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与图形是初中数学的三大板块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对点、线、面、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等的认识,包括图形的轴对  相似文献   

2.
空间与图形是初中数学的三大板块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对点、线、面、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等的认识,包括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图形的相似等图形与变换问题,还有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内容。本部分内容在中考中约占40%左右,主要以探索题、开放题、动手操作题、图形设计题、阅读理解题、实际应用题等创新性题型出现,有时也与方程、不等式、函数结合,旨在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重在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新教材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领悟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其具体的操作方式包括折纸、剪纸、拼图等.而这些操作方式,通常隐含着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分割和方程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一切都在2005年各地的中考题中展露无遗,下面选取其中6例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4.
晋萍 《山东教育》2005,(19):74-75
本册教材的内容共包括九个单元,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①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②空间与图形;③统计;④数学广角;⑤实践活动。重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和空间与图形。本教材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学理科》2004,(11):87-89,104
本讲主要内容包括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要求能熟练地作出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会分析复杂图形的形成过程,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轴对称及其组合在现实中的应用,并能进行图案设计.  相似文献   

6.
1.研究对象的变化。平面几何所研究的对象,与以前所学的内容大相径庭。过去所学的内容不外乎数与式的计算,即使小学高年级接触了一些图形知识,也只停留在代公式做数字计算上。平面几何所学习的内容是需要经抽象提炼后才能认识到的“点”、“线”、“面”,要学习和探讨它们之间的位置及大小关系,形成一定的图形概念,而且对这些对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第一节 图形的认识 【最新中考动向分析】 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维图形、视图与投影:点、线、面、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平行与垂直、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勾股定理、四边形性质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同.它是在学生对生活巾的物体的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新课程增加了丰富的图形世界、视图与投影等与生活联系密切的题目.中考中对这部分的内容尤其偏爱。因此,  相似文献   

8.
【选题意图】点、线、面、角这部分内容是研究图形的基础,往往结合其它图形问题来考查。相交线与平行线这部分内容常常融合在大题中,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依然是考查的重点。预测2008年数学中考在考查方式、方法上还将出现开放题、动手操作题、图形设计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实际应用题等题型,  相似文献   

9.
高世贞 《中学理科》2004,(11):84-86,104
本讲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及构成立体图形的点、线、面的一些性质;会对常见几何体进行不同的分类;了解物体的三种视图;从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陈德前 《初中生》2011,(18):30-33
在初中数学中,涉及的图形变换主要有平移、旋转、对称、相似(包括位似)、视图与投影等内容.这些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课本的主体内容框架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其中“空间与图形”部分就是常说的几何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空间与图形”仅仅涉及了简单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认识问题。而在七年级《数学》(下册)中,才接触到了真正平面几何的内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本着重就七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三部分几何内容,从概念、重点、难点、考点、典型题目和问题的分析与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龚银东  汪国刚 《初中生》2015,(15):30-33
图形与变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它包括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图形平移、图形旋转、相似三角形、位似等内容.现以2014年的中考题为例,把主要考点归纳如下,供你复习时参考. 考点1 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 例1(2014年济南卷)下列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分析了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使用优势,随后文章提出了促进微课有效融入于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有效措施,包括创建教学情境、促进自主操作、简化抽象内容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课前思考: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和量感为核心。图形的认识主要对应空间观念的培养,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观察、比较、综合、抽象、分析等活动认识客观事物。通过对比不同版本教材可以发现,图形的认识内容具有整体性,虽然编排方式略有不同,但知识序是一致的,都是先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而认识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然后在基本要素的引领下再次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剖析图形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15.
第一节图形的认识【最新中考动向分析】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点、线、面、直线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四边形及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顺应几何推理要求发生的变化,将以往的“几何”拓广到“空间与图形”,增加了图形与变换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从静态的图形转向动态的变化,图形与变换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以及图形的相似变换。  相似文献   

17.
刘沣 《青海教育》2013,(6):40-40
“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小学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等。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语言区域狭窄,表达不够清晰,数学思维尚在启蒙阶段。数学教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一、“图意表述”的语言训练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为了适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有许多内容是用图形(包括动物图、韦恩图、图形应用题等)表示的,在教学中让学生说出图意,是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最好途径。例如,教师要促使学生看图,可以这样引导:“苹果的个数比梨的个数少YU3”,“梨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3”,“苹果的个数与梨的个数相差3”,“白兔的只数与黑兔…  相似文献   

19.
付红梅  赵梅 《湖南教育》2006,(10):37-38
在第一学段(1年级-3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历了直观认识和了解简单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了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获得了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经验。在第二学段(4年级~6年级)中,学生要更进一步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编排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学生学习之后,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圆中有关的点、线、角及其他图形位置关系复杂,命题者存命题时容易设置“陷阱”:而存解中考题时,有些考生往往因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够全面,忽视某个条件(包括隐含条件)、某种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