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才观与考试观,属于广义的考试文化范畴。本文从科举学的视角,辨析葛洪的人才观与考试观的内涵、特征、地位与影响。葛洪认为,治国以致贤任能为首务,用才取士不可以不精择、详试,考试选才可励勤学、绝人事因缘。从考试文化的历史演变来看,葛洪有关人才价值与标准、选才原则与途径、考试功能与方法的系统论述,成为隋唐科举考试之先声。其独具一格的人才观与考试观,在科举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当今考试文化建设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的考试观取决于人才观、质量观与教学观,而人才观、质量观与教学观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高职教育考试观体现为三个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导向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向学生的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化迅速的推进,用人部门对人才观和考试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对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考试方法和组织管理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可能,从而使考试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由传统的经验性考试发展为现代的科学化考试。  相似文献   

4.
"考试"是中国教育和人才选拔带有根本性的话题。"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考试改革的关键。考试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是考试的宗旨。正确的人才观决定着正确的考试观,公平、公正是考试的灵魂,是考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完善和改革考试制度,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点,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加快考试立法,在适当时机通过《考试法》。以法律的公平正义保障考试的公平正义;以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考试经历了自主招考、统一招考、自主招考和大学联考并存等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立大学一直秉持选拔国家精英、促进公平竞争的基本理念。影响大学考试招生理念形成的因素不仅有学校的办学宗旨,还包括大学管理者的人才观和考试观。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考试招生理念影响着学校的招考实践,对当前大学自主招考改革也留下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学历教育考试已暴露出诸多弊端 ,其原因主要是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陈旧 ,质量管理体系没有适应新的人才观的要求 ,教学管理存在缺陷。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必须做到 :( 1 )更新教育思想 ,树立现代考试观和人才质量观 ;( 2 )改革考试制度 ;( 3)建立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 4 )认真做好考后质量分析 ,改进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业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生、学校、社会以及文化传统四个层面探微,认为高校学业考试作弊是学校场域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以追求分数为表象,以追逐位置和争夺资本为目的的主动“求生”策略,他们用异常的方式表达了对教育教学公平的渴望。而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体系及僵化的考试形式对学生“超越”和偏离学校规章制度负有责任,反映了高校在教育理念、教学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等方面的迷失。当然,学历社会、考试社会中考试功能的畸变以及文化传统中重视考试的教育价值取向也隐含了高校教育逐渐由知识到标签的异化之路。对其防治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和长期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重点在于改革价值取向和内容体系。在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必须注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树立多元的智力观和人才观,构建多维度的人才评价制度、多元化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在改革高考的内容和体系上,必须探索和建立起一套能够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的高考内容和体系。  相似文献   

9.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而考试模式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改革片面的考试观,树立全面的考试观,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植物保护概论课程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把考试变成了进一步消化、深化知识和创造的过程,消除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和应试思想,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重理解、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职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观、质量观的转变,高职的考试观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本文在分析了当前高职考试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理念,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心的多样化的考试模式,并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实践,研究了多种考试形式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着一致的目标追求,都成为其时政治统治权威性和合法性的重要标尺。但目前的高考又与古代的科举制度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再像科举那样仅是选拔官员的考试,而成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入门考试,但高中生经高考进入大学也不是人才成长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对待高考及其改革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一方面必须维护高考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则应该理性地对待高考,去除一些过度看重高考的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选取科举制度中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及第标准作为研究考试公平性与科学性关系的三个维度,提出在考试公平性与科学性冲突中往往公平优先的论点。据此,分析了高考科目、高考内容以及高校招生录取改革中公平性与科学性的矛盾,并提出处理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唐代制举是皇帝亲诏临时设置的唯策取士的制度,经历了沿袭传统的问对口试到定型为分科笔试的演变过程,于高宗显庆时完全纳入科举取士体制。《唐会要》有关制举的记载,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制举年代、科目和登科者三个要素,对于了解唐代制举主要科目的设置情况和考试结果,最为直观可据。唐代制举考试的方式,有别于科举取士的其他考试,突现了选拔非常人才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唐代制举既是整个科举取士体制的一部分,又自成相对独立的系统,皇帝亲临主考、唯令试策和举选合一,乃是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科举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之一。科举制不等于专制制度。考试选官方式与专制统治制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既可以为帝制时代所采用,也可以为共和体制所采用,还可以为当代中国所采用。我们不应以西化后的现代的尺子,去度量中国古代的民族的历史,科举是传统社会相时最公平的一种选才制度。  相似文献   

15.
科举考试中的复试制度创建于清代,是指乡、会试发榜后,对已经中式的举人、贡士进行的再次考试,其实质是对录取工作的再次认定。复试制度的建立可以分为乡试复试制度的建立与会试复试制度的建立,其时间与过程是不同的。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建立的原因是保证取士公平、笼络士心、查明实际情况及维护科举制度,这也是科举复试制度的作用所在。科举复试制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了慎重选拔的原则,同时保证了取士质量;当然,由于各种原因,复试制度不可能根除科场的弊端。研究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对于我们当今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复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绵延1300年的中国科举制,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也对周边国家和域外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举制对促进东亚国家的封建化和考试制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对近代欧美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过积极影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助于重新审视百年前的科举革废,更有助于进一步总结考试规律、推进当代考试理论与实践变革。  相似文献   

17.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起来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既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度,又结束了科举制度。清代北京的科举制度大致和明朝相同,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即对八旗,特别是满族八旗和蒙古八旗尤其关照。在顺天府乡试名额中,人数很少的满族却和人数众多的汉族相等,而且考试要求很低。鉴于顺天府的特殊地位,顺天府乡试第一场试题由皇帝钦定,后两场试题也要经皇帝同意,顺治和乾隆甚至亲自规定顺天府乡试生员取中名额。清朝北京的科举考试虽然培养了一批人才,但由于科举制度的僵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随着清廷废除科举制度诏令的颁布,其被最终废止。  相似文献   

18.
《科举学导论》是刘海峰教授十四年致力于科举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心血力作.全书约四十九万言,共分十八章,不但提纲挈领地论述了科举学的涵义、内容、结构,而且对这一综合性较强的专学进行了学说的锤炼和理论的锻造,其特色可概括为"大、实、理、新、美"五个方面.2005年8月出版的《科举学导论》为科举制百年祭献上了一道文化飨宴,也为科举学这一学科确立了"原点",更为科举学构建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9.
高考的历史传承、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的历史告诉我们,高考的理念不会消失,但是某种具体的高考制度可能淘汰。当前的统一高考制度的根本问题到底在哪里,它是否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这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基本依据。在对历史作出回顾,对现行高考制度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高考将往何处去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度是继世袭和察举之后相对更加公平合理的一种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做出过多方面的积极贡献,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认真分析科举制度的合理性及其弊端对今天的高考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建立和完善多维、灵活、民主的考试和招生体制,从而推进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