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农产品网货品牌培育节俭式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国 《科研管理》2019,40(6):234-242
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但发端于网购、成长于网购的特色农产品网货品牌还较少受到学者关注。本文采用双案例研究方法,首先提出了整合品牌定位理论、品牌叙事理论和电商运营理论的农产品网货品牌培育节俭式创新理论框架,然后利用研究假设对“夔山里二娃子”和“小七陈卤”两个来自草根创业的农产品网货品牌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嵌入为农产品网货品牌节俭式创新创造了机遇,精准定位帮助农产品网货品牌占领消费者心智,品牌故事是农产品网货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体验口碑是农产品网货品牌持续成长的动力。本文的结论丰富了网货品牌培育机理的理论认识,对于区域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农产品电商草根创业者如何建立“大品牌”实践路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创新能力是关键要素。基于科学性、可得性与全面性原则,通过建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制造业29个细分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基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得分情况,对29个细分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创新投入与国际水平相比较低;在创新投入、创新研发与创新产出这三个因素中,创新研发能力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最主要因素;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创新能力最强、创新效率最高的产业,这与产业的开放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论,按照投入、处理、产出和环境的关系逻辑构建包含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实施能力和科技创新产出能力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珠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差法、TOPSIS法和TOPDIS法构建组合模型,运用珠三角9市2018年和2019年有关数据平均值对各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改进路径。研究发现:珠三角各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广州科技创新环境最好,深圳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实施能力和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排名均为第一;各城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中,广州和深圳分别要考虑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本科院校重点学科数,佛山、珠海等其他地市均要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额为首要考虑因素。基于实证结果,从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投入保障和差异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促进珠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会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企业的投入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因此本文从速度特征的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问题,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从三个维度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静态评价,进而从速度特征的视角,基于时间维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出其三个维度的变化速度状态以及变化速度趋势,并以我国31个省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由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等共同决定,各方面的动态变化都将引起总体创新能力的变动,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尚有不足之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连续性、动态性,从区域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潜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30省市2001—2010年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明确我国各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横向来看,中国30省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纵向上看,各省市创新能力增长趋势不尽理想,主要表现为:虽然各省市创新投入增长趋势明显,但创新产出增长能力波动较大,且创新潜力增长速度缓慢。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促进我国各省市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长期以来,无论国际亦或国内都很重视对创新能力的研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创新能力指数均显示我国创新能力逐年提升,但具体到我国各地区企业的创新研究却相对较少。通过使用SPSS因子分析对我国31省、市及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益进行研究,取得各地区企业创新能力排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最好的地区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京津冀区域所在的华北地区及东北地区企业创新实力相对较弱;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企业创新实力提升明显;西北地区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益最差。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各地区加强企业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利用熵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1-2011年新疆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新疆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创新环境水平波动性强、总体水平低,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低,创新成效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略有提高。最后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廉水  张芊芊  王常凯 《科研管理》2015,36(10):169-176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创新经费投入对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创新人员投入虽然数量众多,但抑制了制造业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但促进了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的增加;产权结构对制造业科技创新有着显著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在创新上有更高的积极性;政府支持促进了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了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马澜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6):10-13
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产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受创新投入要素的制约。对此,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及其3个子产业2004—2009年度创新投入与产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力,从而查找问题,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德茗  谢葆生 《科研管理》2014,35(10):136-143
本文基于200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理工农医类高校RD投入、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模型结果表明,高校RD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均起到促进作用,且在地理空间、技术空间上存在溢出效应;技术邻居对本区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均产生正效应;但地理空间溢出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两方面产生相反作用,地理邻居RD投入促进本区域的专利创新,而因为新产品市场竞争的存在将对本区域的新产品创新产生负面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洋  张展生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97-100,106
家电产业是佛山市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其创新能力已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探讨佛山市家电产业的总体规模、龙头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并与国内外著名的家电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佛山市家电产业总体创新能力比较雄厚,但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相对于国内外的家电巨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提出佛山家电产业下一步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国内外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概况和趋势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活动、科技产出、科技产业四个要素分析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科技发展现状及差距,提出提高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科技竞争力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新能力在本土品牌厂商“换道超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北汽和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功案例,从创新能力视角探讨本土品牌厂商的“换道超车”问题。研究发现,本土品牌厂商借助创新能力实现“换道超车”需要经历市场进入、技术突破、全面超越等不同阶段,研究还发现,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协同能力是构成本土品牌厂商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从专利、品牌两维度分析珠海创新现状,发现珠海专利申请总量少,但专利申请结构合理;珠海创新行为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制冷、打印耗材等领域少数大型企业,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缺乏创新;珠海知名品牌少,创新市场化能力低。借鉴生态学的思想,引入创新生态系统概念,并构建以创新文化为支撑的模型,分析珠海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给出提升珠海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凤  霍国庆 《科研管理》2007,28(2):35-42
提高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开展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评价,可以为提高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提供政策依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创新绩效模型包括:创新产出、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包括人均创新产出和单位经费创新产出)的概念模型。测度方法包括:创新产出、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测度方法。本文对19个国家科研机构过去9年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统计分析,发现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存在“单位经费创新产出的递减效应”;当人均科研经费投入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单位经费创新产出”将会出现递减。同时,本文分析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6-2014年科技活动相关数据,构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绘制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因果关系图,仿真模拟分析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企业R D经费投入和R D人员投入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应制定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加企业R D投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等针对性措施,以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入分析现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基于创新主体从投入产出和规模水平角度出发构建浙江省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测算2010—2016年浙江省创新能力指数情况。结果表明,浙江省综合创新能力指数逐年递增,2012年和2016年增幅明显;院所创新能力得分略高于创新环境和企业,而高校创新较为波动,增长缓慢;创新规模增长快于创新水平,创新投入增长快于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创造性地运用可拓综合评价法,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发展潜力与环境支持能力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熵值修正G1法对各级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对2011—201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6年间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波动较大。具体而言,投入能力、产出能力逐步提升;发展潜力有所波动,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发展环境逐年优化,为持续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实证结果表明,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并未得到很大的提升,为改善此现状,本文进一步分析其优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加大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等策略,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鄂豫两省农产品品牌发展影响较大的品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找出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差距,进而从龙头企业培育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和科技创新提升品牌等三个角度对湖北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企业品牌建设存在密切的联系。介绍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点;分析了产业集群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关系,认为产业集群能提升企业品牌,而企业品牌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根据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