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两大特征。语言学界在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属于语篇的实体层面(substance),而且它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而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属于语篇的形体层面(form),并且它是一个语义概念,是将一个个词语、小句连成更大的语义结构的一种逻辑机制。二者共同作用,构成完整的语篇。  相似文献   

2.
语篇衔接的顺应性解释——元语用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它以语法衔接、词汇衔接以及逻辑语义衔接形式出现在语篇中。根据语言顺应理论,衔接手段是标示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的一种语言手段,用来指示一个话语或语篇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关系。衔接手段的选择是顺应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心理、认知等各种因素的结果。不同语境因素的存在,使语言交际者做出的顺应程度不同,衔接手段的选择就不一样,这是由语言交际者的元语用意识所调控的。语言顺应理论从元语用的角度解释了衔接现象的产生及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3.
语篇连贯是一个语义概念,是语篇的衔接机制和情景语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总体效应。为了更好地分析语篇连贯,应该把衔接机制的范围扩大到所有语义联系机制,包括外指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本文研究隐含的类型及其实现的意义,探讨隐含的衔接作用,从而说明隐含是隐性衔接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鞠晶  杨华 《教书育人》2005,(7):53-55
衔接是一种语篇现象,它是能够表明语篇经验连贯和人际连贯的一种语言手段。至于连贯,与其说它是语篇本身的一个特征,倒不如说它是语篇理解的一个特征。它与我们对语篇的理解息息相关,并且在语篇产生和诠释语篇时出现。它作为过程存在于语篇之中,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脑海中,是一种精神现象。  相似文献   

5.
左斌 《陕西教育》2009,(12):14-14
一、衔接与连贯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中两个核心概念,他们保证语篇结构和功能得以实现。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衔接是语义上的一种联系。若语篇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关键作用,这两部分间就存在衔接关系,即句与句之间产生了某种关系。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类型。其中,语法衔接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词汇衔接主要包括重复和搭配。连贯形成语篇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的一种模式,它通过语篇内各词汇项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把语篇构建成一个衔接连贯的语义整体。新闻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类,词汇复现在英汉语篇中的有不同的体现。本文以"2011杨洁篪外长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为例就新闻语篇的词汇衔接进行了个案分析,探讨了词汇衔接的形式和功能以及如何实现词汇复现在英汉新闻语篇口译的对等转换。  相似文献   

7.
在认知模式中,衔接与连贯是语言系统的连接关系和激活路径。衔接涉及连通的概念语义和表达形式之间的体现关系,连贯涉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连通关系,或通过认知推理实现连贯。英语有定名词词组语篇功能的认知研究可以揭示衔接和连贯的异同及其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词汇衔接体现了语篇内各相关词项之间的语义联系,对语篇的连贯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中表现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本文通过具体文学语篇个案分析,比较了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建构、尤其是语篇连贯的异同,认为在英汉文学语篇翻译中词汇衔接的转换有助于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语篇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9.
语篇分析理论中的连贯与衔接是现代篇章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语篇中,衔接不是一个结构,而是一个语义概念。衔接理论可分为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决定着语篇的连贯性。政治演讲中的隐性衔接方式不同可起到提高政治演讲语篇的连贯性和强化演讲效果的作用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
徐蓓蓓 《文教资料》2007,(4):149-150
衔接和连贯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术语。语言学界在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本文认为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而连贯则是一个语义概念,是将一个个词语、小句连成更大的语义结构的一种逻辑机制。二者共同作用,构建完整的语篇。  相似文献   

11.
连贯是个有争议的概念,若干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其作过论述。语言大师们的见解各有千秋,但叉都不甚全面,有些则需要补充和修正。该文对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连贯理论从三个方面作了评述与补充。笔者认为连贯是情景语境内篇章的最终整体效果,也就是说,当篇章在内部、外部、线性、不同层次上都衔接时,该篇章就形成了一个语义整体;当衔接关系与情景语境相连时,篇章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两个条件均具备了,篇章也就连贯了。  相似文献   

12.
篇章特征与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篇章特征:主位-述位,衔接和连贯的功能以及其在写作教学中的篇章分析和篇章构建中的运用。指出篇章特征在写作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艾永芳 《海外英语》2012,(6):221-223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的衔接理论,分析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一次毕业典礼上的演说辞中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衔接手段的巧妙运用。通过对乔布斯演说辞的语篇衔接分析,探讨了衔接在增强语篇逻辑性,增添语义感染力等方面的作用。加深理解衔接手段在演说辞中的运用,有助于演讲者有效地谋篇布局,精准地传递演讲信息,增添演讲的文字感染力;同时也能加深读者和听者对演讲内容的领悟,正确领会演讲主题精华。  相似文献   

14.
排比结构作为一种句法结构,除了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外,同时也是一种语篇现象。作为一种信息重组的语用手段,排比结构在语篇建构中具有如下语篇功能:话题导入功能、话题展开功能、话题小结功能、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焦点凸显功能和焦点对比功能等。排比结构的这些功能通常共同作用于语篇建构,从而保证语篇成为一个统一的语义整体。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科技英语被动句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句法平面从翻译角度进行的。本拟从语用的角度,在语篇层面上对科技英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作一探讨。被动句作为一种信息重组的语用手段,在科技语篇建构中具有如下功能:话题确立功能、话题连接功能、话题转换功能、焦点凸显功能、焦点对比功能和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被动句的这些功能通常都是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从而确保语篇的连贯。  相似文献   

16.
了解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支撑,构建衔接分析模式,通过对大学英语课文中语篇衔接手段尤其是词汇衔接的分析,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明确语篇线索、掌握语篇模式、推导语篇主旨。语篇衔接的讲解与训练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被纳入自主学习策略培训课程中,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符号系统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篇功能又包含主谓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本文从功能语法理论角度分析了《雨中猫》不同译本语篇衔接系统和语篇逻辑连接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借鉴Michael McCarthy的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一书的实验设计,探讨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衔接和连贯是构成语篇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手段。语篇的连贯通过不同的衔接手段得以实现。该文探讨这两种手段在《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的英译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源语语篇与译语语篇的对比,研究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传译规律。  相似文献   

20.
卡明斯视觉诗在词汇、结构、语义、语音、社会符号等五个层面上的语篇衔接特征说明,视觉诗特殊的建行形式,在看似断裂的形式下,隐藏着丰富的篇内衔接和篇外衔接.这种表面上的断裂并没有影响语篇意义的连贯,相反,它起到了语篇衔接的作用,促成了语篇的连贯,反映了诗体及作者的风格,并不影响诗歌意义及结构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