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试论“网球肘”的成因、诊断、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球肘”是网球运动中常见的一种伤病。通过研究“网球肘”的成因、诊断、预防与治疗,预防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乐伟 《乒乓世界》2008,(5):143-143
肘部运动损伤分很多种,比如骨折、肌肉韧带的损伤、创伤性的滑膜炎、创伤性骨关节病等等,但是乒乓球运动中肘部损伤主要是“网球肘”、第二位是“滑膜炎”。网球肘是肌肉的末端病改变,滑膜炎是关节囊内部的炎症。在第三期中我们介绍过了“网球肘”的预防方法,这一期队医诊所中,队医张大夫将给我们着重介绍“网球肘”的自我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摆脱伤痛,重返球场──再解“网球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球肘,是前臂肌腱与骨骼因长期经受非规范性运动或过份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急、慢性运动炎症。它最早见诸德国医生H·航格1873年的记载中,当时被称为“作家肘”,后在19世纪末开始以“草地网球肘”和“洗衣女工肘”的名称出现。显而易见,长期以不规范的动作打网球和让前臂做重体力劳动都是导致该症的诱因。正是因为它经常发生在打网球的人群中间,才最终获得了现在“网球肘”这样的一个称呼。现在,尽管有着多种疗法和药物可供选择,但“网球肘”每年还困扰着大量的患者。而在过去,即便是世界顶级的网球选手也不能豁免。像“女金刚…  相似文献   

4.
“网球肘”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肘关节损伤,多发生在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击剑、投掷、体操等项目中。由于它在网球运动中发病率最高,所以大家习惯叫它“网球肘”。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1885年网球运动传入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之而来的职业病“网球肘”也流传百余年。有人统计过,近百分之百的网球运动员得过“网球肘”,近百分之五十的人终生不愈,“网球肘”竟成为医疗上的典型病例。对这种病的研究与防治不力直接影响到网球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挥。另外,有关“网球肘”及击球点——“甜点”的研究不够深入,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恐怕这也是影响提高网球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通过对网球拍力学特征的研究,找出确定“甜点”位置的方法。使用“甜  相似文献   

6.
前言:“网球肘”学名为“肱骨外上髁炎”,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像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持相对抗项目.经常要反复伸屈腕关节,尤其是常做用力伸腕而同时又需要前臂旋内、旋外的动作,同时,“网球肘”的形成还有其他许多因素。例如日常不常运动的肌肉在打网球时使用过度.经常大力击球使肘关节内旋外展过度,拍弦的磅数不当等等。本文就网球肘的成因、诊断、预防与治疗进行了一些调研、探讨。一、网球肘原因的90%是由打反手击球造成的对网球肘的研究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有300多名水平不等的男女老少参加了问卷调查,结果令…  相似文献   

7.
网球肘是网球运动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肘外侧有局限性压痛点,严重时可引起前臂的放射性疼痛。临床上一般用Mills实验来诊断网球肘。对网球肘的治疗临床上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方法。近年来以物理疗法、针灸推拿、运动疗法等非手术疗法治疗网球肘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两种及以上的非手术疗法的综合运用,给网球肘的康复开辟了新的思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网球肘”(Tennis Elbow是传统沿用的习惯名称,其医学名词应叫做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Humeral Epicondylitis)。顾名思义,本病多见网球运动员,但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球及击剑运动员中也时有发生,即使一些投掷项目的运动员,由于技术要领不当也可造成此种损伤。 据记载,“网球肘”一词最早出现于1973年,那时在英国的威尔士一带草坪网球运动  相似文献   

9.
网球肘是常见的肘关节疾病,网球肘患者从事网球、羽毛球运动居多,家庭主妇、打字员等长期使用肘部活动者也易患此病。网球肘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效率,对社会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网球肘的发病机制、症状和目前的治疗方案进行了综述,以科学地认识、预防、治疗网球肘。  相似文献   

10.
对网球肘的正确认识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网球肘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运动损伤,是在网球运动中,因挥拍击球造成的肘部关节的损伤疼痛。二、网球肘的症状网球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前臂肌肉的两端之间产生红肿和疼痛,尤其是靠近肘部外侧和内侧肌腱上端  相似文献   

11.
试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联互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社区体育尚有很大的展开余地,学校体育改革存在很多问题。社区体育在体育认知、体育方法、体育场所、体育人口测试等方面需要来自学校体育的助力。学校体育需要在社区体育的镜面中对自身功能、技术学练、场所利用、赛事管理等方面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学者围绕体育的概念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的中英文词源、体育的性质和范围等方面对以往的定义进行梳理和评析,提出体育的二重性概念:体育是游戏性的身体活动,但体育还是一种社会制序。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的性质也发生着变化。特别针对消费社会形态中的体育进行剖析,描述了体育现象、体育主体、体育行为在消费社会形态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竞技体育伦理的理论界定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的探讨,旨在更好地认识竞技体育伦理内涵。研究对竞技体育伦理中的"竞技体育"的多重含义、伦理与道德的涵义和关系、竞技体育伦理的内涵和竞技体育伦理的划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竞技体育伦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竞技体育伦理与竞技体育文化及组织文化和竞技体育伦理与非智力因素等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基于动机理论和体育消费的特点,建立了体育消费认知决策的概念模型。采用对大学生调查获得的数据,通过LISREL8.53的结构方程模型法对概念模型进行检验和修订。结果表明,体育动机、感知到体育效果和经济基础是影响体育活动参与者体育消费意识的3个关键因素;体育活动通过影响体育效果和体育消费意识2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个体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动机不仅起着激发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的作用,而且,起到了调节体育效果感知的作用;个人经济基础对体育活动中的消费行为起着支持作用,使体育人群的消费意愿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以文献综述和逻辑推理为主要研究方法,把游戏、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结果有:游戏的本质是自由,它标准化之后的形态--体育的本质也是如此;游戏是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根源,而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脱离体育的源头和它所依存的文化内涵而解读体育,从而想当然地阐述民族传统体育,是不科学的;必须从人类学的视野来重新思考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不同地区群众体育需求程度和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十几个省市的34个社会阶层人口进行的群众体育需求程度和现状的调查,获得了三大地区人口体育锻炼次数和时间、体育需求程度和健康态度、参加锻炼项目、体育组织化水平和体育指导程度、体育目的、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支出和接受体育宣传程度7个方面的有关数据,并进一步作了比较研究,分析、归纳出三个地区群众体育的不同特点及发展趋势,为确定我国今后群众体育发展的特点和目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思考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关系。研究发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起巩固和加强作用,是学校体育的延续,二者可在终身体育体系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姜世波 《体育科研》2014,(6):29-32,37
从体育法的称谓、体育法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体育立法与体育司法、体育立法的管理视角与治理视角、体育国家法与国际体育法、体育法研究的理论面向和实践面向、体育界的体育法与法学界的体育法等几对范畴的审视提出了应把体育法的特殊性、体育司法、治理视角的体育立法、跨国体育法和体育法基本理论作为我国未来体育法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权利概念认识:困境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权利主体多元说抹杀了体育权利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体育权利社会经济基础说忽视了体育运动的独立发展原则,体育权利利益说混淆了体育权利与体育利益、体育权利与其他权利的区别,体育权利法定说窄化了体育权利的范围.研究给出了体育权利新的定义,即广义的体育权利包括所有在体育运动中产生或与体育运动相联系的权利.狭义的体育权利是指社会认可或法律承认的,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参加体育竞赛、接受体育教育、享受体育生活的资格和可能性.根据这一定义,体育权利的构成因素包括:主体因素是人,客观因素是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教育和体育生活等活动和过程,内容因素是资格和可能性,形式因素是社会认可和法律规定;体育权利的存在方式包括:自主处分身体的权利、参赛权和竞赛权、合理的场地使用权、紧急救助权、规则保护权和体育自治权.  相似文献   

20.
论“原始体育形态”——体育考古学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原始体育形态,是以人类的原始运动生存为存在前提的。体育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通过丰富的史前文物资料的分析,在相当的程度上把人类原始运动生存物化形态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基本线索提供出来了。可以说,在“原始体育形态”的考察过程中,体育考古学的介入与具体应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原始时代体育文化的初步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并为进一步印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原始人类体育形态的基本景观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