读产生的影响,以为当代图书广告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海刚 《编辑之友》2011,(4):111-113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书业发展的黄金期,是时书坊林立,刻家蜂起,竞争激烈。明清书商围绕招徕读者和获取利润的商业目标,精心设计了诸多行之有效的促销策略。本文拟从牌记广告、扉页广告、序文广告、书目广告及征稿广告等方面,就图书促销术略陈一孔之见。一牌记广告牌记又名墨围、碑牌、木记、书牌等,它是古籍版面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明清书商在宣传图书时,利用牌记大做文章,形成鲜明的广告特色。或强调版本之善,如崇川余氏刻本《新纂门  相似文献   

6.
图书广告是指出版社承担一定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向读者市场提供图书信息和服务的传播行为。 图书广告具有沟通产销渠道,促进图书销售;推动市场占有率,促进经营管理;传播图书信息,指导读者阅读等功能,最终使出版社更具市场生存力和竞争力。 出版社图书广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程序表现为组织机构及管理-广告计划-市场调查-广告决策-编制广告预算-媒介选择-广告创作-广告发布-广告效果测定。 1.组织机构及管理 国内大多数出版社的广告发布主导权掌握在社长或总编辑手中。日常具体运作通常由总编办公室或发行部门…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媒体形式,新媒体逐渐出现在我们眼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大力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读者阅读方式也随之改变,少儿图书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不仅阅读人数众多,而且大家对少儿图书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少儿图书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媒介融合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少儿图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如今,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介不一定是图书宣传的首选了,不少出版社绞尽脑汁在图书宣传方式上大做文章,使图书宣传方式更贴近读者,让读者在不经意中记住图书。这种图书宣传新招已悄然走进读者的日常生活圈,如图书宣传广告“挤进”公交车、“坐上”地铁里和印在餐巾纸上。  相似文献   

9.
付淑峦 《新闻界》2012,(22):31-33,54
广告传播在人类文明的不同历史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其中印刷媒介的演进过程更是在人类传播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广告传播的重要媒介形式。从古到今的印刷媒介广告的演进,不仅体现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更反映了广告传播现象中的不同特征。本文围绕印刷媒介展开探讨,阐释广告传播中媒介的演进所带来的"人的延伸"与随之而来诸多文明特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普及,新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图书编辑已经无法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图书阅读需要,迫切要求图书编辑能够转型发展,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媒体冲击下的读者新需求,这也是商品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编辑通过转型不仅能够使图书更适合读者的新需求,而且还有效地缓解了新媒体的冲击,从而使图书这一传统媒介得到创新与发展。因此,分析研究新媒体冲击下图书编辑转型路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宋元丰改制后,馆阁归于秘书省的领导之下,致使秘书省职官的设置、职事、选任及编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馆阁的皇家藏书性质进一步减弱,国家藏书的特性趋于强化。相比较而言,北宋以馆阁为核心的国家藏书制度在这一时期趋于完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秘书省宿直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秘书省借书制度的完备、秘书省馆职待遇的制度化、新建省舍、北宋国家藏书再盛。  相似文献   

12.
《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的形体和内涵的丰富多样,给我们提出了"多读书"和"读好书"的阅读推广任务。阅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现代人必须养成读书、阅网、观景三结合的阅读生活习惯。"全民阅读"这一理念覆盖阅读客体、阅读主体、阅读本体三个重要领域,凸现了"大阅读"观的时代价值。《全民阅读推广手册》一书推介古今阅读理论的精华和中外阅读实践的经验,不仅总结了有关阅读的传统理论和成熟经验,而且展示了阅读实践的新方法和新进展,是一部开卷释疑、读之益智的重要工具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古籍中的伪书、革命文献中的伪书及盗印书中的伪书考察,认为伪装本书刊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出版物中,是版本学中比较重要而且特殊的一种版本形态。革命文献中的伪装书是指在近现代文献中将出版物的封面或其他外表形式伪装,掩盖其真实内容,以便达到宣传发行效果的进步出版物。伪装书又称“托名本”、“改题本”,在版本学上则称之为“伪装本”。  相似文献   

14.
马宗荣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教育家和图书馆学家,他的著述对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史、组织机构、建筑、图书选择等诸多方面都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对当代图书馆理论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论文着重阐述马宗荣现代图书馆理论的历史影响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会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考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会图书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位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1977年成立的图书中心以推广图书、阅读、素养及图书馆为核心任务,30多年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和项目,成为阅读活动的倡导者、促进者和思想源泉。通过对这些活动的考察,探讨其实践经验,为我国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此前通常认为,乾隆年间为修《四库全书》,浙江藏书家郑大节家进献图书82种,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的有48(一说47)种。本文根据郑大节进献图书的三种书目《浙江省第五次郑大节呈送书目》、《二老阁进呈书》、《二老阁挑取备用进呈书》,结合《四库全书总目》,考定郑大节家进献图书121种,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的是95种。  相似文献   

17.
Analysis of book and journal circulation is based on cancelled charge slips collected over a one-year period in the Yale Medical Library. About two-fifths of material circulated were monographs. Books and journals in seven subject fields provided over half of the circulation.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both books and journals used had been published during the most recent nine years. A subject-by-subject examination of the ratio of books to journals circulating revealed that, in subjects where proportionally more journals than books were taken out of the Library, books were of more recent imprint dates than were journals, contrary to the overall pattern. Date distribution of books and journals by subject was also studied.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with graphs and tables.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流通统计分析的最佳藏书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现有的馆藏量、2004-2006年期间馆藏图书的流通量、2004-2006年的新书入藏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提出了达到我馆最佳藏书结构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芳  张志强 《出版科学》2016,(6):116-119
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巨擎,商务印书馆广泛运用各种书刊广告,进行各类图书推介与营销。1928至1938年商务印书馆在《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上持续发布英文广告,宣传推介各类中英文图书。这些英文广告投放频率疏密有致、设计风格灵活整饬、主题类型丰富多样,体现出商务印书馆独特的图书广告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廖铭德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140-148
历代史籍对梁元帝萧绎“江陵焚书”卷数的记载存在歧异,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史料,认为“江陵焚书”十四万卷为确切之数。以此伸展分析,《梁书》、《南史》、《隋书》及《志》不载和散见《金楼子》是因为在唐史馆臣在编修贞观诸史时未见《金楼子》一书。《金楼子》复出的时间约在唐中、晚时期(约八至九世纪),两宋时期已入秘府收藏。探讨“江陵焚书”的卷数,还有助于明晰当代历史文献学对这一图书厄难史实的歧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