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教学过程的认识是教师进行教学构思和设计理性依据。文章认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我们能够发现教学不同的意义显现。具体而言,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教学过程就是认识过程;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教学过程就是教育过程;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教学过程就是生活过程。  相似文献   

2.
孟现志 《河南教育》2007,(11):34-35
高校每学期末的学生评教活动是一个学期的结束,如果站在远处来看,这项活动更像一个学期的开始。是一个结束,还是一个开始,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同的意义:一种向后,一种向前。学生评教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所以,很多高校把这项工作看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学生评教活动更重要的意义是向前的,或者说,学生评教活动本来就是促进教育质量向前发展的一种措施。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指向多元目标的、学生自己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活动。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认知结构,采用新颖的、深得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法。站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角度,本人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表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核心。创造性教学原则 ,是创造性教学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 ,是指导创造性教学的基本准则。本文主要谈谈生物学创造教学中的求异求优原则及其实施。一、求异求优原则的涵义创造的本质是求新。“异”就是新的、不同的、特别的。“优”则是相比最佳的。因此 ,求异求优原则的涵义是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启发和培养学生多向思想的意识和习惯 ;要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88):66-67
当前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其中主要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作者就换位思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以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到新的知识领域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去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双边交互的动态过程, 良好的教学是教师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一切积极因素,并通过学生对教学活动积极参与的心理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来实现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则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是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7.
孟祥军 《考试周刊》2012,(38):24-24
提高课堂效率是教育界永恒的话题。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十分关键。本文站在教师的角度,从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关注学生思维与能力及引导调控课堂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84):85-86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组成体系中,应用题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首先站在应试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应用题在数学考试中占据着较高的分值以及较大的题目容量,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形成直接的影响;其次,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应用题的复杂程度以及综合性比较强,对于学生思维素养的形成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均能够形成训练。对此在教学中,教师们就必须要注重应用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应用题的审题技巧展开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赖敏贤 《教师》2013,(12):35
一、问题的提出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科内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教学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  相似文献   

11.
教态,就是课堂教学体态言语,指执教者在课堂上通过手势、姿态、表情、服饰等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视线中,反过来有影响到学生的接受效果。而见面课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教学活动过程.意味着教师比平时更多的受到学生的特别注意。因而,见面课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教态端正。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理论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认识的实践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客体的承担者,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这也正是新形势下主体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装结构造型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条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杨晓琼 《中国教师》2009,(Z1):149-150
<正>按照现代主体性教学思想,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基本途径,是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自我学习的主体,他们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两端,相互建立起交互作用的共同体,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通过直接交往所建立起来的交互主体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师与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交际.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教师的教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际影响具有相互反馈的双向交际作用.实质上,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5.
陈宗远 《成才之路》2009,(15):15-16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是学生对知识的加工水平。营造不同的教学环境,会出现不同的学习结果。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学生对知识采取了不同的加工方法。教师的一切努力,必须经过学生的大脑,以学生的“学”为中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学”的质量,教师只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变,教学内容与方法也在不断求变,变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规律其实就是一个字变,这是一个千古不移的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刘晚麟 《湖南教育》2002,(18):52-52
CAI改革了课堂教学结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传统语文教学活动显得单一、呆板,而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可给课堂教学创造立体感。多媒体集声、光、色、形于一体的功能,可以把单一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动人的故事情节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还可实现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传统教学活动更多的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考虑,很少注重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  相似文献   

18.
佘佩圆 《职教论坛》2003,(22):39-39
自主学习就是主动、独立的学习,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角色让位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从“学”而非“教”的角度设计具有层次性、拓展性、多元化的开放式教学活动。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既是教学媒体又是教学内容,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创设和谐并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独立获取知识。一、多元化授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每个人智力表现不同,不同智力类型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偏爱。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用多元理论来启动一个学习过程,使学习过程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丰富多彩。多元化授课包括:…  相似文献   

19.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瑞霞 《考试周刊》2011,(73):232-232
有效教学就是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有效激励的教学活动。教师是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学习的向导,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出相关实例,提供信息资源,运用认知工具、合作工具、社会情景工具,通过交互学习和群体学习,使学生主动探究,获得完善的认知结构。学生通过教师的授课,能够有收获,有成就感,最终对该课程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