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十二册总复习中《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练习课。上一节课学生已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解决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十二册总复习中《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练习课。上一节课学生已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解决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任务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平面图形集中整理复习,让学生掌握各种平面图形及其性质,以及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掌握各种图形的直观形象,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比较、分类、抽象、概括能力,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学生情况学生对小学阶段的平面图形还是比较熟悉,即使不复习,他们也能够说出点“道道”来,但学生对  相似文献   

4.
近日参加一次小学毕业班教学研讨活动,主办方展示了一节毕业总复习课《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苏教版),主要复习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等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教师课前先让学生自主复习,课上呈现相同内容的不同整理,展示了不同的复习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通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P12 8)是一节整理与复习课 ,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各种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作出整理 ,较好地把握相关知识并能正确地回忆相关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从而运用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笔者到一所学校恰好听了这一节课 ,该教师是从三个方面来设计这一课的。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防盗门示意图 ,发给学生人手一张 (如图 ) ,并说明防盗门的结构 ,提出问题 :(单位 :分米 )(…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P128)是一节整理与复习课,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作出整理,较好地把握相关知识并能正确地回忆相关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运用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笔者到一所学校恰好听了这一节课,该教师是从三个方面来设计这一课的。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防盗门示意图,发给学生人手一张(如图),并说明防盗门的结构,提出问题:(1)给防盗门的观察窗、锁及四…  相似文献   

7.
网络教学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走进数学课堂,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共进的理想学习平台,使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我想就我执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这节课的实施,谈谈我对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粗浅认识。一、创设情景,自主梳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传统的复习课总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机械地复习旧知识,采用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几乎没有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课堂教学,不仅避免了上述弊端,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适合小学二、三年级的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七巧板的巧妙,在创造图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慧。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教学难点是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相似文献   

9.
面积的认识是一节典型的几何初步知识概念课,纵观教材的编排,学生已经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和平面图形周长,积累图形平移、旋转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形象地感知"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从而建构起"周长"是"线的长短"、"面积"是"面的大小"的概念表象。  相似文献   

10.
张洪江老师的《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比较成功地体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方向。《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是学生深入学习立体图形的起始课。学生认识立体图形要比认识平面图形困难得多,张洪江老师是怎样上好这节课的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以《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复习课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本节课主要是建立解决立体图形问题的数学方法,课堂的设计每一环节都与上一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层层递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同学之间观点的碰撞,完善观点,教师适时地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点串起来,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适合于二、三年级学生的教学。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七巧板的巧妙,在创造图案的过程中发展智慧。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教学难点是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相似文献   

13.
平面图形复习课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八种平面几何图形的各种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地进行周长、面积等的计算。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在这节课的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以下六种习题,给学生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科室要求我给全校教师提供一节生态教育展示课,力求体现我校生态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拿出教材一看,发现教学进度正好是“圆的面积”,头脑中立刻呈现出清晰的教学程序:复习已知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方法,使学生感知未知化已知的学习思路,进而引导学生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利用等积变形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平面图形的特征总复习”这一内容,若按教材呈现的内容和顺序,将分散学习的知识作简单的再现,一节课的知识容量会是满满的,但学生思维的含量是不够的。复习课教材的空间在哪儿呢?我思考着,实践着。  相似文献   

16.
我区永安小学余秉谦老师上了一堂“平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复习课,教学效果较好,现将课堂教学实况摘要如下。一、复习提问: 1.复习所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要求先用文字叙述,然后用字母写出计算公式)。 2.用幻灯依次映出图形,求图形的面积(要求学生口叙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我参加了扬州市“百节好课”的优课赛,所做的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充分肯定。现将其中一个片段中的两个问题(见★处)摘录如下,以飨读者。在复习了六种最基本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以后,黑板上出示了这六种图形的图片以及相对应的面积公式,而且排列的顺序比较乱。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习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 生1:长方形。师:为什么先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能不能请同  相似文献   

18.
吴晓丽 《广西教育》2014,(28):50-50
正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两位来自柳南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分别执教一节复习课: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多边形面积的整理》。第一位教师开课直奔主题,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整理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平面图形,主要由"说图形""描周长和涂面积""说周长和面积公式"几个教学环节构成;第二步,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师在"生说师板书"的几个平面图形上标出数字,让学生自行计算。这种教法,应是我们多数教师上复习课的惯用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回顾"上,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第二位教师走上讲台,提笔在黑板上绘出了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然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平面图形的特征总复习"这一内容,若按教材呈现的内容和顺序,将分散学习的知识作简单的再现,一节课的知识容量会是满满的,但学生思维的含量是不够的.复习课教材的空间在哪儿呢?我思考着,实践着.  相似文献   

20.
<正>一、唤醒旧知,自主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生先前已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的相关知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通过对平面图形性质的认识,感知数学说理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对于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已经建构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