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冬训对男子优秀游泳运动员内分泌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对7名优秀男子游泳运动员冬训期间睾酮、皮质醇、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NKT细胞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血清T在冬训过程中无显著性变化,血清C在第2周显著高于调整期水平,随后逐渐下降,恢复1周时明显低于其他训练各周次(P<0.05),T/C比值在训练第3周、第4周显著低于调整期水平(P<0.05)。免疫球蛋白、CD3 、CD4 、CD8 、CD4 /CD8 比值在冬训过程中变化不大;NK细胞在冬训第2周开始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恢复1周时有回升的迹象,但仍显著低于调整期水平(P<0.05);NKT细胞在冬训期训练第2周开始出现持续显著性下降(P<0.01),恢复1周时虽有回升的迹象,但仍显著低于调整期水平(P<0.01)。结论:冬训对男子游泳运动员的内分泌和免疫机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没有造成明显的免疫失衡和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2.
王晨  侯彬  徐倩  王玺  王贝 《体育科研》2022,(6):89-9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上海部分运动项目运动员不同季节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制定合理的预防及改善措施、科学设计运动训练计划、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并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女子足球、女子排球、女子体操共45名上海职业运动员,分别在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季中月末4次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25-(OH)D水平的测试,分析这些项目运动员不同季节体内25-(OH)D水平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1)上海女子足球、女子排球、女子体操运动员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的情况均较为严重,且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5-(OH)D整体水平秋季和春季相对较高,冬季和夏季相对较低,其中秋季维生素D正常率最高,缺乏率最低;冬季维生素D正常率最低,缺乏率最高;(2)室内项目上海女排运动员及体操运动员冬季维生素D缺乏率最高,且无人达到正常水平;体操运动员4个季节的维生素D缺乏率均明显高于女排和女足运动员,且四季均无人达到正常水平;(3)室外项目上海女足运动员秋季25-(OH)D水平最高,维生素D正常率也最高,且无人缺乏;夏季维生素D缺乏率最高,并显著低于室内项目上海女排运动员的体内水平。结论:上海部分项目运动员维生素D营养状况缺乏及不足的问题广泛存在,在夏季不同运动项目,尤其是室外项目女足运动员,及体操运动员四季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问题不容忽视,定期检测运动员25-(OH)D水平来评估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十分重要。建议:(1)需加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保证运动员不同季节充足、合理的日晒时间;(2)冬季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的主要季节,体操运动员尤其要注意维生素D强化食品或适量的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RE营养剂对血清睾酮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游泳小鼠、普通大学生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RE营养剂对睾酮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E大、小剂量组小鼠血清睾酮值均比时照组有显著意义提高(P<0.05).小鼠3%负荷游泳力竭实验:RE小剂量组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意义延长(P<0.05).小鼠6%负荷游泳力竭实验:RE小剂量组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有比较显著意义延长.普通大学生服用RE胶囊后血清睾酮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男子举重运动员服用RE胶囊后血清睾酮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男子自行车运动员服用RE胶囊,冬训和夏训后血清睾酮水平均有升高,但夏训后更显著(P<0.05).主要结论:服用RE营养剂小鼠和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显著提高,运动能力也显著增强,小剂量组较大剂量组作用明显,因此应用时应采取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4.
教探讨补充Rg3对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相关指标的影响。实验对象为上海游泳队的12名游泳运动员。每人日服用4粒Rg3胶囊。持续3周服用Rg3后,血乳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安静状态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明显降低(P<0.05);安静状态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服用人参皂苷Rg3可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以备战十二庙全运会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冬训期间生化指标的测试,探讨和试图发现冬训引起自行车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达到在冬训期间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训练强度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整的效果,为自行车项目的体育科研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整个冬季训练周期内,对自行车运动员的Hb、BUN、CK、T四项指标进行系统的长期监控。结果:冬训前后自行车运动员Hb、BUN、CK、T处于正常标准范围,在整个冬训期间,Hb、BUN、CK、T随运动负荷的变化经历了周期性变化,其中BUN和CK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Hb和T(除第3周外)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冬训期间运动员Hb、CK、T随运动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女子运动员对上述生化指标的敏感度要高于男子运动员。②BUN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可能并不会对场地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带来太大的影响。③由于运动员所能承受的负荷量和强度都不尽相同,相同负荷量和强度所产生的机能反应也不会相同,进一步分析时需要结合个体生理生化指标和训练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提高测定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观察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保健品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药保健品在运动医学的应用前景。研究方法:受试者为男性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共13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服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保健品首乌胶囊,对照组不服用。以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为观察指标,观察30天冬训前后,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变化。研究结果和结论:首乌胶囊能提高运动员CD4阳性细胞的比例,冬训后实验组与对照组CD4细胞比例改变量具有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保健品在运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TGFβ/BMP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及骨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生长期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游泳组(S)、跑台组(R)和下跳组(D),进行6周的不同方式的运动,利用RT-PCR、west-bloting检测生长板TGFβ/BMP信号通路的m RNA和蛋白表达,利用染色技术对生长板不同层的软骨细胞进行测量和计数。结果:胫骨、股骨长度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生长板的肥大层宽度只有D组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静息层占生长板总宽度百分比R组和D组的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生长板的肥大层占生长板总宽度百分比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生长板的肥大软骨细胞数量R组的显著性增加(P<0.05),D组的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BMP2 mRNA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上调(P<0.01),D组与R组相比,也显著性上调(P<0.05);Smad1 mRNA的表达水平只有D组显著性上调(P<0.05);Smad5 mRNA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都显著性上调(P<0.05);Smad8 m RNA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上调(P<0.01);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Smad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只有D组显著性下降(P<0.05)。蛋白检测发现,BMP2蛋白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Smad1蛋白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显著性增加(P<0.05),与S组相比,R组和D组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的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跑台运动和跳跃运动通过TGFβ/BMP信号通路促进生长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和肥大,促进胫骨和股骨的增长,且效果优于游泳运动。  相似文献   

8.
从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角度,探讨有氧训练抗运动疲劳的效应和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力竭运动组(L)和有氧训练组(T),每组8只,T组进行6周有氧训练后,将L组进行力竭游泳运动,记下至力竭时间,T组再进行同等时间的游泳运动,运动结束后即刻处死大鼠,并进行MPTP开放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及线粒体Ca2+转运检测。结果:1)与D组相比,T组和L组MPTP开放检测吸光值显著性下降(P<0.01);与T组相比,L组MPTP开放检测吸光值显著性下降(P<0.05)。2)与D组相比,T组和L组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荧光值显著性升高(P<0.01);与T组相比,L组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荧光值显著性升高(P<0.05)。3)与D组相比,T组和L组线粒体Ca2+转运检测吸光值显著升高(P<0.05和P<0.01);与T组相比,L组线粒体Ca2+转运检测吸光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力竭运动会引起MPTP的高通透性开放,造成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Ca2+大量释放,而有氧训练可以显著性地降低MPTP的开放程度,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和Ca2+的丢失,从而减少线粒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冬训训练监控与机能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生化指标对中国国家散打队运动员2006年冬训进行训练监控,保障科学化训练的进行.方法:以国家散打队2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睾酮(T)、免疫球蛋白IgG、IeA、IgM等生化指标,对运动员冬训过程进行了监控与评定.结果:在冬训期间,男子散打运动员的Hb、BUN、T等指标和冬训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冬训初期相比,女运动员除了冬训末期的T显著增高及中期的BUN显著下降外,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冬训期间的运动训练负荷安排比较合理,总体上运动员在机能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没有出现训练过度及免疫抑制的情况.运动员部分生化指标的个体差异较大,应建立运动员训练监测的个人档案,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针对个别免疫力下降或有贫血征兆的运动员,要注意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方对冬训期男子举重运动员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补肾益气方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浙江省男子举重队备战2013年全国锦标赛的20名中小级别运动员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队员,实验组在冬训大强度训练期以3周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早训练前9点和下午训练前3点2次定时服用补肾益气方(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附子、锁阳、杜仲等),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安慰剂.运用数理统计T检验法观察两组运动员肌酸肌酶(CK)、尿素氮(BUN)、血清睾酮(T)、皮质醇(C)、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的指标变化.结果:内服四个疗程的制剂后,CK值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自身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机体由于训练强度的改变对肌肉机械性刺激程度较深;T值水平实验组训练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后组间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益气方能明显提高冬训期男子举重运动员T值水平,对运动性疲劳恢复及竞技能力的保持起着重要作用,间接反映服用补肾益气方可预防男子运动员运动性低睾酮的发生,但对于因训练强度增加引起的CK酶活性增高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备战十三运会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控冬训前后各项生理指标,探讨和评价冬训引起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能力及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探寻科学化训练的有效性.方法:在冬训前后,对自行车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无氧功、体成分进行监测分析,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系数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冬训前后自行车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相对最大摄氧量几乎没有变化;(2)女子运动员最大无氧功、30s平均无氧功和体成分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而30s平均无氧功呈现显著性差异,但有较为明显的变化.结论:(1)有氧代谢能力的优劣并不是影响场地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但对无氧训练后乳酸的消除起到积极的作用;(2)无氧代谢供能是影响场地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峰值功率和30s平均功率评价运动员冬训训练效果是科学的;(3)体脂百分比下降,而瘦体重增加,对提高运动员专项成绩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择10名男子散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NK细胞,NKT细胞,CD4 /CD8 ,T细胞,以及Th1/Th2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检测,观察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中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赛前训练中对男子散打运动员免疫机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负荷的专项赛前训练对NK细胞不产生显著性影响.NKT细胞是反映免疫机能改变的敏感指标.赛前对抗实战阶段,散手运动员CD4 /CD8 出现显著性下降,并且出现了Th1/Th2失衡的临界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四川大学12名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等级的游泳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焦虑水平、注意力、运动自信心、运动心理准备、运动动机、团队重要性6个维度进行SPSS分析和对比,以了解游泳运动员心里技能特点及影响他们运动成绩的心理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在心理准备维度有边缘显著性差异(0.05≤P<0.1),团队重要性维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训练年限在自信心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年龄在焦虑控制维度有边缘显著性差异(0.05≤P<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充魔芋甘露聚糖对大负荷训练大鼠肠粘膜SIgA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50min的游泳训练并补充KOS,测定小肠IgA浆细胞和小肠粘液IgA含量指标的变化.结果:(1)8周大负荷训练后,大鼠的小肠IgA浆细胞个数、平均光密度和肠液SIgA含量呈显著性降低(P<0.05);(2)补充KOS后大鼠小肠IgA浆细胞个数、平均光密度和肠液S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大负荷训练组(P<0.05).结论: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补充KOS可以调节和提高训练机体的肠粘膜IgA的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5.
心理应激能引起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帮助性T细胞(CD4^ )、抑制性T细胞(CD8^ )及CD4^ /CD8^ 比值和IgG、IgA、IgM发生变化。心理应激后,高状态焦虑组IgA浓度明显低于低状态焦虑组;人格特质EPQL、EPQE显著性影响IgG的变化,人格特质EPQN显著性影响CD4^ 的变化;心理应激引起免疫抑制,不同状态焦虑特质及人格特质的运动员心理应激的免疫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补充番茄红素对人体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后血清及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16名体育学院大二男生随机分为补剂组和对照组,每组8人。补剂组补充番茄红素15mg/d,对照组补充外观一样的淀粉安慰剂,连续补充四周。检测两组受试者在服用番茄红素及安慰剂前和连续服用4周番茄红素及安慰剂后血清总SOD活力、GSHPX活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MDA含量、和红细胞内SOD活力。然后所有受试者均在电动跑台进行一次递增负荷的力竭运动。力竭运动后即刻测试血清与红细胞指标与运动前相同。结果表明:1)补剂组补充番茄红素后安静状态下,血清总SOD、T-AOC相对补充前有显著性升高(P<0.05),而相对于对照组则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2)一次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后,对照组血清T-AOC及MDA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而GSH-PX则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补剂组血清总SOD和红细胞内SOD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血清T-AOC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而GSH-PX出现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3)补剂组运动后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血清总SOD和GSH-PX分别出现非常显著性(P<0.01)和显著性升高(P<0.05),而血清MDA则出现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1)一次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会引起体育专业大学生血清和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进一步加剧。2)通过预先补充番茄红素四周能增强大学生血清和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效抵抗力竭运动中产生的氧自由基攻击,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疗法引入到调理心理应激的治疗中,初步探讨推拿和艾灸调理运动员赛前应激的作用与机理.方法:自愿参加本实验的上海体育学院散打队运动员15人,分别在2007-2008年全国散打锦标赛赛前4天以及2007-2008年冬训期间进行比赛前心理应激相关量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心理应激相关激素或神经递质,运动机能相关指标的测试.其中,2008年赛前15天每天训练结束后对运动员进行推拿加艾灸的中医干预;结果:心里应激量表:2008年赛前与冬训期间相比,运动员焦虑缓解和自信心方面分剐存在显著和高度显著差异,与2007年赛前相比,运动员状态自信心方面高于2007年,2007年、2008年赛前心境状态的TMD得分与冬训期间相比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视觉事件相关电位(ERP):2007年赛前与冬训期间相比,P300振幅比冬训期间大幅度下降,2008年P300振幅与2007年赛前相比显著提高,并且高于冬训时期的振幅.在潜伏期方面,2008年赛前P300潜佚期和冬训期间在CP6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2007年赛前相比在Pz、Cz、CP6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2008年赛前运动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精氨酸升压素(AVP)水平与2007年赛前相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神经肽Y(NPY)无差异.运动机能相关指标:2008年赛前运动员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与2007年赛前相比有所下降,但血红蛋白值有所上升,血尿素的含量比2007年赛前高,睾酮皮质醇(T/C)比值降低.结论:推拿加艾灸可使散打运动员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变短,振幅变大,对提高运动员赛前自信心和赛前应激状态有一定作用;推拿加艾灸可以使运动员ACTH和AVP水平上升,但对NPY影响不大,说明推拿加艾灸的干预方式对赛前运动员与应激有关的激素和神经递质指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推拿加艾灸对赛前运动员运动机能相关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赛前给运动员分别补充维生维和萄葡糖研究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目前争论较大,主要观点是:1.认为运动员在正常膳食条件下,可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没有必要额外补充;2.肌肉中糖原增加的同时,伴有水分的增加(二者之比为1:3),使肌肉僵硬,妨得肌肉的运动,不利于提高运动成绩;3.我国以高糖膳食为主,再给运动员补充糖是多余的。但也有通过补充糖或维生素后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的报导。对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在赛前调整期和比赛期间同时补充维生素 B_1、C 和葡萄糖,观察其综合效应,尚未见报导。儿童少年游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的改变是运动员机体的机能状态和疲劳的表现,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对参加2000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的56名优秀拳击运动员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组心电图异常者33例(不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和左室高电压),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8.93%,低于对照组;运动员组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不完全右树枝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分别为87.5%、51.78%、7.14%,高于对照组的43.78%、18.34%、0.54%,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拳击运动员的上述指标也高于冰雪运动员、举重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11]。拳击运动员的平均安静心率为(48.24±9.06)beat/min,低于对照组(P<0.005),而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生率接近对照组,说明拳击运动员心血管功能强大的适应能力,这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心力储备良好的表现和运动水平提高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的影响。对象与方法:运用实验法,以16名广东省男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将其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干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力量训练,实验组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测试所有运动员的膝关节等速肌力,选取峰值力矩(PT)、异侧同名肌比值(PTR)和同侧屈伸肌比值(H/Q)指标比较分析功能性训练在提高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下肢力量素质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运动员经过功能性力量训练,等速肌力测试在角速度60°/s和240°/s状态下,下肢双侧屈肌PT和伸肌PT较实验前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屈伸肌PTR及左右侧H/Q也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对照组运动员经过传统力量训练,等速肌力测试在角速度60°/s和240°/s状态下,下肢双侧屈肌和伸肌PT值较实验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但是左右侧H/Q及屈伸肌PT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实验后在角速度60°/s状态下,实验组运动员膝关节两侧伸肌PT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侧屈肌P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角速度240°/s状态下实验组左侧伸肌P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右侧伸肌PT值虽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左右侧的屈肌PT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运动员的屈伸肌PTR及左右侧的H/Q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功能性训练可以显著提高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下肢肌肉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素质,在最大力量训练效果方面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差异不大,但是在快速力量方面提高效果要更好;功能性力量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异侧同名肌比值和屈伸肌比值,对改善运动员两侧肌肉力量不对称和同侧屈伸肌力量不对称方面效果也比传统力量训练效果更好,对运动员膝关节肌群肌力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