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改革,很多高校制定了转专业政策,为学生专业发展提供更多自主选择路径。本文从就业前景、专业兴趣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动因,并且从学业、环境和社会现象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后可能面临的隐患。为了规范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以南京某理工科大学为例,阐述了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流程,并分析了转专业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转专业制度渐趋开放的背景下,转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发展情况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学习适应性直接反映了转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现状与发展可能。基于此,笔者通过访谈的方式,对江苏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16教14班41名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认知及学习态度3个维度进行研究,了解该班学生的整体学习现状,分析其学习适应性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校转专业制度提出考察申请者的需求与兴趣、开辟学习不适合者退出路径、构建转专业评价反馈机制3个方面建议,推进该校转专业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情操 《考试周刊》2009,(21):152-153
本科生转专业政策的制定,表明了教育对学生自主权的尊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本文通过对高等农业院校转专业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加强导学和专业思想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制定了特长生、兴趣生转专业制度等完善转专业机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不断完善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发挥辅导员作用,加强班级建设,做好后勤服务,建立转出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本科新生转专业的意向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本科生集体办理转专业是近年来众多本科院校教务处的一项常规性工作。目前,许多高校都制定了允许学生转专业的相关政策。同时,很多高校有大量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申请并成功转换专业。为此,我们对200位本科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初步分析了几个因素与学生产生转专业意向的关系,并就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一些浅薄想法。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中本科生想转专业的现象很普遍,导致本科生想转专业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本科生本人的原因、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因素以及其他方面。针对这一现象,学校不应该加以排斥和限制,而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为此,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采取有效的专业测试和职业规划教育,强化通识教育,调整专业设置,积极探索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专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中本科生想转专业的现象很普遍,导致本科生想转专业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本科生本人的原因、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因素以及其他方面。针对这一现象,学校不应该加以排斥和限制,而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为此,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采取有效的专业测试和职业规划教育,强化通识教育,调整专业设置,积极探索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专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余雨清 《快乐阅读》2023,(6):112-114
<正>2003年,复旦大学二百多名本科生成功再次选择专业,敲开了国内转专业的“大门”,随后各高校逐步开展转专业工作。近年来,各高校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逐步放开转专业限制,降低转专业门槛,使得高校申请转专业人数逐年递增。然而,与日俱增的转专业人数也给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学生转专业后在新学院、新专业的适应性问题。学生在新专业、  相似文献   

9.
本科生转专业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实现转专业愿望,在促进其个性发展的同时减少盲目性,避免高校人财物的浪费,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借助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分析,通过剖析学生转专业的有效需求与高校转专业的有效供给,提出了转专业供需的对接模式,从而达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聚焦     
《教师》2014,(36)
正摘要高校转专业随着12月份悄然而至,大一新生们的第一个学期也渐近尾声,转专业成为许多新生关心的问题。01想转就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转专业相关规定,本科生入学后至少有3次自主选专业的机会。进校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院或学科类;二年级及更高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均可个别申请转专业。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A校1 192名本科生的追踪调查数据和质性访谈资料,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放宽专业转出限制政策实施后A校学生的专业转换过程,研究发现:转专业政策改革存在“开门不拆槛”的现象——虽然转专业政策的放宽为学生转出敞开了“大门”,但由于招生人数的限制,转入院系通过设置成绩“门槛”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筛选;加上政策变化的感知冲突,在政策放宽不彻底的情况下,学生会在转与不转之间进行理性的利弊权衡;考虑到转成后的三重忧虑和失败后的沉没成本,这些学生最终选择放弃申请转专业。为此应增加转专业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学生的政策感知度;转专业的考核方式也应尽量多元化,并建立对学生的学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流本科教育涉及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但不可忽视的另一个方面是教育组织模式。本科生院的本质在于去除学生的专业身份束缚,学生学籍不再属于学术性系科而完全属于本科生院以及更小的住宿学院,学生的学号中不再含有院系和专业特征。本科生院的教育组织模式与苏联式专业组织模式相比存在四方面优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转专业概念从根本上去除)、"空"去学生专业身份束缚以促进通识学习和通识教育、组织跨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促进大学内部分工水平的发展而提高教育和科研效率。本科生院的组织模式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由"被塑造者"转变为"积极、自由的学习者"而超越因材施教。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放开转专业的实践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院的建立表明本科生院具备可行性,在本质上是一流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中国由苏联式专业教育组织模式向更先进的教育组织模式转变中逻辑上的一种选择。本科生院组织模式的变革会遇到来自专业院系的强大阻力,存在倒退个案,其变革需要谨慎和较长时间的讨论以取得共识。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需要在保守中踏实进步。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师范大学2004、2005、2006级转专业本科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得出对转专业学生学习与生活现状的基本判断:总体适应情况良好但优秀率低;存在选课难、信息获取不易、集体参与不够等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研究认为,教育管理制度中可选择性不够以及弹性学习制度不完善是造成选课难的原因;住宿分离导致信息获取不易;缺乏一年的交往基础导致了转专业学生集体参与不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英国大学十分重视大学新生入学前的选专业与入学后的转专业工作。入学前,由"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UCAS)提供以充分专业信息为载体的"专业搜索工具"和"开放日体验课程"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入学后,以伦敦大学学院(UCL)为例,英国大学转专业有两种模式,即跨学部或跨学系转换专业与同一学部或学系内通过更改课程单元转专业,两种转专业模式各有不同的转专业时间安排和约束标准。UCL通过开设"衔接性课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调换课程等途径,为学生转专业提供帮助,避免转换专业的盲目性。伦敦大学学院专业选择与转专业制度安排可为我国高校做好转专业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文科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因缺乏载体、抓手和切实可行的推进模式未能完全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新文科建设对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需求、学科的交叉与文科的实践性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文章通过对北京科技大学文科实验班学生的调研和国内文科专业指导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专业实训指导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科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可以作为未来优化文科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级金融学专业54名转专业同学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入学时即具有转专业的想法,转专业是学生的理性选择,个人兴趣和就业前景是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动因;转专业的效果方面,学生整体对转专业持肯定态度,转专业后学习态度明显转变,学习成绩也较非转专业学生更为优异,但转专业后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面临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姗 《教育教学论坛》2019,(12):231-232
使学生学习自己满意的专业,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的尊重[1]。本文以高校某工科院系为例,分析了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发现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够、填报志愿动机不同、大学生活不适应等因素会影响学生转专业。学院修订了转专业条例,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转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18.
了解康复治疗学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差异,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对康复治疗学和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总体专业认同感明显低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各因子康复治疗学专业均显著低于临床医学专业。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广西地方应用型高校转专业学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文章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对该校128名转专业学生的线上问卷调查数据、8名转专业学生和1名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访谈数据,以及对5名转专业学生进行课堂观察所得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转专业学生的适应性主要受学生的转专业动机、学习自主性、对新专业的了解程度、人际...  相似文献   

20.
高校实施转专业政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学生转专业工作的研究,深入剖析了转专业工作的意义,学生转专业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转专业后续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