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继宇 《考试周刊》2013,(31):21-2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父母、自然、社会和祖国的感恩之心,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品德教育应首推感恩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是指“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作为教育者,不能只停留在讲空洞的大道理上,而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4.
学校品德教育应首推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指“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王艳 《考试周刊》2014,(65):165-165
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良知之本,也是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一些学生缺乏感恩父母的意识,加强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学会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做有德行的,人格健全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6.
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各级学校的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有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使其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不但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旨在由内而外挖掘大学生内心对父母、朋友、师长、社会的感激之情.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应用于感恩教育的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并成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感恩情感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师长,更要学会感恩周围一切,这也是一种极高的精神素养体现。目前故事教学已成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在故事教学中渗透感恩情感的教育?本文主要对故事教学的概念及教学方式进行简要阐述,并对如何在故事教学中渗透感恩情感教育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丁志萍 《考试周刊》2011,(41):153-154
"感恩"是一种回报。"孝"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出感恩意识,规范着人们的德行和评判标准。在中学教育中结合以"孝"等为主的道德资源开展感恩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还是人的一种内需与品德。社会忘恩故事的流传,学校"忘恩"情绪的潜伏,学生感恩的缺失,无一不让人深思。学校德育要真正落于实效,应当重视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2.
正有位学者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学习中知恩,在实践中感恩,给了学生展示爱的平台,让留守儿童在感恩的盛宴中汲取营养,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使他们在生活的磨练中,学会适应,学会改变,学着以自己的力量振奋自己的精神,增强自己的斗志,活出一个感恩的、自豪的、快乐的自我!孩子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感恩教育是促使感恩意识形成的教育活动。其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孝、忠、信"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昭示的就是要通过"孝"、"忠"、"信"来感谢报答父母、朋友、社会和国家之恩的感恩思想。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想背景的冲击下,更应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重视感恩的认知教育、加强感恩的情感教育,强化感恩的践行教育,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相似文献   

15.
<正>1.情感投入策略。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情感教育。所以,我们要十分注重情感的投入,才能取得好的成效,靠简单的说教是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父母、师长平时要关注孩子的需要,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关心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院校中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责任。在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行发掘感恩意识,培育感恩观念,锻造感恩能力,创新感恩行为的"四层次递进"感恩教育路径,是创新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49,自引:0,他引:149  
陶志琼 《教育科学》2004,20(4):9-12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和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品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马加爵事件中由感恩心缺乏引起的害人害己悲剧入手,进而对感恩教育的价值、内容、方法与手段及其实施感恩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生学会知恩的同时,也学会对周围人的关照与帮助表示感激与谢意,并把这种道德情感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与习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现在,这种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大勇  张波 《文教资料》2006,(23):11-12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和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品味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由于诸多原因,不少大学生还缺乏感恩之心。加强感恩教育,既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需要掌握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教学是一门灵动而富有情感的教学艺术。借助文本给学生传递的正能量,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更能提升其品德修养。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育是培养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效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各种渗透式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开展感恩教育。一、感恩教育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体现,它是一种道德风尚的指引、一种唤醒人性回归的品德教育。面临着多元化价值观、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冷漠的冲击,高中生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他们只知索取,不懂奉献,只知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