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晗 《出版科学》2016,24(6):57-59
2015年是“互联网+”对中国文化产业产生影响的重要年份,作为“全民阅读”的风向标,公共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反映了“互联网+”语境下现代通讯技术所影响的公共观念以及新交往方式对“全民阅读”的影响。调查显示,人文阅读类的读物占较大比重,功能性阅读与审美性阅读各占半壁江山,“市民阅读”开始勃兴,“全民阅读”在“互联网+”语境下绽放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在促进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文章围绕朱永新的“阅读三问”,即“阅读为什么重要”“中国人应该读什么”以及“今天我们应该怎么读书”,剖析了朱永新“新阅读观”的人文内涵;并就《造就中国人:阅读与国民教育》一书涉及的全民阅读理念基础和阅读话题,探讨了名著阅读的深度与国民素质的文化高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以全民阅读的深化提升国民素质水准、以中外名著的深阅读建构文化自信、以共读—分享方式提升学习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促进全民阅读的进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推广理念,形成了许多深邃的社会文化共识,包括“全民阅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全民阅读要继承和弘扬优秀阅读文化”、“全民阅读要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要承担全民阅读的促进与保障责任”、“多元力量参与推进全民阅读”、“满足人们不同的阅读需求”、“构建全民阅读保障体系”、“全民阅读需要立法保障”等.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4.
当代知名藏书家、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多年来在阅读文化学学科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实践领域知行合一,深耕细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阅读观,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全民阅读推广名师之一。文章通过梳理其阅读文化学基本理念和全民阅读推广实践成果,总结其培养“读书种子”、凝聚“阅读情意”、提升“阅读技能”的方式方法,探析其中外文学名著和人物传记阅读观、全民阅读“三位一体”方略及“六分法”理念,旨在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及“学习型社会”增智添慧。  相似文献   

5.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通过发轫于苏南地域的“新教育实验”,并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阅读观”,传递了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与“为了人的一切”的新人文理念。论文通过回望朱永新的读书求学经历、“新教育实验”的实施过程、推进全民阅读的不懈努力及对未来教育生态的展望,解析了其教育及阅读观的形成过程和丰富人文内涵,认为这种努力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创新的知行合一精神,为助推“书香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和别树一帜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也是读者感知艺术之美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在夯实全民阅读的基础上增强了阅读的艺术性,加强了对读者的艺术熏陶,提升了全民阅读质量,丰富了全民阅读体验。文章以晋城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全民阅读与艺术升华的关系,探讨了“全民阅读+艺术升华”模式理念运行路径,介绍了“全民阅读+艺术升华”模式理念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全民阅读+艺术升华”模式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图书馆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到“推动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列为国家八大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实现了全民阅读工作在国家规划中的历史性突破。文章以“流动书包”和“丢书大作战”为例,分析了当下全民阅读推广的两种方式,即政府主导的服务方式和社会多元主体主导的活动方式,二者在运作主体、推广方式、渠道选择、目标定位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为了取得更好的推广效果,在全民阅读推广实践工作中,可将二者有机融合,构建服务与活动相结合的阅读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8.
全民阅读是一种涉及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活动。文章以活动理论为框架,研究不同组织系统中全民阅读活动的主体、客体、规则、分工、共同体和结果等要素,建构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系统模型,进而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为样本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书香社会...  相似文献   

9.
张麒麟 《图书馆杂志》2018,(3):I0015-I0017
2013年,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立法计划,“阅读立法”随即成为社会及学界的关注热点。江苏、湖北、辽宁、深圳和四川等地先后为“全民阅读”正式颁布了地方性法律法规,上海、福建、河南、浙江等地的全民阅读立法也在有序开展之中。2016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起草并公布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2017年4月,国务院法制办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国家层面的阅读立法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可以说,  相似文献   

10.
“全民阅读”在网络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浅阅读”、“快餐阅读”、“阅读危机”等现象。本文阐述了在此背景下提倡“全民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应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提出“全民阅读”理念,其宗旨在于让阅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人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我国的“全民阅读”活动自2006年开展以来,其广度、深度日益拓展.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号召“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2016年,“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2.
高丽娟 《出版广角》2021,(18):75-77
"全民阅读"从国际通行概念演化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文化推广工作,其背后体现了阅读在提升人文素养、凝聚民族精神、传播先进文化、重塑社会氛围、筑牢国家实力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发展也迈向新高度.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为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科学、全面、具体的行动指南.相较2006年全民阅读概念出现时的媒介环境,当今的阅读生态深受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数字终端的影响,突出表现为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体验、阅读效果的变迁,这种新变化给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赵旭雯 《传媒》2015,(15):25-28
自2006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同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以来,全民阅读活动九年间星火燎原,逐步上升为社会共识和国家战略.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次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14.
助推理论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公共政策工具,聚焦于“最后一公里”的用户个体行为引导和精细化实践,在党中央“深化全民阅读”的顶层设计下,其理念和方法可以为基层全民阅读推广与服务提供一种从“力推”到“轻推”的创新思路。其中,“社会人”假设作为解释助推何以正当及有用的元理由,为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最初的逻辑依据和着力点。读者作为“社会人”,在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自身视野、心理惰性、社会规范、同侪压力、传媒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局限和干扰,使其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无法总是作出最优决策,同样也无法总是遵循最佳的阅读方式。对此,助推理论为全民阅读习惯养成提供了一种心理启发式路径。在简化、吸引力、社会性、及时性的EAST框架下,以简洁信息与简化流程来减少“社会人”读者行为决策的摩擦力、在阅读场景与信息触达中设置亮点以激发阅读动机、善用参照群体的社会规范影响阅读行为、把握阅读习惯养成的时间节点和推广时机,综合运用多种助推工具更有效地促进全民阅读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15.
视野     
《新闻实践》2013,(11):77-78
全国首家全民阅读协会成立 9月25日光明日报讯:9月24日,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成立大会,这标志着全国首家全民阅读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是由吉林省爱好阅读的各界人士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以“全民阅读”为目标和核心价值,以“推介好的书目、推广好的阅读典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旨在依靠社会力量,服务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社会学习秩序,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竞争软实力的重要载体,需要传承与发展,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两者相辅相成。文章通过分析全民阅读现状,可了解全民阅读在数字化时代出现的新动向,及其对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负面影响,如人文阅读缺失、浅阅读盛行、功利阅读等。并针对负面影响提出正确引导全民阅读对策,从提升读者文化素养、营造深度阅读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入手为文化传承及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在“全民阅读”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也是重要阵地之一,除官方机构之外,一些热爱阅读或是支持国家阅读推广政策的人士也成立各种阅读组织,响应国家号召,并与官方机构相辅相成,共同为全民阅读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为此,苏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组织开展了“阅读推广人”系列培训,分别从政策讲解、阅读推广相关理论分析、实际案例解析等三个维度进行宣讲,增强了图书馆员、教师,以及从事相关阅读推广工作的社会群体之理论知识,有助于未来全民阅读工作的进一步提升与拓展。  相似文献   

18.
在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湖北大学创建“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开展阅读推广及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探索高校推动全民阅读的有效运行模式和阅读服务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赵大恒 《出版参考》2015,(12):41-42
随着“全民阅读”被写入十八大报告和2014年、2015年两届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活动”被关注和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全民阅读”作为一个大的目标和概念,在落实过程中,应该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细分群体、全面服务的原则.其中利用移动互联网及新媒体等新技术手段,为不同目标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众多目标群体中,为农民工群体搭建阅读服务平台无疑是重要且优先的选项.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全民阅读.向广大农民朋友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吉首大学图书馆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广电局等单位于11月8日上午在苗区阿拉营镇积极参与了凤凰县“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该仪式由县委宣传部杨晓珍副部长主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飞勇出席并宣布“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