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磨练,老教师们一般都拥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方面的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开始表现出“不作为”或职业热情缺失。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老教师的职业情感呢?笔者认为,要有效地激发和调动起老教师的职业热情,学校管理者需要不断尝试和坚持教师管理的“六字处方”。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的情绪体验。许多老教师在年轻时,意气风发、激情饱满、热情高涨,可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自身年龄的增长,他们身上的激情和活力逐渐消退,工作价值淡漠,奋斗目标模糊,职业情感倦怠,变得安于现状、与世无  相似文献   

3.
张丛英 《宁夏教育》2007,(7):142-143
近几年.宁夏南部山区教师队伍中充实进来的年轻教师人数较少。我们兴仁中学104名教师中,平均年龄47.8岁.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其中出现了一些老教师职业心理早衰现象。我们应及早注意老教师职业心理早衰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到控制老教师职业心理早衰的办法,让老教师能更长时间地在教学第一线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 从校长到教师,从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的社会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了很大的职业压力,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他们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动不动就会对学生大发脾气,不能很充分地备课,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丧失,情感变得疏离和冷漠,与同事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大隔阂.  相似文献   

5.
孙善慈 《教师》2011,(13):123-123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常听到许多即将退休的老教师闲谈时说:教师这个活是一个良心活啊!教了一辈子书,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知足了。那份淡然,那份坦然,让我沉思:老教师们的话虽很朴素,却道出了最简单而最至诚的道理。他们没有像一些人给教师加上一些虚无的桂冠,却以自己一生的职业实践道出教育的根本,用自己的“心”打造了自己一方亮丽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学校管理作为维系学校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不可少手段,其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管人心,情感管理是管好人心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校领导通过与教师之间诚恳真挚的沟通和赏识,使彼此亲之近之,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凝聚力,从而使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7.
据观察,在一些学校,老教师们呈现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究其原因,他们大多已退居二线,不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成了闲人。长此以往便消磨了意志。因此,让老教师有所为,是重新点燃老教师职业情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老教师为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老教师职业情感的持续发展、完善,对于学校及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对于老教师职业情感的激发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学校要给老教师以归属感,培养老教师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推  相似文献   

9.
王瑞前 《教书育人》2011,(14):48-49
阻碍老教师成长的原因1.把教师的岗位仅当作是谋生的手段。我校大部分老教师及其配偶生活在农村,也就是我们俗语中的"一头沉"。并且老教师要担任社会的角色很多,既是教师,还是农民等。他们需面对的现实问题太多,过多的社会角色使教师会逐渐放弃自己远大的理想,许多人只是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职业,上班、下班,备课、上课、看作业,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平平淡淡,终此一生。  相似文献   

10.
李钰  曾雪 《今日教育》2010,(2):16-18
新教师: 初入职场时,我认为工作中最难的就是组织好数学活动。在逐渐深入了解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后,我发现其中还有一个难攻破的问题——家园沟通。在担任一年托班教师后,我更是深感家长工作的重要性。看着老教师们在和家长看似不经意的谈笑间就交流了彼此的想法:看着家长对老教师信赖的眼神;看着老教师那么顺畅、那么得心应手地开展家长工作,我好羡慕。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达到那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屐性因素,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教师要干好教师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不会努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事业心,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张长芳 《考试周刊》2012,(47):98-99
教师的职业情感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的强大力量,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热爱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和关心学生,而且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情感素质,从而优化师生关系,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屐性因素,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教师要干好教师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不会努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事业心,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朱茜 《文教资料》2010,(24):105-106
职业情感是职业自豪与职业满足感的前提,是人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重要心理基础。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情感,真正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被人欣赏、尊重、关爱的温暖和幸福,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师培训应注重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情感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性源泉,也是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培训应注重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使教师正确认识其职业特性和意义,认识到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与职业生涯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会调控消极情感,享受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享受学生成长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对苏南地区初中教师的职业情感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揭示出了该地区初中教师职业态度积极:情绪稳定、工作认真负责等特征。同时,也指出了该地区初中男、女教师在职业情感方面有较大差异、教师培养中不注重职业情感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寄宿制学校教师心理倦怠及其干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现状述评 "倦怠"(burnout)一词原指枯竭、耗尽.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job burnout),它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概念,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的加剧,而最终导致的在情绪、情感与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心理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心理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相似文献   

18.
教师幸福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精神态势。双重、发展的教师伦理是其内在的规定性:而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亲身性和不可分配性又是其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9.
周建国 《山东教育》2009,(1):126-126
当下的教师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然而笔者发现.在诸多类别和级别的培训中,老教师一直徘徊在培训活动的“门外”,成为“培训看客”。一方面,一些学校因面临优秀教师短缺难题而苦苦寻觅年轻名师;另一方面,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却不受重用,无法获得培训机会。这种现象让人心生疑惑。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事业感、师爱感、责任感与成就感是教师职业情感的基本内容。它要求教师具有情感的积极性、丰富性、稳定性、深刻性与感染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发展,构建和谐关系,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职业情感通过感觉、认知、体验、反应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而生成,通过声音表情、面部表情与体态表情予以体现。教师职业情感的培育既需要教师强化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情趣,加强自我修养,也需要学校与社会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给予教师情感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