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求异才能创新。求异思维具有多向性、独创新、批判性、跨越性和探索性特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就要从其特征入手,着眼点放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探索数学规律上,发挥学生主动性,探索不同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相似文献   

3.
激发和培养批判性思维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核心。批判性思维是思维中最高级、最核心的能力。培育批判性思维有利于革除小学语文教学弊病,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和谐成长。把握批判性思维,需要避免批判性思维就是否定等认识误区。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须抓住阅读、习作主渠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思维习惯,教师也要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4.
当前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制约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数学思维是联接知识与技能的桥梁.本文从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分析,来思考和寻找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障碍的源由,并提出从思维的求异性、批判性和敏锐性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根据学科特点,应充分利用实验来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是以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探究性思维等为基础的。因此,中学化学教学应尽量通过直观教学——实验,来培养学生在思维上的批判性、发散性与探究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西方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有很大关系。民主和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信息爆炸等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较好的判断、评价、反驳、创新等素质和能力。因此,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我们必须加强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突破常规地思考问题足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曾小玲 《教师》2014,(16):104-10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思维,但是妨碍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是普遍存在于人们思维活动中的"思维定势"。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多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入手。  相似文献   

9.
王春琴 《陕西教育》2009,(1):107-107
求异思维是对传统的超越,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求异思维是多元化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它既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结果,也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更是科学创新、新事物诞生的基础与温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求异思维主要表现在思考方式、思考视角个性化。如何激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并且引导学生从求异思维产生创新?  相似文献   

10.
求异思维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求异思维的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一题多解、变换角度、变换图形、语言叙述变式等训练来引导求异。  相似文献   

11.
教育思想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凡是符合社会反展和教育自身规律的教育思想,就会对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反之,就会起消极甚至阻碍作用。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多样性和层次性、渗透性和稳定性、专业和群众性等特征。教育思想的三种表现形态,即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存在着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在研究教育思想时,既要注意社会生活条件和意识形态对教育思想的影响,又要注意教育思想各种表现形态的特点及 相互 制约、转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机构与思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的管理职能及发展,提出了如何建设好这个部门的工作思路、及开展工作的座右铭和作风,分析了这个部门工作的特殊性及进一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苹果与思想     
路新民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1):F0003-F0003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两人互相交换各自手中的苹果,结果他们得到的还是各人一只苹果,而绝非两只苹果;还是他们两个人,如果两人互相交换各自的思想,结果他们得到的却绝非各人一个思想,而是两个甚至大于两个的思想。智者们常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人际思想交流对个人成长与事业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能离开传统法律文化的土壤。通过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蕴含宝贵的资源。法的现代化过程是法的趋同过程,对传统法律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正确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思想的创造性研究、特别是关于中国思想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方面的研究向来单薄,本文着重分析《远游的思想》以国外思想大师的眼光反观民族的思想智慧的成就,探讨它对开启学科研究新局面的基础性铺垫,具有某种创新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解读总是停留在政治的、社会的、阶级的角度和层面,忽视了其文艺思想中的人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关怀。列举马克思文艺思想中关于“人”的诸多论述,意在还原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人学思想,并试图通过这种人学思想的复归,能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中人文精神的失落起到一定的匡正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孟子终身学习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倡的终身学习理念相贯通之处,探讨学习对人的完善的重要意义及如何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9.
Thoughts     
Thoughts are funny little things That walk across your face. The bad ones come with dragging steps Which leave an ugly trace.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杜威的“从做中学”都是针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弊端提出的教育改良方法,有着相同的哲学与认识论立场,都是深受实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产物,都有改造社会的理想追求。同时,陶行知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知行观的影响,一贯重视知行关系,并且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