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提升师范生的可雇佣性以应对日趋严峻的就业环境,是当下师范院校的普遍做法,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在我国师范生培养的现实条件下,师范生的可雇佣性的构成要素,即由专业基础、自学能力、元认知能力、自我效能感、教师职业素养五个要素构成,并对每个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基于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技能理论,主要从高校层面对有效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提升大学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大学生就业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将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课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就业能力是全球化时代企业最为看重的。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是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并已得到践行的培养学生可雇佣性的方式。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可雇佣性的含义、构成和如何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希望对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可雇佣性培养研究,基于可雇用性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也逐渐引起高校重视。可雇佣性是大学生能够成功谋得并胜任一定工作所需的个性品质、知识、技能等因素的综合。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致力于将可雇佣性培养融入到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希望能对我国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培养研究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认证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为人才可雇佣性培养提供科学的国际标准,加强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开发,提升大学生可雇佣技能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通过从政府、市场、高校多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的现状与不足,结合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PPP模式的特点及优势,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的PPP模型,从而探索了大学生可雇佣技能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旅游管理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培养学生可雇佣性的要求,从提升学生可雇佣技能、满足雇主需求、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综合探讨旅游管理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7.
钱铭  汪霞 《高教探索》2012,(3):52-56
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雇佣性技能框架,作为培养和评估可雇佣性的具体指标体系和内容。墨尔本大学在该框架的指导下,加强对本科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本文从以新生代课程为核心的墨尔本模式、顶峰体验课程、基于工作的学习等非课程活动和就业教育四个方面讨论墨尔本大学促进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的做法,以期为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可雇佣性能力及其开发实践上,英国高校在就业与就业能力框架的概念与内涵界定、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可雇佣性能力植入教学课程、从实际工作中获得经验、雇主参与课程设计、重视创业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带来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的日益扩招,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目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建立基于可雇佣性的培养模式的缘由进行了分析,通过收集三大招聘网站发布的对于会计岗位的招聘信息,并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可雇佣性教育模式,提出了基于可雇佣性的会计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师范类大学生的可雇佣技能包括师范技能、就业意愿、自我认知和政策认知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类大学生在具体操作技能方面存在欠缺,师范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意向比较明显,但对一些就业鼓励政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具体对策:一是重视师范生操作性技能的提高;二是加强师范生自主创业教育;三是强化师范生就业观教育;四是深化师范生就业政策教育。  相似文献   

11.
师范类大学生的可雇佣技能包括师范技能、就业意愿、自我认知和政策认知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类大学生在具体操作技能方面存在欠缺,师范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意向比较明显,但对一些就业鼓励政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具体对策:一是重视师范生操作性技能的提高;二是加强师范生自主创业教育;三是强化师范生就业观教育;四是深化师范生就业政策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可雇佣性不足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论文阐释了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技能理论,依托上海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情况作了调查研究,从而从高校和学生层面对开发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提出建议,以实现大学生就业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提高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的教学改革,有利于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就业竞争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成才导向”。为此,要抓好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实践实习三个方面,突出可雇佣性技能训练,建立可雇佣性技能指标体系,制定阶段性升级式培养方案,探寻校企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个人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强化学生提高可雇佣性技能意识。  相似文献   

14.
德国高校课程设置与可雇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雇佣性开发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德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为指导,课程设置注重实践、课程拓宽及能力培养。此外,德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市场为指导,随时调整专业课程。文章总结了基于可雇佣性培养的德国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并为中国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析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地方性高校教育中要将可雇佣性能力开发理念贯穿在培养方案之中,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课堂教学的可雇佣性能力的开发,强调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16.
贾宁 《文教资料》2013,(28):188-189
近年来,可雇佣能力培养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这不仅是就业的需要,还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大学英语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对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使用这门工具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继续教育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可雇佣性的解读,大学英语课程及教育现状,把可雇佣性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具有高度可雇佣性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亟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高校改善本科生可雇佣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对提升高校本科人才的可雇佣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可雇佣性是指大学生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将可雇佣性理论应用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找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定位,把眼光转向学校以外更为广阔的市场,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从而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等一系列问题做出科学和全面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多企业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可雇佣性概念是对胜任力模型的继承和发展,企业通过胜任力培训提升员工最初就业、维持就业或再次就业的能力,掌握就业技巧以适应宏观环境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提升员工的可雇佣性。员工可以通过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提升、可雇佣渠道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来提高可雇佣性。  相似文献   

20.
可雇佣性开发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可雇佣性及其开发实践上,英国高校走在国际前列。本文总结了英国高校可雇佣性开发的特点,并希望对我国高校的可雇佣性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