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文运用大连工学院和辽宁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最新研制成功的“六分量压电晶体生物力学测力平台”,对短跑途中跑支撑时期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实测。重点叙述了支撑时期前撑阶段、临界点、后蹬阶段支撑反作用力力值,时值的大小和变化关系。途中跑支撑反作用力的实测结果,对了解短跑运动的动力结构特征,以及对短跑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运动学、动力学同步测试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支撑过程中支撑反作用力和人体运动学参数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以认识短跑途中跑技术和支撑反作用力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技术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志强 《体育科学》2005,25(7):88-95
研究目的:深入认识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动作系统中各环节协同的关系,完善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训练理论。研究方法:采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论:优秀运动员支撑摆动技术的主要运动学趋势,是支撑腿和摆动腿的髋角、膝角和踝角在支撑过程中均较小,两大腿的剪绞速度更快、幅度更大;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两大腿以髋为轴的剪绞—制动;积极着地是合理的短跑技术的基础;途中跑中前支撑段的技术效果是提高和保持最高跑速的主要影响因素;跑的主要动力是体后支撑阶段与人体运动方向相同的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两大腿的剪绞—制动力量和支撑腿膝、踝关节的低位趋等长力量,是短跑专项力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沈士达  李群 《体育科研》2010,31(6):61-64
运用激光测速系统、运动学分析系统以及多参数同步触发系统,在上海2名优秀短跑运动员的100 m跑训练过程中进行测试,将运动员100 m途中跑支撑阶段的运动学参数与人体运动的水平速度进行同步分析,来揭示短跑运动员100 m途中跑速度的变化规律,讨论和分析短跑运动员100 m途中跑支撑阶段的不同运动学参数的变化与人体速度的关系,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短跑途中跑的速度和改进技术动作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短跑途中跑三维支撑反作用力的实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前言本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不少国家的学者通过高速摄影和图像解析,在短跑的运动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动力学方面,虽然也开展了研究工作,但由于受到测试仪器的限制,进展较慢,成果并不多见。可以说,在我国也还刚刚处在起步阶段。此前,我们曾在实验条件下,用瑞士产小型测力平台测试了跑的14个单个动作和4个组合动作的用力情况,获得了每一动作支撑反作用力的三维曲线,为研究跑的动力学特征提供了实验材料(见《辽宁体育科技》1982年第二期)。本文在运动现场专对途中跑支撑反作用力进行了实测。在获得空间直角座标系三个分力(Fx-前后的水平分力;Fy-左右两侧的水平分力;Fz-垂直向上的分力)的基础上,对力的大小、力作用时间及其规律作简要分析,从而为跑的动力学研究、提高短跑的竞技效果、发展短跑运动技术提供依据。测试仪器、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途中跑是短跑的重要阶段,途中跑下肢摆动技术是途中跑技术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跑的技术效果。现代短跑技术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快跑中髋部伸展的意识、速度、幅度和摆腿下扒着地的积极性、速度、方法、距离及效果等,在支撑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和腾空阶段的摆动效果是影响短跑技术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7.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途中跑是短跑的重要阶段,途中跑下肢摆动技术是途中跑技术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跑的技术效果。现代短跑技术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快跑中髋部伸展的意以、速度、幅度和摆腿下扒着地的积极性、速度、方法、距离及效果等,在支撑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和腾空阶段的摆动效果,是影响短跑技术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
1.对途中跑摆动腿动作技术过程的分析1.1短跑途中跑中摆腿动作效果影响短跑时当支撑腿着地瞬间,摆腿动作有利于减小人体与地面的冲击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动作能使人体总重心迅速前移,有利于缩短缓冲时间和增加支撑腿内蹬地力量,当支撑腿进入蹲伸时,摆腿动作有利于提高支撑腿的蹲伸速度,途中跑中摆动腿动作的好坏对短跑的途中跑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些同志对途中跑前支撑阶段支撑反作用力在跑动中起动力还是阻力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我认为开展这一问题的讨论对短跑的教学与训练以及技术的改进都将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此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供参考。人体任何运动状态的改变,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在跑的过程中,人们通常把使人体产生向前加速度的力称为动力。把阻碍人体向前运动的力叫做阻力。长期来不少有关跑的动力分析文章都把后蹬时的支撑反作用力作为推动人体  相似文献   

10.
关于短跑途中跑前蹬阶段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途中跑支撑时期的前蹬阶段,缩短前蹬时间是减小制动一的主要因素,鞭打式着地技术和高重心跑是缩短前蹬时间重要的技术环节。前蹬是后蹬必备的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1.
    
G822.019 20010777关于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一点探索》的商榷[刊,中,B]/王涛//田径.-2000(7).-16-17(XH)跑//起跑//技术//蹲踞式起跑//分析G822.1 20010778关于短跑途中跑前蹬阶段的机制探讨=A study onthe mechanism of forward stroke stage of midwayrunning in sprints[刊,中,A]/王哲夫//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3).-58-60 参4(XH)短跑//途中跑//技术短跑途中跑支撑时期的前蹬阶段,缩短前蹬时间  相似文献   

12.
短跑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时,作用于脚上的地面反作用力包含了有关跑的力学的大量信息。伴随短跑技术改变的地面反作用力的改变与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从短跑时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时间―力值曲线、冲量、压力中心变化以及支撑反作用力与肢体各环节的作用等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总结评述,并探讨了未来的可能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现代短跑技术理论对短跑专门性练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现代短跑技术理论中途中跑的动力来源、途中跑的屈蹬技术、途中跑的支撑阶段、心理调试在短跑技术训练中的运用、短跑的放松技术进行回顾,总结认为:途中跑中两大腿应以髋为轴进行剪绞—制动;曲蹬时重心应相对放低,着地时间要短;要系统地看待短跑专门性练习。由半高抬小步跑、折叠高摆腿、小车轮跑这三个练习手段按照其固定顺序组成跑的专门性练习组合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短跑前支撑阶段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信息技术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琼斯跑的下肢技术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对短跑的动力学部分经典观点提出了质疑。研究指出,短跑的支撑时期是一个连续的动作过程,整个支撑时期各阶段的技术对人体向前运动均起积极作用。从动态上看,着地和退让阶段技术不是被动和消极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和积极地由前上方向后下方施力的过程,该力所产生的支撑反作用力与人体向前跑进方向一致,对人体位移动起拉引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期摆动腿作用的运动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阶段摆动腿对跑速的影响 ,采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我国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期摆动腿运动学特征等指标与身体重心速度、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途中跑中摆动腿最大摆动速度和平均摆动速度与支撑腿支撑时间显著相关 ,摆动腿的平均摆动速度与后蹬时间之间明显相关 ;摆动腿的摆动角速度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及垂直速度密切相关 ;支撑腿和摆动腿的角速度变化量与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密切相关。提示 :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能有效提高缓冲和蹬伸速度 ,缩短支撑时间 ,提高途中跑的步频 ;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对加快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显著影响 ;加强和提高途中跑摆动腿的运动效果 ,提高短跑运动员下肢摆动工作肌群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途中跑1.短跑途中跑技术与图解1.1完整技术阶段1.1.1每一单步可分为支撑阶段(可分为前支撑和蹬伸阶段)和腾空阶段(可分为前摆下压和折叠阶段)(见图1)1.1.2在支撑阶段中的前支撑阶段,身体处于减速状态,然后在蹬伸阶段再进行加速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短跑训练是以专项力量练习为基础,辅之以专门性练习和途中跑,从而形成合理的短跑技术。专项力量训练被作为改进技术的重要内容,其更加符合现代短跑运动项目的特性和关键技术的要求。 人体在短跑中运动动力主要来源于支撑腿、摆动腿、骨盆转动(送髋)等各个关节肌肉快速收缩产生的肌拉力作用于地面,使人体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而身体的其它环节肌肉的快速收缩与动作的到位,则是  相似文献   

18.
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百米后程跑减速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途中跑和后程跑的支撑阶段等技术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动作变形、单步支撑时间延长、步频下降等因素,是导致后程跑减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对短跑专项力量特点及其部分专门力量练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运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短跑途中跑时人体髋、支撑腿膝的作用、工作特征和专项力量特点,并考察了3种专门力量练习对发展短跑专项力量的利弊。结果表明,短跑途中跑时,髋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技术环节,两大腿以髋为轴的剪绞——制动力量是短跑关键力量;支撑腿膝的主要作用是坚固支撑,其工作特征是被动缓冲——随动伸展,退让——超等长力量是其专项力量;跨步跳、单足跳是很好的短跑专门力量练习,后蹬跑不宜继续作为短跑专门练习和专门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20.
短跑动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跑的理论和训练中,一直认为后蹬反作用力是短跑的唯一或主要动力,本文提出与此相反的看法,认为足与地面相互作用产生的摩擦力(外力)使足固定,支撑腿肌肉收缩产生的力矩(内力)是跑的主要动力。人体因支撑转动而产生的蹬地反作用力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腾空步长,对足离地时的跑速增加很小,不能成为短跑的主要动力。短跑的动力究竞是什么?我们期待专家和读者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