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蔡凤 《考试周刊》2013,(67):160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立体模式,主要是指将教学活动从课堂向课前、课后延伸,综合着手培养学生生物素养,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课前要求详细预习,为课堂学习探究奠定基础;三是课堂组织互动教学,为提高教学效率增添动力;三是课后开展拓展活动,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2.
“读思达”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地进行阅读、思考和表达.通过“读思达”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出“读思达”教学模式的内涵,构建“读思达”教学实践流程,以“单元复习:自然界的水”为例,通过课前准备、课中实践、多元评价和课后反思等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在阅读、思考和表达中内化学科认知,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自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改名《道德与法治》以来,法治素养培育得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很多教师上课必讲法治,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然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相关知识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实践体验,难以让法治知识入脑、入心并落实在学生行动中。要改变这种理论化、肤浅化的法治教育现状,必须探索让学生产生真实性、深度性体验的教学思路。秦尊军老师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对学生法治实践素养的深度培育进行了探索与总结,帮助学生将法治素养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认为,课前应通过社会调查、限时演讲等方式,启迪学生法治实践认知、营造法治实践氛围;课中应借助法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理解法治知识,培育和发展法治实践能力,增进法治实践素养;课后要积极争取学校、家庭、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或帮助,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的一系列拓展性法治实践教育活动,培育学生法治实践素养。课前锤炼、课中提升、课后拓展,这一教学思路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是落实课标要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4.
针对食品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弱、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突出问题,文章针对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专业素养培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生态模式,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模块,并借助智能化工具和平台,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演员”、学生为“观众”的模式,向教师为“导演”、学生为“主演”的模式转变,拓宽了对食品类专业混合式教学的认知半径,可为工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去认识和发现新知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究、共同享受知识的产生。一、思想品德“三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思想品德“三动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教学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邀请教育理论的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科学方法为线索、以社会生活实践为背景的教学策略。即由教师导控课堂,通过“课前的学习情绪的启动、课中的师生互动、课后的实践活动”三个环节对学生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以便实施动态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是普及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阶段。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本文试着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分析三步入手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让课堂教学“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小学数学课堂“全程式数学信息教学”,提出建构“全程式数学信息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课中展示数学信息,探究数学信息,课后应用数学信息,把数学信息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数学信息素养的发展,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解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等方面上有无可比拟的突出优势.文章以促进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实现“三会”为主要目的,以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节前问题“鸡兔同笼”为重要研究课例,分析了在深度学习视域下,从课前预热、课中探究及课后反思三个维度上优化初中数学解题教学设计的策略方法,旨在通过对深度学习理念的深入开发与实践运用,切实解决当前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量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数学眼光”的主要构成之一。本文将通过分析目前“量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及问题,结合《课标》的要求与笔者平时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10.
生活即教育,体验感悟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通过课前要让学生走进纷繁复杂的生活,为课堂学习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课中围绕课前了解的生活实际,带领学生去感悟、思索,以提升能力,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后参与社会实践,以践行道德认知,将道德认知植根于学生的灵魂深处这三个方面阐述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课前推送自学材料引导学生自学激活相关背景知识,课中引领学生通过探究活动逐步进入深度学习,开展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类活动,课后学生展示作业互评互助,有效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微调查是针对某个教学问题在课前或课后进行的小范围调查。教学微调查有利于教学从感性经验向理性认识发展。以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为目的的教学微调查,一般分为课前调查和课后调查两个部分:课前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为设计教学预案提供依据;课后调查目的是深度反恩、分析教学效果。合理解释教学过程,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利用好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寻找学生认知起点的方法,以便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开展有针对性、高效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认识周长”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教学中,笔者努力尝试体现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现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对课前学生已有哪些数学经验、课堂上如何将学生“原有数学经验”提升为“数学学习经验”、课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解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问题等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审视和剖析,敬请同行们指教.一、尊重起点——唤醒数学经验有效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相似文献   

15.
林秋 《成才之路》2020,(6):116-117
问题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运用好问题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文章从课前合理设计问题、课中精确激活问题、课后拓展延伸问题三个方面阐述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刘宏 《广西教育》2023,(13):71-73
本文以《囊萤夜读》教学为例,论述“双减”背景下教师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维度着手设计、优化和落实任务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充分利用任务单为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实践的几点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舰  景平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6):122-123
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实践,指出课程教学质量可行的四个方面: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课前、课后、答疑课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求知、自学、探究、合作等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及优势,然后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启发式教学的足球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面对"千米的认识"的现实教学难点,教师基于对学生的实证研究,探索建立空间观念的有效体验活动,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聚焦"量感",实施"千米的认识"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21世纪的动态几何——"几何画板"是一种能动态展现出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运行变化规律的优秀的教育软件。它顺应时代发展,是数学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帮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巧用几何画板,实施数学教学。课前巧用几何画板,可以优化数学课堂;课中巧用几何画板,可以突破认知难关;课后巧用几何画板,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在教学新课时合理利用几何画板,可以补充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感性思维;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