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对974名辽宁省域审居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辽宁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与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并分析了其体育消费的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体育消费阶层差异明显,工人是辽宁省城市居民消费的主力阶层,其次是知识分子阶层和干部阶层;另外体育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实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陈晓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67-169
观赏型体育消费作为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形式,与参与型体育消费在体育消费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的2 070名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涉及了武汉市中心城区不同年龄、收入、学历居民的观赏型体育消费行为基本情况、观赏型体育消费动机、观赏型体育消费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宁波市城市居民2001年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市城市居民体育价值观念主要取向于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居民的体育休闲方式内容多样.体育消费结构主要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参与型体育消费呈现增长的趋势.经济社会条件、消费观念及消费意识等因素是影响宁波市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主要采用了多间端等距指标入户抽样调查法,对陕西省11个地市的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健康投资意识初步形成;重亲情的体育消费形式受到青睐;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逐渐由生物性向社会性转变;体育消费项目的选择对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向导性,大众体育休闲娱乐健身仍是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主体;陕西省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但是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体育参与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总量分别是13.90亿元和4.86亿元。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西北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 ,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西北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特点、消费水平和趋势 ,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参与体育消费。研究结果表明 :西北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下 ,消费的主要动机是健身和娱乐消遣 ;主要特点是实物型和观赏型消费 ,并具有逐步向参与型体育消费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处于中低水平,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消费方式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并具有逐步向观赏型和参与型体育消费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现阶段在杭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在杭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特点及消费水平和趋势,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参与体育消费。研究结果表明:在杭大学生体育消费总量上有所增长,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流,参与型、观赏型体育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9,(5):84-96
从布迪厄的"社会阶层"理论出发,基于CGSS二期数据探讨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现场观赏型体育消费分层现象及影响机制。通过多层次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现场观赏型体育消费尚未成为一种大众消费方式,中国公众到现场观看体育比赛存在社会阶层区隔;(2)现场观赏型体育消费分层是个体所在的社会阶层及所嵌入的社会结构、资源环境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和城镇存在不同的现场观赏型体育消费分层机制。研究揭示,社会阶层是体育消费领域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变量,体育消费在社会阶层再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种"文化转向"的阶层分析不能囿于行动者的社会阶层,还应关注行动者所嵌入的更广阔的社会结构和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9.
关于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与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为指导,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根本出发声,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社会阶层差异;在体育消费结构呈多样化的同时,体育消费的实物性结构更明显;参与体育是影响体育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显示了体育消费的“参与”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就宁夏大学研究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宁夏大学研究生体育消费的动机、特点、消费水平和趋势,以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和参与体育消费。研究表明宁夏大学研究生体育消费水平低下,消费的主要动机是健身需求和消遣娱乐,主要特点是实物型和观赏型,并具有逐步向参与型体育消费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城市居民的消费态度、消费时间、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的特征。结果得出: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不断增强,消费动机以"强身健体"为主;闲暇时间的活动安排具有多样性,体育活动是城市居民第二选择;体育消费水平整体不高,但有一定发展空间;体育消费结构仍然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并根据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体育市场体系的完善 ,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得到相对的满足 ,城市居民获得了更多参与体育健身娱乐的机会。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旨在了解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内容、水平和特征 ,以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构建城市居民合理的体育消费结构 ,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 ,调整体育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1 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的消费主要有物质产品消费和精神产品消费 2种。恩格斯关于人类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层次性变化的观点 ,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和实验分析法,对宁夏中型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宁夏中型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有一定的层次,但层次较低。针对该特点,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体育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营造良好的健康的社会氛围,促进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豫北地区1800名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意识、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方式、体育活动环境、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等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居民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消费观,但体育消费能力较低,由于经济基础的制约,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未能完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取长三角都市圈居民生活方式与体育参与等方面的数据,揭示长三角都市圈大众体育的实物型需求、参与型需求和观赏型需求现状,总结长三角地区大众体育需求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都市圈居民体育项目的选择和消费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探讨体育电商直播中的新型身体消费机制。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体育电商主播的身体形象进行符号化消费、直播间为主播和消费者的身体符号化呈现提供了消费情境、主播与消费者双向的具身参与互动助推身体符号化消费行为。据此提出体育电商直播中的身体消费实施路径:充分发挥体育电商主播的身体符号化优势、积极打造观赏型和参与型的符号化消费情境、强化主播与消费者的具身符号化互动体验。  相似文献   

17.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态度是积极的,体育消费的目的以"健与美"和"休闲"为主。体育消费类型以"实物性消费"、"参与性消费"、"观赏性消费"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济条件、主观因素和体育商品与服务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收入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武汉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多数城镇居民把"健康的身体"作为人生首要追求目标;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全面而深刻;对体育消费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体育健身消费的价值取向逐渐趋向理性;居民体育消费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消费为主,观赏型消费次之,参与型消费很少;居民因收入低、缺乏体育消费环境和没有空闲时间等而导致消费水平较低.据此,提出"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宣传引导、优化环境、健全法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方法,对长三角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内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逐步提高,消费动机明确,消费形式多样;消费内容以"购买服装鞋帽"为主体,其次为"到收费场馆参加体育锻炼"和"购买运动器械";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消费者特征,消费需求,消费环境,产品满意度;其中消费者特征的经济收入是制约消费者选择体育消费内容最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校参加三选型和传统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三选型教学模式在体育认识、体育价值观、情感体验、体育意志、体育活动频率、参与体育观赏、体育消费等方面均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