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浅议教师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功能长春市实验中学薛晓梅情感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引起这种体验的心理过程叫情感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教师情感...  相似文献   

2.
邵晓月 《贵州教育》2014,(10):17-18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是班主任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手段之一。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应该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此,我想和大家谈一下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69):32-33
小学语文教师的情感教育方式是小学生打下语文学习基础的关键,同时也是现代学校教育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小学语文学科具有的特殊性,所以情感教育方式占据了语文学习的主导地位。小学生通过对语文课本的学习,对课本文章中语句的理解和感受,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课文的作者对祖国山河风光、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通过语文教师情感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会让小学学生在学习后,对身边的人或事物拥有更直观的体会与感受,使小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认知教育,更是情感教育,爱的教育。教师对学生情感的疏导作用要远远大于对其传授知识所起的作用。随着我们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存压力会越来越大,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养成教育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5.
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为人的情感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思维活动的强度,不同的情绪对智力活动的开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愉悦的心境,可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而烦恼、恐惧的心绪会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认识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如何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呢? 首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相似文献   

6.
一、情感教育的歧化现象及其分析 1.简单化 一部分教师认为情感教育,无非是讲课要有表情,待学生要慈爱而已,把情感教育简单化。在课堂上对学生都是正面的表扬,认为批评和惩罚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乃至伤害他们的自尊。也有的教师认为情感教育就是课外多“关爱”学生,课外多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但课堂上仍然是认知教学、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7.
情是语文学科的灵魂,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语文学科,无论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教育。于漪说:“一个没有激情,缺乏冲动的人是不大适合当语文教师的。”教师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活蹦乱跳,他们需要情感的滋润,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学生,教师情感一旦感染了学生,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陶冶学生情操;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师要注意细微之处,在细微之处体现真情。教师在教学中有情感,才能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一、情感熏陶教育法与情感的方向情感熏陶教育法主要通过教育者创造教育情境;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情感熏陶实际上是从情感的效能即情感方向性上探讨有积极作用的方面.它是师和生双方形成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心理基础。凡能满足和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使入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佰快、满意、喜爱等等。反之;就会引起入的消极态度使入产生否定的情感,如嫌恶、愤怒、憎恨等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过程中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当今教育新形势下尤为重要。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情感的培养,使得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自身对数学的情感和投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励和感化学生。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就会把这种良好的情感迁移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1.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来,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也有过很多感受,其中有一点体会最深.那就是班级工作的情感诱导。在班级工作中实施情感诱导,发挥其教育功能.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这种情感是教育“要求”内化的催化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要我们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接受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加强情感教育是提高职教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通过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职教教师对情感教育规律性的认识,提高职教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和情感智力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情感设计,变革课程结构等措施推进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不仅是认知教育,更是情感教育。每个人从学生时代走入社会以后拼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占主要因素的综合能力。教师对学生情感的疏导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对其传授知识所起的作用。随着我们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存压力会越来越大,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养成教育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A3):25-26
语文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素质的学科,而且是陶冶学生情操、引领学生体验情感过程、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学科。教师不但要传授语言文学知识,而且必须积极利用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独特条件,在沟通中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激"情"中优化情感教育。作者从培育教师情感、激发学生情感、挖掘文本情感、营造教学语言情感等方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朗读训练与情感体验甘肃兰州市马滩小学王立梅情感体验的基础是朗读。学生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朗读时感情越充沛,情感体验则越深。而学生情感体验的程度也只有通过动情地读,才能反馈给教师,使教师适时调整教...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得好: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在教学中是有重要功能的。正如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笔者就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功能作点探索,谈些体会。 首先,情感具有感染功能。 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的课堂情感表现,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从教师的课堂情绪来看,如果教师上课时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口授、板书铿锵有力,美观严整,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为之一振,并会以高度的注意力和热烈而紧张的情绪听课…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情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明确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制定情感教育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语言文字,掌握语文知识,认知作品所描摹的事物、所揭示的事理、所表达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目标,使教育活动渗透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和艺术性、形象美,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一、阅读教学要注重师生、生生、师生与作品的情感交流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的情节和情感,依据学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获得人间的真理,提高道德评价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要让学生体会作品的意境…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要很好地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就要以自己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去呼唤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师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会为学生的发展注入动力,就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和人格品位。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人们的各种情感。又将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行为。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一项调查发现:85%的学生对某学科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讲课没有感情。这说明学生希望教师能带着感情讲课。有没有感情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愿不愿意学这门学科。所以,教师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必须全身投入,尽量使感情的体验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相融洽,相一致,从而打动、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强烈感情的推动下学习,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