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话语策略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顺利实现交际目的或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手段.非规约性语用预设正是在言语交际中经常被使用的话语策略之一.笔者将试图阐述非规约性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的几种主要的语用功能:信息功能,行为功能和美学功能;以期能够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入地完善语用预设的相关理论,并提高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对生动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也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论语用预设的交际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认为,语用预设的特点奠定了语用预设交际价值的基础。语用预设的交际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语言的简洁,有助于传达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发话人实现其隐蔽的意图,有助于实现发话人原本难于达到的交际目的,有益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袁菲 《海外英语》2011,(1):267-270
话语交际的实质就是传递信息。语用预设是信息传递的起点,不断地引发新信息,新信息又会成为交际双方的共同的背景信息即预设而存在,并为引发下一个断言信息而服务。所以说,话语交际的过程就是磋商共有预设的过程。同时,预设作为背景知识又决定着话语的适切性。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和"适切性"这两大主要特征,它们保证了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揭示了话语交际和语用预设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预设是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虚假语用预设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现代语文》2006,(1):36-37
作为语用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目前的研究阶段,语用预设通常被理解为隐含在话语中的听受双方对某一命题的统一态度或共有的知识,是使某一语句在交际过程中具有恰当性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具体交际情境中,语用预设并非总是无阻隔地顺利实现的.当其实现情况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发生偏离时,话语中的预设就实现为预设家族在语用领域客观存在的另一特殊类型--虚假语用预设.  相似文献   

6.
预设是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交际过程中,预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预设在交际中主要有四个特点:合适性、共知性、主观性、隐藏性.预设在交际过程中的价值可以从五个方面得以体现:减轻表述负担,免去理解辛劳;使谈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传递更多的信息,表达言外之意;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增强话语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预设不仅是一种语用现象,也是一种话语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预设是会话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正确解读文化预设,培养文化预设能力有助于减少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8.
预设主要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类.对话语的理解上,语用预设必须满足合适性和共知性两个条件,而在使用上则表现出单向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对语用预设的以上四个特点灵活应用,可以提升言语交际策略,有助于说话人顺利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9.
第一位探讨预设问题的是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用预设就是结合人类话语交际过程对预设进行的研究,它是互动的黏合剂,依靠它交际才得以顺利延续。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语用预设在日常会话中的人际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话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进行预设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人际功能——达到交际目的,实现隐藏意图,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创造幽默及讽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话语误解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涉及说话人话语生成与听话人认知推理。作为话语信息组构起点和认知推理前提的语用预设对话语交际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说话人语用预设量的偏差和说话人预设的语用含糊,均会影响说话人话语的明示性和突显度,制约听话人的正确推理,是造成话语误解的重要因由。  相似文献   

11.
新闻标题中存在着语用预设机制,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该机制常常会预设作者的立场、读者的已有知识,以及双方的共同认知背景等。研究标题中的语用预设和交际目的之间的关系就是探索新闻标题的语言规律以及背后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语言交际总是在意图的表达—领会—再表达—再领会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轮回中进行的。交际的价值也正是在言者(作者)/听者(读者)角色不但更替的这一周而复始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得以磋商而最终实现的。在语言交际中蕴涵和预设是话语理解的两种主要推理。作为语义关系,研究它们旨在区别二者之间的异同。作为语用现象,重在区别预设和声言(即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的异同。从语言交际的行为来看,句子具有蕴涵,言者具有预设。二者都是未被言者通过话语直接表达的但又在交际过程中得以传递的已知信息。作为语义关系的蕴涵一旦进入语境或与言者相关,便会进入语用范畴,传达一定的语用意义。而作为语义关系的预设,总是把自己和句子的命题联系在一起;作为前提的语用预设总是把自己和言者联系在一起。鉴别蕴涵和预设的方法主要是否定测试法和嵌入测试法。  相似文献   

13.
预设依靠逻辑概念、语义和语境,推断句子或者话语中隐含的信息或命题,使交际双方能正常进行交流。在语言学界,预设分为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和混合型预设。该文运用混合型预设法分析一则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为更好的理解预设话语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交际中,人们的语言应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顺应过程,而语言顺应要受制于元语用意识。追求交际的和谐是一种无标记元语用意识,是多数场合下交际者追求的交际目标。成功的交际者会根据交际语境不断变换语言形式、交际策略及话语内容来达到交际和谐,从而实现交际过程中的语言的和谐顺应。  相似文献   

15.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有时有必要禁止或忌讳人们说某些词语或话语,这就是语言禁忌。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对禁忌语的主要类型、语用特点及其语用失误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总体上看选择疑问句预设的研究是在预设理论的指导下,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对选择疑问句的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及其交际功能进行研究。选择疑问句语义预设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选择疑问句预设的五种常见表现形式和命题选项之间的对立、差异和相容三种语义关系两个方面。选择疑问句语用预设的研究包括交际者、意图、句子和语境四个方面。选择疑问句预设的交际功能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语言表达言简意赅,突出信息焦点,减轻交际者表述负担;二是使会话能够传达言外之意,含蓄委婉。增强说服力;三是从心理上诱导对方。增强话语表达效果.有助于实现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7.
语用预设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燕明 《考试周刊》2008,(48):78-79
话语的产生和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这个过程显然是不够的,而语用学则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角度,因为语用学研究的是交际双方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话语交流。本文从语用学里的语用预设角度入手,通过分析其特点探讨了语用预设在话语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言语交际特别是跨文化言语交际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因而语用差异在所难免。本文着重从交际参与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对语用预设的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化规约的限制等方面探寻形成语用差异的理论归因。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言意义研究的重要条件,预设的存在为语言理解提供了话语背景,预设的调整则在强调预设动态性的同时,颠覆了传统预设理论,推动了有关语言预设研究的发展。文章通过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语言使用双方在相同知识背景下进行交流的语用预设动态性,以体现预设的语用价值。这不仅符合基本的语言结构、交际语境下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个人心理世界的要求,并且帮助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规约的形成,进而达到明确社会交际目的,促进社会沟通的顺利进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失误属于语言形式正确但是达不到圆满的交际效果的语言使用现象。围绕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作者讨论了中国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的几种常见现象。分析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 ,指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归根结底与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关 ,是母语的话语规则向目的语的话语规则迁移 ,从而引起语用失误。所以英语教学应提倡语言与文化并重 ,比较汉、英语言文化行为来减少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