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审美体验是美感的深化,与美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触类旁通,不即不离是审美体验的重要特性,它还具有超实感性与类似性。对这种微妙的心理过程需要通过“亲证”加以体察,它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在写作抒情性作品时只有借助审美体验才能准确表达内在的复杂感情,在抒情性作品的阅读鉴赏中,也只有通过审美体验“披文入情”,才能体察作品情感发展变化的动态流程。传达审美体验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2.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只有不断加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作品美与心灵美的情感共振,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才能更好地达到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审美教育。获得美感后又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学作品的深度解读需有完满的审美心理的参与,只有将作品中美的语言对象化于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与作品产生生命的交流与融合,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为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构建审美心理机制,可用“澄怀味象”、“内觉体验”、“量质转化”的原则加以运作。  相似文献   

4.
否定文学性的西方文论可能有历史价值,一旦“自我关涉”,就暴露出致命的悖论。理论的抽象性决定了它必然与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为敌。这不仅是西方文论,而且是一切文艺理论的弱点。只有饱和的审美阅读体验才能给理论以生命。理论如果不能阐明审美体验,是病态的,苍白的。本文通过时贺之章的《咏柳》和《武松打虎》的微观分析,说明审美阅读的任务并不是为理论做附庸,而是和理论做搏斗,只有拥有审美体验的优势才能对理论进行同化、征服。甚至颠覆。每一次阅读,应该是一次审美的精神创造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表演则是对作品的二度创造,只有从文字到音响完全理解作品,才能在表演中体现富有个性的创造,才能真正通过学习音乐达到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丰富情感的目的。通过对欣赏在钢琴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方法的阐述,进一步论述了只有通过体验、感受,才能真正意义地在表演中进行创造,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音乐,才能使演奏技能真正服务于表演。  相似文献   

6.
杨媛媛 《考试周刊》2014,(30):35-35
<正>1.以审美的意识形态解读文学文本。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领会艺术,只有用空灵优美的语言才能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涵。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是不能用纯粹客观的词语描绘的,因此教师往往要通过模糊的具有诗意的弹性语言进行富于情趣的美感描述,激起学生自己欣赏玩味的兴趣。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只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课是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有效途径。因此,上好音乐欣赏课非常重要。音乐欣赏是音乐作品赖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任何音乐作品,只有当它被人们欣赏并接受的时候,才能把自身的审美价值展现出来。欣赏本身是一个过程,它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声响,体验音乐作品的思想情绪,进而感染自身,引起共鸣,产生强烈情绪体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论是体味作品的思想感情,还是欣赏自身的感情体验,都离不开一个“憎”字。所以,…  相似文献   

8.
学作品的深度解读需有完满的审美心理的参与。只有将作品中美的语言对象化于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与作品产生生命的交流与融会。章从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深化主体的审美感受,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方面论述了审美心理机制的建构;并提出审美心理机制的运作须特别关注“澄怀味象”、“内觉体验”、“量质转变”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高秀兰 《中国德育》2004,(11):51-53,45
经过多年实践探究,我校总结出了德育审美化“四步法”。第一步“设计活动”、第二步“形成体验”、第三步“反复实践”、第四步“宽泛评价”。四步法即以体验审美为主要手段,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美的体验,让学生在美感陶冶中,自觉自愿接受道德教育。对小学生来说,听觉和视觉的记忆并不牢固,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东西才能记忆深刻,终身难忘。古语说:“情通则理达”,在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动情,运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使之动容、动情,自觉接受道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情感体验的美育重在情感与体验,但目的却不在于只是培养人的情感,而是既要培养人的美感,也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人的各种官能都得到运用,才能实现情感体验的美育;既要实现教育手段、过程的美,实现教育环境、氛围的美,又要实现生活情境的美,这同时也体现着教育的精神。因此,这不同于“美育是情感教育”。以往人们对这种观点的批评在于人的情感并非完全是审美情感,而审美也并非只有情感,还有理性判断。批评这种观点是因为它将美育归结为进行情感教育,将情感作为一种教育对象而进行的教育便是美育,或许也是人们对这种观点的一种误解。情感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桥梁,使人们能体验生活中的美,它本身包含在生活的各个情景之中。  相似文献   

11.
干菊花     
格式塔美理论认为,审美愉悦是由于作家输入而储存在作品中的情感力的形势发生异质同构感应的结果。审美愉悦在阅读中即表现为阅读愉悦。阅读愉悦的基本形式是情感体验。只有当阅读的主体“披文人情”,敞开情怀,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自己从一个与客体有关系的主体转移到其自身上被把握,摆脱了任何客观现实的同一个主体”,才能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得到阅读的愉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充满着生命的玄妙和机智,是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融合。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走进作品,才能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与“作者”对话,才能获得思想启迪;让他们披文入境,才能享受审美愉悦。由此,他们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审美传达是审美体验由“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阶段,也是其定型和物化的阶段。在审美传达中,艺术家一方面力图把自己最真切的审美体验一览无余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审美体验之体验也与其相伴而行,这种体验是对原初体验的修复、甄别和一定程度的理智化,于是它又必然地压抑了审美传达的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14.
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反映和体验,是审美主体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获得美的认识,并伴随情感心理,产生美的感受而萌发爱的心理。从美感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心理过程来看,美感作为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是审美主体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美感体验的重要途径。音乐以优美、壮美、悲剧、喜剧多种形式呈现,给人带来快感、触动、颤栗等体验。对多种形式音乐美感的体验,可滋养人的情感能力和强化人格优势,进而塑造人格;诸多脑研究证明音乐欣赏和乐器训练还能促进大脑发育与认知发展;不仅如此,从审美的神经机制和生理反应来看,音乐欣赏中的美感体验还具有临床上的放松与干预功能。音乐美感体验的诸多重要功能启示我们未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注重音乐情绪的感受和体验,才能真正扣人心弦,温润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文学是一种新兴的优美的电视表现形式。电视艺术家创作出能引起观众审美再创造的文学作品。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都需要想象;“虚”与“实”共同创造了电视文学的美感,形成了电视文学特有的意境;电视作品的美感是通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来完成的。电视文学的审美就是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语文教学提出了“愉悦原则”和“乐学思想”,这实际上是要加强语文教学的审美趣味性和美感效应,追求语文课最佳的教学艺术效果,从形趣、情趣、意趣在三种不同审美趣味形态探析其相应的美感效应。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作品的“内蕴力”催动学生在文学按受活动中由“入手其内”到“出乎其外”,取向“高致”,产生最佳的审美领悟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审美体验价值”放到了音乐课程价值的第一位,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审美价值,音乐审美价值必须体现在感官和精神的愉悦统一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音乐育人的目的。教师要从作品的选择、探究评价等方面思考,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审美体验的本质的几种观点,认为以“自由”和“生命”这两个概念来界定审美体验的本质都有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审美体验的本质是“超越”,只有“超越”这一概念才能最深刻、最充分地揭示审美体验的内涵,因为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超越”一词的含义比“自由”和“生命”更丰富、更宽泛,它既包含了“自由”和“生命”的双重含义,又超越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禅宗主张人人具有佛性,而佛性则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有通过“悟”才能去领会,去获得佛法真如。禅宗所主张的这种不藉语言文字、不假思计教理、单传心印、直达心性的妙悟顿修,是一种特殊思维活动的心理体验,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直觉感受,与艺术和审美活动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并且进入诗学,对中华审美心理体验和艺术思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