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第4课《小珊迪》讲的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一件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我们可以这样教学这篇课文:一、故事激趣,初步感知1.听教师讲故事。教师直接点明故事的题目《小珊迪》,然后饱含深情地讲故事(从文章的开头讲到“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提出要求:听后说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训练学生的听力。)2.猜想故事的结局:小男孩换零钱很久没有回来,究竟干什么去了?请大家开动脑筋猜想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2.
《斧子的故事》教学谈南京市浦口实验小学朱秀云《斧子的故事》(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二册第34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以浅显的故事揭示了“诚实”的内涵,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教学这篇课文,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这是一篇阅读教材,应该从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3.
<正>一、基于教材,确定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1.挖掘教材内容,创生学习主题。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安排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等三篇课文。其中《故宫博物院》这一课颇具特色,介绍了“博物院”这一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场所。博物院展示着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故宫博物院”在北京,那么作为南京的一所本地小学,探访南京博物院(下文简称“南博”)就是结合生活学课文的不二之选,带学生走进南博,  相似文献   

4.
<正>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包括《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内容都属于民间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2022年版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是:“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视角引领学生阅读,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放小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课文。文章叙述了“我”放飞一只小鸟的故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我”爱鸟的童心,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  相似文献   

6.
董军 《考试周刊》2012,(6):47-4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谈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阅读面。为一至六年级学生配套的《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江苏实验版).正是一套配合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适合不同水平学生探究性学习需要的理想读物。《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的选编正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内容,它是语文教材的延伸,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理念,对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第十册阅读课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一首童话诗,虽然篇幅较长,但故事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指导阅读这篇课文要注意围绕“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一训练重点,指导学法,放扶结合,让学生学懂课文。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背景】《慈母情深》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除了《慈母情深》,本单元还围绕主题安排了必读课文《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契合。因此,笔者在本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游园不值》一课的教学设计武汉市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袁晓珍六年制第十册第一组共有三篇课文,《游园不值》是《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为《大纲》)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  相似文献   

10.
围绕数字学习课文———《飞夺泸定桥》教学浅析□兰州市南河小学李蓉《飞夺泸定桥》是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紧紧围绕课题中的“飞”、“夺”二字展开叙述,这其间出现的有关数字达十三个之多。在教学中我试着用划一划(划出课文中的数字)、算一算(...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七册《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教学这样的讲读课文,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这个成语的含义,而且要充分发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一、抓住重点句段,从理解语言入手学习观察方法课文第一节有这样一句话:“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个句子:①这里的“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来”可  相似文献   

12.
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教科书编者只是在第三学段中安排了3篇文言文的课文,分别是第十册的《杨氏之子》、第十一册的《伯牙绝弦》和第-f‘二册的《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相对于现代文的出现频率,教材中这些文言文的数量是很少的,但是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文言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并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上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中外科学家》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不是“之”字形线路,而是“人”字形线路.他(她)们清楚记得在小学读书时就上过一篇《詹天佑》的课文,课文里明确说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人”字形线路。笔者查阅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十分明确地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语言”。要“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并重点指出要“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因而,现今的语文学习要尽快突破课堂的局限,要有计划地引领学  相似文献   

15.
《酸的和甜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六组课文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组课文,”学习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小学阶段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詹天佑》是这一组的第二篇课文,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现了四个关联词语。教学时.可抓住关联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学习本组课文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 ,如“注意事物的联系”、“理清课文的条理”等常规训练项目 ,引导学生把已有的能力迁移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将相和》是该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讲读课文 ,担负着领悟重点训练项目的重要任务。该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 ,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 ,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 ,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因此 ,“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就…  相似文献   

18.
“精读学方法”。每一篇精读课文都是一类文章写作的范例,要通过精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我们不但让学生感觉到课文写得好,还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写得好”的问题去一步步探索课文的用词、结句、谋篇,有意识地、自觉地学习写作。具体的做法是:“分析中心句,体会写作意图;综观全文,理清文章条理;抠关键词,领会表达意趣。”“自读仿方法”。自读课文既包括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也包括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要让学生在阅读这一类文章时,自觉地仿用精读课文教学中学到的方法。如小学语文第10册《冀中的地道战》…  相似文献   

19.
课题:《寓言二则》(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十课)。教师:安庆市人民路小学 张晓芳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众:老师好!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四十课:《寓言二则》里面的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翻开课本)。请大家先查一查“亡”、“牢”这两个字。查的时候结合课文理解字意。  相似文献   

20.
《但愿人长久》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一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中我三次抓住“明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一抓“明月”,对比感悟师:(出示苏轼的《水调歌头》原文,引导学生边听录音朗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