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月  魏勇刚 《幼儿教育》2014,(Z3):49-53
本研究对63名40~62个月的儿童进行数量加工和执行功能测试,发现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的三种成分,即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均与儿童的数量加工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抑制控制对数量加工具有显著的预测效果;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对数量加工具有显著的联合预测效果;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对数量加工没有独立的显著预测效果,认知灵活性与其他两种执行功能成分间的交互作用对数量加工也没有显著的预测效果。研究者据此提出,教师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促进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和数量加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196名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测验法考察其执行功能的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三个核心成分与数、量、形、空间及时间5个方面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5~6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水平与其数学概念水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抑制控制与数、量、形、空间、时间概念都存在正相关;工作记忆与数、空间概念存在正相关;认知灵活性与数、量、空间、时间存在正相关;工作记忆与各数学概念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不同于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可能与问题情境和形式有关。教师及家长应重视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培养,关注执行功能水平低的儿童,积极开发能够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3.
重复刻板行为作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研究发现,执行功能的核心子成分抑制控制能力、认知灵活性水平和工作记忆容量对重复刻板行为有显著影响。在现阶段,执行功能对重复刻板行为影响的研究大多仍集中在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两方面,缺少工作记忆对重复刻板行为影响的研究,且执行功能的研究范式也存在争议。未来还需加强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对重复刻板行为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选取匹配言语智力的孤独症儿童21名、智力迟滞儿童18名和典型发展儿童20名,考察他们对指向客体与指向自我及他人假装动作的理解,探讨假装理解的相关因素。要求儿童对实验者演示的3种动作(功能游戏、替代假装和想象假装)进行解释,并完成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任务。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假装游戏的理解存在缺陷,儿童对指向自我的动作理解不能自发迁移至对指向他人的动作理解中,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假装理解。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自编的两个测验故事为测量工具,考察了同是9岁的3名不同类型儿童(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水平及异同。结果表明:这三名儿童都能对自我和他人行为进行预期,但他们都没能通过错误信念测试。其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朱某很难理解自我和他人愿望,他和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王某又在理解他人消极性情绪上存在缺陷。相比较而言,正常儿童的心理推测能力最好,其次是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再次是轻度智力障碍儿童。  相似文献   

6.
儿童数学认知障碍涉及多项认知成分和心理过程的作用机制,也涉及非认知因素的影响.执行功能是对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各种操作过程.执行功能可以从认知神经机制、工作记忆机制、抑制控制机制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对儿童数学认知障碍进行预测和解释.  相似文献   

7.
儿童数学认知障碍不仅涉及到多项认知成分和心理过程的作用机制,还涉及到诸如前额叶皮层等认知神经机制。执行功能是对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各种操作过程,与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执行功能可以从认知神经机制、工作记忆机制、抑制控制机制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对儿童数学认知障碍进行预测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武汉市某幼儿园56名3~5岁幼儿为被试,探讨了分享行为与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的分享行为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儿童对偶得物品的分享行为与年龄、所有权认知和错误信念理解、愿望理解存在显著正相关.控制年龄因素后,分享行为与所有权认知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所有权认知可以显著预测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北京地区某培智学校39名7-15岁的一般性智力障碍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助人、合作、分享、对他人痛苦的反应四种亲社会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助人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一般性智力障碍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的分享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一般性智力障碍儿童;三类儿童的合作行为以及对他人痛苦的反应均处于很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选取合肥市某校13-14岁智力超常儿童、智力良好儿童和一般智力儿童共107名,采用Corsi组块任务和延迟反应任务考察不同智力水平儿童的工作记忆精确度及广度,从而揭示智力超常儿童的工作记忆特点。结果显示:(1)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良好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优于一般智力儿童;(2)智力超常儿童的工作记忆精确度显著优于另两组儿童,并且抑制无关刺激干扰的能力也要显著优于另两组儿童。该结果揭示智力超常儿童工作记忆的精确度与广度均具有优越性,且精确度上体现的优越性更为突出、稳定。  相似文献   

11.
周路平  欧倩芝 《教师》2023,(8):84-86
执行功能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心理过程,其水平高低对人的计划、决策和自我觉察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为深入了解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数字认知中执行功能的发展状况,寻求儿童执行功能水平提升的途径与方法,文章作者以长沙市某普通小学的21名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和20名正常儿童为对象,以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数字为刺激材料,对儿童在数字奇偶判断任务中的执行功能水平进行考察,发现不论是反应速度还是反应的正确性,正常儿童的成绩均明显好于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反映出执行功能存在的问题已直接影响这些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文章指出开展与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相关的活动训练,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执行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说谎研究已经广泛应用于犯罪、刑事案件中,对罪犯审讯,法庭审理帮助也颇深。目前,已有很多成人测谎的研究。但为了更深入地认识说谎的机制.就要研究说谎的最初产生过程.即儿童的说谎行为。执行功能是儿童认知功能的一部分.已有文献表明执行功能跟说谎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国外已有关于儿童说谎行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数量还较少.国内目前还没有此类文章.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儿童说谎行为与执行功能的实验研究.以便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信号停止任务范式,考察不同声音唤醒水平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和普通儿童反应抑制功能的表现,探讨唤醒水平和行为抑制功能之间的关系,以验证行为 抑制模型和认知能量模型.研究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15名,普通儿童15名,匹配 年龄、年级、性别和智力水平.结果表明:(1)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反应错误率和抑 制失败率显著高于普通儿童;(2)中、高唤醒水平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正确反应的 被试内变异性降低,与普通儿童的表现相当;(3)唤醒水平对两类儿童的抑制失败率没有影 响.唤醒水平没有提高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抑制功能,但促进了其一般反应认 知功能,说明能量库缺损并不是比抑制功能更为核心的缺损.  相似文献   

14.
庄文婷  刘昌仁 《考试周刊》2013,(53):163-164
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是当今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两个重要主题。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内部机制的认识,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一些发展性障碍的机制,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本文详细探讨了执行功能的三个维度: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分别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具体联系,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提供探讨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关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自尊状况,本研究对实验方法——Go/No-go联想任务进行改良以探究其内隐自尊水平,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测量其外显自尊,并以普通儿童的表现为对照。结果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内隐自尊效应,即他们的认知图式中存在积极的内隐自我态度,然而其内隐自尊水平低于正常儿童;在外显自尊上,智力障碍儿童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没有发现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在内隐和外显自尊上的相关性。这表明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低水平的认知能力和所处环境对自尊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教育者应及时给予关注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有关儿童说谎行为研究文献的梳理,研究者概括介绍了有关儿童说谎行为的定义、儿童对说谎的认知、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年龄和发生概率、儿童说谎行为与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以及儿童谎言的分类和儿童说谎的动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现有研究在方法上的不足,从而建议可在社会学视野下进一步考察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当前儿童的社会和道德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自主性的研究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家庭行为文化与4岁儿童自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自我控制以及自主性总体呈显著正相关;情感连结和行动氛围与儿童自我主张之间相关显著;心理氛围与儿童的自我控制及自主性总体之间相关显著;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与儿童自主性总体及其各维度之间未发现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8.
"心理理论"(Theory-of-mind)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够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心理理论"及相关研究的范式以组织实施儿童的游戏活动对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游戏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心理理论”(Theory-of-mind)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够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心理理论”及相关研究的范式以组织实施儿童的游戏活动对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外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与规则使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闭症儿童在心理及行为上都表现出一些障碍 ,该文介绍了国外对这些个体的心理理论 (ToM)和执行功能的一些研究。ToM特殊缺失理论基于领域特殊性观点 ,认为自闭症儿童的特征性障碍是由ToM的特殊受损引起 ,认知复杂及控制理论 (CCC)则从领域一般性出发 ,提出自闭症儿童在ToM任务中的低成绩与使用高级规则把两个冲突观点整合进同一个规则系统时存在的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