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查晓玲 《江苏教育》2012,(Z3):13-16
【设计理念】这是一节"竞赛课"。说实话,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想了很多。一定要精彩,一定要圆熟,一定要吸引评委眼球,一定要获奖……可是,一连串的"一定"却把我自己给"定"住了,思路怎么也打不开,备课一度陷入僵局。怎么办?回到原点。这节课,我究竟想上成什么样?长期的低年级教学实践,让我对"识字"教学有颇多心得。我一直觉得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其一是"就字论字",就课本上那些生字,老师就这么教,学生就这么学,看似天经地义。其实,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都不是零起  相似文献   

2.
每年开学,我们都有一个疑问:第一节课上什么?怎么上?许多老师都是习惯性地讲讲对学生的要求等规章制度,或者拿着学生花名册点名。这样一点新意也没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虽然学生此时并没有反感你这位老师,但他们也没有要想好好地学好你这科。直到有一天,一位学生跟我讲:朱老师,从你给我们上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非常学这门课,你上课很幽默、很有意思。当时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可后来一琢磨:是不是我第一节课上得很成功,深深地吸引住他们了呢?第一堂课怎样上才算成功呢?我个人认为在第一堂  相似文献   

3.
王峰 《考试》2014,(12):29-29
<正>最近,我听了一位骨干教师的公开课,可以说这节课准备得十分充分,精美的课件制作,形式多变的习题设计,加上授课教师精炼的语言表达,使这节课看上去似乎很完美,什么都不缺。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好,从学生的反应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没有真正接受。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思考,我认为这节课的失败就在于授课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授课,按照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进行,在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没有接受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是这节课失败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4.
单海燕 《教师》2013,(27):29-29
1.案例背景每一个班上可能都会有一个或是几个顽皮的学生,甚至于有"问题"学生的出现,他们在体育课中可能或多或少会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影响其他学生进行练习等。多数教师包括我可能都是在这些孩子犯错时,先将这些学生在全班批评,然后让其到一旁去反省,任其在操场边上坐着或是玩其他的。没有这些学生在集体中,课堂教学步入正常,但回头想想,这些学生在你的体育课上学到了什么?你给了他们什么?他们上体育课的权利难道不是被我们给剥夺了?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方法了吗?五月中旬学校要对全区进行小班"主动课堂"的教学展示,安排了一节我的体育展示课。当时听到头就有些大  相似文献   

5.
在校语文教学研究课中,我展示了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一课。下课了,我们班小朋友纷纷围住我,说:“王老师,这节课我上得真高兴!”“我喜欢上这样的课。”……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我深感欣慰,同时我又陷入沉思:这节课学生为什么喜欢上?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中心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上吗?记得在这节课试讲时,我也曾力求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但在无意识中,却仍在行使教师的…  相似文献   

6.
在一节优秀教师展示课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无可挑剔,听课的教师们也在入神地听,而我却发现了一个现象,有几个学生的眼神是涣散的,注意力不集中,目光飘离,还有几个在桌子底下做小动作。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怎么会有学生在课堂游离?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课堂游离"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两年前,曾有一位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奖者在领奖时说,"这节课是我上的,但课堂上没有一句话是我说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专家挑毛病、同行找差距的过程中,在一遍又一遍的打磨中,课虽然变得完美了,教师却遗憾地成了道具。无独有偶,参赛并获奖的优质课大多都要经过三番五次的打磨。在我看来,这种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的做法,是典型的"教育洁癖"。它使一些公开课走向了完美,  相似文献   

8.
情景一: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在进行质量分析时,有教师抱怨:"相同的题目,我已反复讲了三四遍,学生还是做错。我能有什么办法。" 情景二:我校的一次说课评比中,专家问:"你以前也是这样上这节课的吗?"教师非常自信地回答:"是,我十几年都是这样上的。"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说,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精心地设计细节、科学地处理教学细节上.笔者有幸在浙江省特级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中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陈彤执教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课中,陈彤老师以他那精湛的教学功力给与会的听课者展示了一节精彩的科学课,许多教师都为陈彤老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所折服,学生也在教师艺术式的组织下愉快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课后,笔者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也上过这一课,为什么我上得不成功呢?反思自己上课的经历,细细回味着陈老师的这节课,在寻找自己与陈老师之间的差距时,"细节"一词出现在笔者的脑海中.显然,陈老师的成功与他深厚的教学功力是分不开的,细节的成功处理是这堂课的精彩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回顾我10多年的从教经历,我给学生上过了许多节课,能够让我始终记得清楚的实在很少;可以完整地回忆,并且每次回忆都能给自己的教学带来新的启示的课,那就更少了。不过,1997年在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上过的一节课,9年之后我却依然记得,因为这节课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这节课使我找到了做一名教师的自信。  相似文献   

11.
栾海军 《科学课》2009,(6):39-39
《杯子变热了》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节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探究热传导的现象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按照课本顺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都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前几天听了一位教师的课,我发现本节课的“活动准备”这一环节值得商榷。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按照课本的顺序先让学生用手摸一个盛凉水的杯子,学生觉得很凉,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某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所谓的“课堂主人”,绞尽脑汁。教学花样百出,课堂教学气氛极其热烈.学生表现极其活跃。一节课在学生的笑声中结束.表面上看这是教学效果很好的课,但细细品味,我们不禁疑问重重:这节课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上得华而不实.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却没有在备课这一重要环节上下足功夫。要想上好课,必须要先备好课。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中,有位教师这样问我:"你的这节课确实上得很精彩,但我很想知道,你平时也是这样上课的吗?"确实,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少则两节课,多则四五节课,再加上其他的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如果每节课都像准备公开课那样去准备的话,精力肯定是不够的,但我认为,只要自己做个"有心人",不断地给自己下达准备上公开课的任务,哪怕没有老师听课也要达到公开课的水平和质量,这样,时时给自己加压,才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曾有幸聆听了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溪燕萍老师执教的认识差异,展示风采一课。这节课以其新颖的教学设计,极具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和浓厚的人文气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如行云流水,教师教得愉快自如,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现将这节课的教学片段整理如下,与大家共赏。一、准确把握学生的认识起点,巧妙  相似文献   

15.
正几个月前,笔者观摩了几节美术评优课。其中某中学美术教师的课件出了点故障,临上课时怎么也打不开。那是一节人物写生课,面对下面听课的五十多位学生和七、八位评委,这位教师的紧张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即使没有课件也完全可以请学生担当模特,介绍人物的比例、动态等来完成教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教师在讲台上给大家鞠了个躬,说道:"我的课件打不开了,这节课没法上。"接着就准备离开教室。  相似文献   

16.
当一节语文课的下课铃敲响时,许多教师总爱这样叩问自己:我的这节语文课,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上得成功吗?有哪些环节处理得很好,还有哪些环节没有把握好?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语文课上,我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快乐吗?他们在我的课上享受到了什么,我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江苏省小学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经验交流会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南通举行,我作为代表之一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会议以南通、常州、南京三地的9节展示课为铺垫,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的示范性研讨。这次研讨是多年来全省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次总结提升,我们从中看出了改革的方向,即除了要研究语篇的整体教学外,更要做好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在这九节展示课中。执教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给了一线英语教师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芮娇 《教育文汇》2012,(5):33-33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一针见血地阐明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崇尚的教育格言。记得一次听一位教师的区级评比课。课上,老师教学面面俱到,学生举手踊跃,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学生几乎都能对答如流。课后,当许多年轻教师在赞叹这节课多么成功时,我却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9.
张艳芬 《辅导员》2013,(4):34-35
<正>有人说:"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不是真正的老师。"是的,我担任班主任虽然年限不长,尽管没有什么经验,但深有体会。下面,我就班级管理谈一些做法。一、上好第一节班会课每到学期初,接到新的班级,班主任都会给学生上第一节班会课。在这节课上,班主任既要表现出你的亲和力,又要让学生能信服你,因为你的第一印象学生会记忆犹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班主任要精心准备这节课,并且要利用好这节课,给这一学期带来一个崭新的开始。我记得每次上第一节班会,都会先向学生介绍我自己,如我的性格,我的班级管理原则,我的班级管理目标,我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20.
许多老师都想方设法安排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公开课上表现得积极兴奋,让课堂气氛活跃,而课后却又总是会感叹:“这节课学生倒是活跃兴奋,可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到,下堂课还得补补。”我就想,创设一个既能让学生喜欢,又能达到高效率的课堂真的那么难吗?教师要完成一堂课预设的教学环节并不难,但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