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鹤琴“活教育”的三大思想理念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目的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重新深入研究陈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菁 《山东教育》2021,(12):1-1
观看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对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感触颇深。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是“活教育思想的理论精髓”。陈鹤琴先生认为院在幼儿期,习惯、知识、语言、思想等各个方面都打下了很深的根基。倘使这个时期,根基稍不稳,将来想要建造健全人格就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3.
陈之腾 《上海教育》2022,(33):18-21
<正>历数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必然是被重点提及的那一位。他被誉为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办学实践经验,更在自己多维办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活教育”理念。他提出的“活教育”育人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放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掷地有声。本期我们从家人、研究者、见证者的多重视角重新审视陈鹤琴先生留给今天教育的宝贵财富,《上海教育》邀请了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顾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副院长、陈鹤琴之子陈一心,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书光,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原主任委员夏秀蓉,上海市浦东新区天虹幼儿园园长茅琴美四位嘉宾,共议陈鹤琴先生和他留给我们的“活教育”。  相似文献   

4.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构成了陈鹤琴“活教育”学说的三大目标,而他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活教育”学说而展开的,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所形成儿童音乐教育思想,仍对现今的儿童音乐教育有着创新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创立“娃娃快乐农庄”的背景光明幼儿园是一所有近50年建园历史的老园,是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基地。陈老于60多年前针对当时死板的崇洋教育提出“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然适用,其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正是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中国的幼儿教育,和我们今天贯彻新《纲要》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6.
白洁 《教育评论》2024,(2):156-164
科学明确的教育目的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环节。陈鹤琴立足救国卫国的现实需要,掌握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做人品格,从自身教育经历和切身感受出发,提出了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核心的“活教育”目的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目的论内涵丰富、与时俱进,从宏观的“做人”到具体的“做现代中国人”,从幼年儿童教育到青年教育,都充分彰显了“活教育”目的论的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活教育”目的论极具前瞻性,对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培养新时代好青年具有借鉴价值,有助于强化对当前一体化教育理念的领会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2010,(5):16-16
作为一所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学校,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秉承创始人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活教育”理念,提出了培养“现代中国小公民”,使学生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小公民”的目标。把握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契机,我校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孩子理解世界的眼光、视野和胸怀,增强责任心。  相似文献   

8.
作为陈鹤琴先生的学生,这里我要谈的主要是在陈先生教育思想指引下,我是如何做人、做事、干事业的。我受陈先生的教育、听他讲课三年之久,对他的教育观点、道德情操印象深刻,在多年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中,逐渐深刻认识到其教育思想是不受时代限制的。最近,对照国内外一些名家的教育学说,更感到陈鹤琴教育思想是地道的与时俱进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幼儿教育学。一、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三论”“三论”是指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教材。方法论:做中教、做中…  相似文献   

9.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者。本文从儿童观、教育观以及“活教育”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将陈鹤琴的思想与同时期的教育家做了比较。以窥陈鹤琴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家对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活教育”理论 ,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陈鹤琴先生认为,自动的学习 ,自发的学习 ,乃是以做为出发点 ,在做的过程中去教 ,在做的过程中去学 ,在做的过程中求进步。“做”是“活教育”的中心、灵魂。我园在幼教实践工作中 ,以陈老的“活教育”理论为依据 ,以现代教育思想、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 ,建立儿童工作室 ,努力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活动环境 ,让幼儿在做中求知、做中发展 ,从而促进了幼儿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一、儿童工作室的建立在陈老先生的“活教育”…  相似文献   

11.
“活教育”口号的明确提出和理论框架的形成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当时,陈鹤琴先生在江西创办了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开始较系统地实施“活教育”实验,意在“要把那种死气沉沉的腐化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教育”。陈鹤琴希望“活教育”“能成熟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民族精神的完善的教育制度,希望它能从理论走入实践,更希望它能由一隅一地之试验,发展而为普遍的推行”。“活教育”的目的论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说:“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  相似文献   

12.
陈鹤琴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虽然他的“活教育”理论曾一度遭到简单的否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发现其中国化新教育探索的独特创造。当回眸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教育构想时,我们不能不记住陈鹤琴为之终生探索的“活教育”之活精神。科学地评价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特别是素质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就像陶行知之于生活教育,晏阳初之于平民教育,黄炎培之于职业教育一样,陈鹤琴是和“活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主要奠基者,陈鹤琴毕生投身儿童教育工作,“活教育”理论正是他积多年儿童教育实践而建构的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也已超越儿童教育的范畴,构成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主体。物非人非,时世更迭,在先生逝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温习陈先生,不仅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亲切感,也感叹,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而言,陈鹤琴和他的“活教育”理论远非一句对待历史人物所惯用的“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14.
<正>导语: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早在1923年,他就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创了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先河。他倡导并践行"活教育",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价值观,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坚持"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观。参与本次研修的新入职教师聆听了柯小卫老师以"活教育的生命力"为主题的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实践讲座,并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中叶,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经过长期的中国化教育探索,创立了活教育思想,其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即"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了诸如"凡儿童自己能够做  相似文献   

16.
沈明 《家教世界》2013,(7X):206-207
<正>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是"中国化新教育的独特创造",是陈鹤琴先生在丰厚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基础上逐渐提炼而成的,是其长期致力于中国化新教育实践总结。陈鹤琴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多年教育实践和探索,他反对"死教育",倡导"活教育",形成了"活教育"思想体系。在现代教育史中,人们习惯把陈鹤琴称作"幼儿教育家",这不能够全面概括他在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稚园教育、中小  相似文献   

17.
鼓楼幼儿园继承并发扬创新陈鹤琴教育思想,注重在日常的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本文从一位普通教师的角度阐述怎样实践陈先生的教育思想:善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其探索世界的教育方法;如何将“当孩子的朋友”观念落实到行动上;如何根据实际环境和孩子的兴趣自然生成课程,并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的世界;结合实例分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活动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就像陶行知之于生活教育,晏阳初之于平民教育,黄炎培之于职业教育一样,陈鹤琴是和“活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主要奠基者,陈鹤琴毕生投身儿童教育工作,“活教育“理论正是他积多年儿童教育实践而建构的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也已超越儿童教育的范畴,构成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主体.物非人非,时世更迭,在先生逝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温习陈先生,不仅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亲切感,也感叹,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而言,陈鹤琴和他的“活教育“理论远非一句对待历史人物所惯用的“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19.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7年的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这个理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陈先生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教儿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这样的人应具备强健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和服务的精神.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教育者.因此教育者本人的行为、态度、认识能力等无疑都是受教育者学习的榜样,推动着受教育者的发展.因此,作为幼教的教育者应具备陈先生“活教育”思想中提出的这些条件,才能当好一名幼  相似文献   

20.
黄一芯 《英语广场》2024,(1):128-132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语法在英语语言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发展的关键,英语教师应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从“静态的”转换为“活的”,引导学生在“活教材”中印证所学知识,使其感受到语法学习的乐趣。本文先阐述了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活教育”思想探究了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