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兰 《冰雪运动》2007,29(6):1-3
针对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每年涌现出大批高水平年轻队员的情况,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新的运营方法、国家队员选拔新的规定和新一届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队员的特点。为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的新老接替工作和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及研究韩国短道速滑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文对我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中属于优势竞技项目的短道速滑作为研究的重点,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及逻辑分析法,对第16-21届冬奥会上奖牌分布情况和国内短道速滑联赛各项目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总体上我国短道速滑女子项目优于男子项目,短距离项目优于中长距离项目,但与世界短道速滑优势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为正确认识我国短道速滑的竞技实力,对我国运动员历届冬奥会上竞技实力表现、国内联赛竞赛成绩和后备人才结构状况进行分析,进而透析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竞技实力状况。  相似文献   

3.
韩国短道速滑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蔡兰  苗涛 《冰雪运动》2006,(1):7-9,14
通过对韩国短道速滑现状进行研究,探索韩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培养模式、训练与竞赛体制,为我国短道速滑培养新生力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短道速滑与速滑项目有氧训练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速滑运动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短道速滑也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如今短道速滑是我国冬季项目重点,冬奥会冠军的摇篮,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速滑、短道速滑的长距离项目无所建树。针对这一现象对有氧耐力训练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提出对有氧训练的新认识、理解和观点,以及因人而异地进行有氧训练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5.
短道速滑是一项操纵身体变化的高智能竞技运动,非智力因素与短道速滑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引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短道速滑训练、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分别从动机、性格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出运动员自我认知的培养、运动员运动动机与意志的培养、合理有效的激励性原则等培养短道速滑运动中非智力因素的方法,为培养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水平,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短道速滑竞技人才基本功训练的水平,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来探讨和摸索我国短道速滑竞技人才基本功训练的实效手段和方法。研究表明:应掌握短道速滑项目的致胜规律,明确短道速滑竞技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应注重竞技人才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的提高陆地和冰上基本功训练水平;利用好竞赛杠杆优势,切实提高短道速滑竞技人才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抓好基本功训练的跟踪与监控,全面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和思想教育。旨在为我国短道项目备战2022年冬奥会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范宏文  吴红 《冰雪运动》2011,33(1):14-17
短道速滑度滑冰的竞技水平飞速发展,要求短道速滑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体能与技能,更需要具有良好战术意识。从短道速滑技战术观与战术之间的关系入手,论述了短道速滑技战术的相关要素、个人技战术与集体技战术的不同表现形式,深刻剖析了战术意识运用的原则与战术的表现形式,提出采用增强文化素质,提高战术思维能力;利用技战训练培养战术意识;适当增加比赛数量,积累比赛经验;培养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集体作战观念等措施培养运动员良好的短道技战术意识及在比赛中更好的应用技战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2010年冬奥会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形势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勇  白铂 《冰雪运动》2009,31(5):57-61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我国冬奥会的优势项目。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短道速滑的现状、备战冬奥会面临的基本形势、冬奥会参赛目标以及参赛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女子短道500 m优势明显,具备较强的实力,只要我们战术制订运用合理,这块金牌应该能够斩获;1 000 m则是中韩两国争夺的焦点;1 500 m韩国队略强于我队,但我国年轻一代小将的崛起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男子单项机会不大,我们只有寄希望于男子接力项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冬季运动成绩的平稳上升,提高冬季项目的竞技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刚刚结束的英国谢菲尔德短道速滑世锦赛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短道速滑目前的现状,认为短道速滑运动人口数量少,项目的普及率低;人才储备量不足,无法形成良好的衔接;运动员自信心不足,没有做到真正的"走出去"等是影响短道速滑竞技水平上升、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在经济方面强化政府补贴、公司赞助的举措;在群众基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提高短道速滑项目的普及率;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和加强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并从加强运动员的自信心的培养、利用非运动技术条件等多方面论述了短道速滑项目竞技水平与成绩提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水平是影响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当前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人格修炼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等重要意义;提出短道速滑运动员人格修炼的途径有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和教练员的榜样作用,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昕昱 《冰雪运动》2007,29(6):63-65
我国短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性诊断还处于空白阶段,运用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与方法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对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和疲劳症候分型的理论,结合短道项目训练实践,提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中医疲劳分型、常见的疲劳症和诊断标准,揭示了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和运动性疲劳辨证施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9年世界杯中国男篮失利问题进行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男篮场均攻防实力与对手相当,各技术指标在世界杯中排名靠后。失利成因包括难堪的数据:中国男篮基本功薄弱,其中外线命中率低、篮板球个数少、罚球命中率低、失误次数多、犯规次数多;情绪化的舆情:球迷的吐槽催化压力,球迷的言论是中国男篮的压力催化剂;落后的体制:篮球改革是个新生儿,我国不是传统强队,改革未到检讨得失之时;特色的文化:安逸的篮球文化环境,“中庸”的篮球文化下安逸的篮球文化环境抹杀了球员的“狼性”。发展策略:上下一心紧抓篮球基本功训练;内外结合提升教练团队执教能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篮球改革;放眼世界扩大国际交流视野。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2011年世界杯和2012年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外国女排比赛接发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中国队接发球到位率略好于外国队,总体上中国队接发球有了明显进步;在接发球阵型和关键球的把握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找人发球策略已成为世界强队破坏对方一传的主要发球战术。  相似文献   

14.
高大中锋使中国女篮发生质的变化,并取得两次世界级大赛亚军的好成绩。高大中锋作用所产生的效应,集中表现为球队的特殊性、战术的独特性和理论的创新性。研究这些效应,有助于中国女篮再登高峰。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中国女篮的攻防技术特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东京奥运会女篮预选赛第三阶段中中国女篮进行的三场比赛进行技术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结果表明:进攻时,中国女篮的内线得分命中率较高,移动速率高拼抢篮板球能力强队员之间配合默契;防守时中国女篮盖帽抢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积极抢位拼抢后场篮板球能力较强,但是攻防时失误次数较多。结合研究果对中国女篮身体素质训练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帮助中国女篮提高相关技术水平,在东京奥运会中夺得佳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11年世界杯中国女子排球队与德、意、美、日4国女子排球队比赛中后攻技、战术应用优劣势比较,分析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后攻技、战术应用现状。运用电视直播、录像回放和数据统计等方法,找出中国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战术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以和合理论为依据,从克服组织惯性等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了中国女子排球队伦敦奥运会参赛策略。结论:中、外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术应用差距明显,战术实施主要在6号位和1号位,后攻成功率高;群体情感效应受比赛分值影响大,和合创新能力较弱。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发挥个体优势,形成共生效应等和合效应训练,克服组织惯性,扩展5号位的战术实施,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后攻技、战术整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19届世锦赛同分在D组的中、韩两国女队与对手比赛的攻防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队与韩国女队相比,存在着攻防转换速度慢,快攻得分能力差,助攻传球次数少,技术失误多,球队的进攻效率低;锋、卫队员的攻击性防守能力和守门员总的挡球成功率均低于韩国队。椐此,提出4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录像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与巴西、俄罗斯、美国、古巴女排比赛中的技术链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获胜局中中国女排的一攻得分率和反攻得分率都高于对手,而在输局中均低于对手;中国女排无论两点攻或是三点攻时进攻技术链条数都偏少。中国女排个人技术影响整队进攻技术链的数量,进而影响比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冰壶投壶技术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咨询法、观察法和综合分析法,以当今世界女子冰壶强队瑞典、加拿大和中国3个国家的女子冰壶队为研究对象,借助录像并利用冰壶统计软件对2009年的女子冰壶世锦赛、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和欧洲锦标赛3支队伍的投壶技术运用情况和基本打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投壶技术扎实,加拿大队慢壶投进、保护突出,瑞典队经验丰富、配合默契。均衡的投壶技术,体现了现代冰壶运动高水平竞技的特点,了解各强队的投壶技术特点,为我国冰壶运动队战术战略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第六届世界毽球锦标赛中国和越南决赛的数据的分析,找出中国队失利的原因,旨在为中国队重新夺回世界冠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