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勇 《全国新书目》2008,(16):39-39
《千古中医故事》是《百家讲坛》于5月中旬推出的大型系列节目。该节目由百家讲坛5位当红主讲人孙立群、王立群、郝万山、纪连海、钱文忠首度联袂推出。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据《百家讲坛》栏目组的一位编导说:"《千古中医故事》是《百家讲坛》开播以来观众拨打电话最多的节目。"  相似文献   

2.
宣华华 《声屏世界》2010,(11):68-68
几年前,央视《读书时间》因收视率原因在苦撑八年后黯然谢幕。现如今,曾红透大江南北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也连连下滑,有分析人士指出《百家讲坛》已进入“死亡倒计时”。是谁谋杀了《读书时间》,搞垮了《百家讲坛》?  相似文献   

3.
郑琴琴 《新闻世界》2009,(12):81-82
《百家讲坛》自2001年7月9日开播以来,栏目收视率逐年提高,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然而,近两年,在《百家讲坛》“热”的背后,学术界关于《百家讲坛》的争议和讨论从未间断。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本文主要探讨了《百家讲坛》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有着怎样的争议。  相似文献   

4.
陈长松  song 《新闻界》2008,(1):113-115
本文从视频片段、字幕、画外音等方面探讨了《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指出《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余建清 《新闻知识》2007,(11):60-62
《百家讲坛》,这个与央视科教频道一同诞生的栏目,一度曾因收视率低,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然而,绝处逢生之后,却成为2006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近日,在一家权威机构推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中,《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可以说,《百家讲坛》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6.
《百家讲坛》从改版前的名不见经传到改版后的流行热播,由转换定位而带来的选题、叙述、主讲人以及视听手段等层面的娱乐化元素是造成这种迥变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剖析《百家讲坛》的娱乐化元素何在以及追问其出现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百家讲坛》的娱乐性,进而理性审视电视栏目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读《红楼梦》,看《红楼梦》,听《红楼梦》,尤其是听.已成为当今电视生活的一部分。中央电视台自从开办了“百家讲坛”.百家讲坛.百家争鸣,让一部《红楼梦》深入到千家万户,深入到不爱读书的部分年轻人心中.这不能不说是“百家讲坛”的功劳。另一方面,百家都讲.特别是讲红楼者居多,所以个别专家也有误导,也难怪,红楼已形成了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8.
创办于2001年7月的《百家讲坛》,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如今已成为央视的名牌节目。在打造了众多文化名人的同时,其收视率也屡创新高。作为一种现象,《百家讲坛》的热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瑞芳在《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一书中曾经写道:“西方神话有张魔鬼的床,人被捉到床上,长的截短,短的拉长。《百家讲坛》对主讲人来说也是张‘魔鬼的床’,而床的尺寸就是传统文化、服务大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笔者认为,这段话对《百家讲坛》成功原因的概括可谓一语中的。其中“传统文化”是栏目的选题标准,“深入浅出”是栏目的播出方式,  相似文献   

9.
《视听界》2009,(1):15-15
《百家讲坛》巳开坛7年。在易中天、于丹等学术明星的火爆之后,目前的《百家讲坛》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其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也一再被学界和观众所诟病。先是有阎崇年挨打、于丹被威胁的事情,而从央视内部得知的消息,《百家讲坛》收视率下跌幅度惊人,巳被挤出央视科教频道的十名之外,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相似文献   

10.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教科频道一档带有学术性质的人文类节目,诸多学者在讲台上评古论今.自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开始至今,《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培养了张颐武、易中天、刘心武等一批"明星学者".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成为了媒体和受众的热门话题后,易中天等从《百家讲坛》节目走出来的一批学者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上升,促使我们研究《百家讲坛》节目从低谷走向成功的原因。《百家讲坛》节目如何从被淘汰的边缘坐上了品牌节目的宝座,本文从节目定位、受众定位和传播方式三个方面的前后期转变出发,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背后隐藏的问题,试图为同类型的其他电视节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探析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的成功原因,揭示出化"组织传播"为"魅力传播",从而扬长避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传播效果的最优化,乃是《百家讲坛》成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书业内外     
“百家讲坛”是“百家讲古”?据《南方周末》报道:“百家”即言多也,各路精英都在这讲坛上一展辩才。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百家讲坛”似乎应该更名为“百家讲古”,因为它所讲的,不是汉唐,便是明清;不是《论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商务印书馆日前在首都图书馆举行了《囚徒天子光绪皇帝》一书的首发式。《囚徒天子光绪皇帝》是根据央视《百家讲坛》热播的囚徒天子光绪皇帝节目整理而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作者喻大华教授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首发式上,喻大华教授为数百位听众作了题为《光绪皇帝与近代中国》的报告。  相似文献   

15.
王一如 《新闻爱好者》2011,(14):154-155
《百家讲坛》栏目在电视媒体中首推"平民化"学术视角,"平民化"的学术赋予了大众传媒丰腴的血肉之躯,媒体为学术的"平民化"提供了宽口径的快速通道。一方面,《百家讲坛》栏目"火"了,主讲学者"火"了;另一方面,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学者名声毁誉参半,媒体功效屡遭质疑,学术与传媒的关系必须引起各界人士的深思。  相似文献   

16.
蔡总编: 最近,我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有的观众批评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快成"一家讲坛"了.对于这个问题,《百家讲坛》的编导说,只要观众喜欢,收视率不减,就行.  相似文献   

17.
《百家讲坛》栏目在电视媒体中首推"平民化"学术视角,"平民化"的学术赋予了大众传媒丰腴的血肉之躯,媒体为学术的"平民化"提供了宽口径的快速通道。一方面,《百家讲坛》栏目"火"了,主讲学者"火"了;另一方面,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学者名声毁誉参半,媒体功效屡遭质疑,学术与传媒的关系必须引起各界人士的深思。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曾面临淘汰的节目,《百家讲坛》审时度势,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实现了起死回生,并最终成为科教频道甚至央视最炙手可热的栏目之一,其成就有目共睹;然而辉煌背后必有暗影,居安思危,才能避免“死于安乐”的轮回。在此仅就《百家讲坛》存在的诸多弊端和隐患作一剖析,抛砖引玉,以期为同类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电视讲坛类节目近几年异军突起,火爆异常,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也引发了传媒界的思考。笔者以为,以《百家讲坛》为标志的电视讲坛类节目的繁荣,至少给广播带来以下五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于垚 《新闻世界》2009,(7):65-66
本文选择近两年来引人关注的传媒丈化现象——《百家讲坛》的热播,结合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分析了《百家讲坛》作为一种电视文化奇观的原因,并对这一由媒体制造的奇观现象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