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勇 《西北师大学报》2006,43(4):117-123
在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类型的历史变迁往往伴随着权利发展中的质变,权利发展中的曲折和反复深受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权利发展的历史进程表现出显著的“差序格局”特征。中国宪法载入一般人权条款,预示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保障史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为全景式观察公民权利的生长过程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学术样本。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保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和政府通过宪法、法律等制度措施和具体的政策手段保障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平等地位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少数民族群众不仅获得了人身自由权,而且其政治权利和自由也得到了承认和保护,其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聚居的地区,回族口头传统是回族民众活态的生活文化,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对于保存回族的文化基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校本课程是保护回族口头传统的最佳途径,不仅能够彰显回族文化的魅力,而且有助于形成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处我国的西北边陲,占有全国六分之一的土地,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国务院2007年3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战略基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我国向西部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进一步明确了新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极其特殊的地位。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5.
残疾人是社会中非常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深圳市残疾人社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面临很多问题.社会对残疾人公民权的漠视常常使残疾人处于不利的地位,法律赋予残疾人平等的公民权利,在现实生活中还远远没有实现.因此,应该确立一种新的残疾人观和工作模式来解决深圳市目前面临的残疾人问题,以推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在西北执政期间,继平定西北回民起义后对整个西北社会的安置和发展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推广和民族融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图从抚慰、化危、治吏、利民四个角度,探讨其在平定西北回民起义后的各项安抚政策对我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影响,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发展,西北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不可避免地出现阶层分化现象。这种分化带给社会稳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挑战。将构建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阶层结构放在重要位置,是应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阶层分化对社会稳定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教育投资不断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教育体系逐渐完善,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各自取得了独特而显著的成效,为民族教育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未来10年中,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将会有一个更加科学有效、富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现状与对策: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实施均衡发展战略旨在消弭存在于基础教育中的各种不平等和不均衡的现象,最终实现教育的实质公平。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是其基础教育从根本上摆脱不利处境,实现与其他地区同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机制;走外援式和内涵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加快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把民族发展看作仅仅是民族经济的繁荣,而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民族地区要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应该被重视。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念谈起,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重要性的分析,结合理论和实践,就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应对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教育及社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影响到西北地区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的状况影响到少数民族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影响到对少数民族下一代的教育。制约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自然条件的影响,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的历史影响,少数民族封闭心理的制约,女性自卑心理的影响。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社会化发展的问题进行思考,从深层次上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及社会化发展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是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对政治文化进行划分和界定而形成的一个特定范畴,指的是民族共同体成员中普遍存在的对政治的主观取向。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程度如何,实际上是关系到我国主导政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能否正确传递、接受和认同,并进而影响我国政治体系能否顺利运行的大问题。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作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Presently, there are a growing number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chools in northwest England. Through sociocultural theory, this paper examines student and parent perspectives of their experiences in the schools. Using 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including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ield notes this case study focused on children of ethnic minority par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the northwest of England.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erspectives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hile identifying the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strategies already being used by teachers and schools who work with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Foundational to this research is the belief that ethnic minority families and teachers need to make concerted, intentional efforts to engage in and acquire appropriate knowledge for build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ve relationships in order to benefit student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4.
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少数民族公共权益,权益主体应为该民族全体成员,权益保障的范围既包括知识产权,也包括民族文化开发的受益权。权益保护的程度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实施的进一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级课程的提出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反映民族文化、满足不同民族学生发展需要提供了平台,但其初步的实施却并不尽如人意。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应该进一步根据课程实施地区与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开发,满足民族地区以及学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Minority language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for any multi-nationality country. China sticks to the policy of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to use their own languages and writing systems. In education, considering communications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 bilingual education policy is being implemented by insisting on teaching students in their own ethnic languages; when the mastery of their own languages has been achieved, bilingual teaching will be employed.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bilingual teaching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teaching in their own languages, with Mandarin Chinese added; teaching in Mandarin Chinese, with minority languages added; teaching both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n minority languages. The bigges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implementing bilingual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are the editing of language textbooks and supporting materials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nd the training of ethnic minority teachers.  相似文献   

17.
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诉权得以实现的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护少数民族诉权的重要条件。而少数民族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的落实,则直接保护了少数民族的诉权,加强对少数民族诉权的保护: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特殊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司法队伍的建设;第三,进一步落实诉讼法的规定;第四,提高少数民族自身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印第安人是其中一个少数民族,人口约140万.他们是美国最早的居民,为美洲的开发,为美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美国历届政府对他们一直采取种族灭绝、隔离和同化政策,人为地使其丧失公民权,沦为社会最低层.美国是最没有人权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物权习惯法作为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的民族习惯的一个部分,也是物权人在行使物权的过程中免除他人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保障性规范。物权习惯法通过大量不成文的规定可以引导少数民族人民应当从事或是禁止何种行为,这体现在物权习惯法具有法的一般作用,主要是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人们进行财产的流转即物权变动行为。我国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调查始于建国初期,其涉及我国各民族的物权习惯法,譬如所有权、使用权、租佃等内容,但至今无论在物权立法还是司法领域,少数民族地区物权习惯法的内容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对物权习惯法实际作用的发挥产生阻碍。于此,对我国当下物权习惯法的系列法律问题有必要深一步地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物权习惯法的基本理论和缘由进行阐述,其次对我国物权习惯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当下物权习惯法的系列问题和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