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哲学、美学角度对竞技体育的跳水运动进行研究,竞技跳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从文化的角度对其做进一步的解读,对于我们研究竞技体育的善与美,完善体育学科的理论架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从美学类型看,竞技跳水美归属于社会美的范畴,具有艺术美的特征,最终表达了形式美;从美学形态看,优美与壮美的有机结合是竞技跳水最鲜明的美学形态特征;从生命美学角度看,竞技跳水美是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以及社会生命这三重生命之美的高度统一,缺一不可。从"符号"理论结合生命美学对竞技跳水运动作出的美学阐释:竞技跳水是一种身体文化,是人将身体作为一种符号运动而显示的"一秒钟"艺术,从而实现合乎人的三重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的美学(包括艺术学)具有“反体系”的诗化特征,是一种“星丛式”的思想集合体。宗氏这一“星丛式”的美学,从本体论看,它是生命(机体主义)美学;从艺术学看,它是艺术的形上学;从经验论看,它是创造论的诗学。这个美学模式建构的过程,先后受到怀特海的机体主义、佩特的唯美主义和帕克的表现主义等英美思想传统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论理解的教育过程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理解"是哲学解释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任务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过程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是一种"对话",也是一种学生自我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所谓禅宗美学不仅指禅宗对中国古代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更应指其自身的审美方式,作为禅宗之核心的"真如妙用"是一种审美观照活动。禅境之总体特征可概括为"真",具体表现为幻灭无常、顺任圆融、湛然净寂三个方面。禅境不等于表现它的艺术境界,必须充分注意到由禅境转化为艺术境界这一过程的生成性、中介性。在美育中引入禅宗审美,对于解决爱的缺失、冷漠与隔阂、丧失耐心、时间深度的空间平面化、过度的欲望消费、多愁善感等当代社会表现出的精神困境和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施丽 《阅读》2014,(48):2-4
<正>生态语文教学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它是从生态课堂中衍生出来的,生态课堂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生态语文教学是站在生态美学的角度,从认知领域到学生生命领域拓展延伸的教学,包括师生情感对话、高峰体验,让课堂返璞归真,彰显语文课堂的生命本色。一、生态语文教学的内涵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更多地像农业,而不是工业",这是对语文教学蕴含"生态"之意的  相似文献   

6.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美学渗透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育是人类传授现有的审美文化,并启迪新的创造的一种教育文化活动,它是高校健美操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体育美学的角度,通过健美操运动美学特征的研究,结合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特点,对健美操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健美操教学应在美学原理的指导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人际关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境、教学反馈等几方面进行美学渗透.  相似文献   

7.
庄子美学是生命美学,它以生命为逻辑起点构建起"道"的美学体系.它追求生命的自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天合天",通过"心斋"、"坐忘"与物同化;追求"大美",追求绝对自由的美,达到一种至高的审美人生境界.庄子美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的生命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话教学"核心内涵就是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发生在对话之中的自主生成。它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一种交往、互动的教学;一种自主、生成的教学。对话教学在实践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实现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9.
"亲和"的美学--关于审美生态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美学维度上,审美生态观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把握而建立起来.它把生态存在当作"非技术性"对象,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内在平衡性方面,致力于从"非私利"立场思考复杂的生态现象及其问题,以便有效地确立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整体意识,包括对生命的虔敬与信仰、对自然存在的感受而非占有、强调生命的内在充盈而非以"创造"名义实行对外改造.在生态领域,美学的基本目标是构建以"亲和"为核心的审美生态观,这既是对于生态存在的新的美学认识,又是一种人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价值体验方式,一种新的美学价值论.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强调"工匠精神"的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也应顺应形势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实现学习与岗位对接、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本文作者拟通过建立多模态一体化教学模式,让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得到高质量的一体化教学体验。  相似文献   

11.
道德体验引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道德体验论意在阐明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本体。道德体验作为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从三重生态的视界消融了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二元"对立主体观"。道德体验论将教育者改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改称为"体验者",凸显道德教育的情境性、建构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并从体验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索。在道德体验中,体验者可达成生态体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探讨"教"与"学"之间辩证关系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高专影视动画专业教学中出现的诸多矛盾、限制与问题,提出了"教学分子"的概念,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方面找出教学创新的"内部因素",提出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案,并以有效的目标系统来评价教学过程。这个教学过程即是"项目式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3.
"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俗称,一直被人们接受和认可,早已成为中国武术的代名词."势"作为一个思想史的概念,在政治、军事、书法、绘画、诗歌等诸多场域中表达一种相似的哲学思维与意义结构,它们为"势"文化的理论研究打开了广阔的论域空间.研究以"势文化"为切入点,以内家三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拳之势"进行理论探索.结果表明:架势是"拳之势"生成的结构之力;理势是"拳之势"生成的逻辑之力;气势是"拳之势"生成的生命之力;情势是"拳之势"生成的表达之力.习武演练自觉追求"势",它体现的是一种美学之道与生命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面向应用类英语一流课程改革,遵循"育人目标解构—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资源开发—评价策略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的联动式课程建设框架,以《汽车文化英语》本科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评价方式、应用与成效等维度,阐释应用英语类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以期为"新文科"理念导向的应用英语类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维的教学目标,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接受,但是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的过程依然很少被关注,或者说仅是附带在"过程与方法"中一个微小的部分,极少作为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突现出来.其实帮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反思思维过程,是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内容.所以思维与策略应该单独成为教学目标的第四维度,而且应该和‘过程与方法'一起成为最重要的维度.  相似文献   

16.
自<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由于广大地理教师对其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仍存在一些困惑,使得这一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全面实现.本文分析了地理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行为目标、过程目标以及表现目标三个方面的要求,并相应地从参与教学过程、体验学习过程、创设展示平台三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其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体现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用现象学"本质直观"、"先验还原"法观照健身气功教学的审美要素及价值。认为:"本质直观"健身气功教学的技术特征为"心息相依,意形相随,动缓息长",其技术本质是蕴涵美的"情感性";"先验还原"教学过程则体现"行气"之原初性,即要经过腹式呼吸之纯粹意识,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则是产生审美之要素。在此基础上,才会使练习者感知健身气功是现象中的一种独特审美对象,通过教学练习带来"立象以尽意"的审美意象,凭借"三调合一"这个直观的审美经验来感受,最终实现"舞"与"导"的具有"现象学美学"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很多中国美学史著作中的"孔子美学"均没有很好地阐释出孔子的美学精神,尽管早在20世纪初王国维、梁启超、梁漱溟等就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实际上,孔子的"仁"与"兴"最好地体现了孔子的美学精神。"仁"的核心是对一己之私利有所超越的非功利性情怀。"兴"是与外在世界浑然为一的超越性的情感方式。孔子的这种美学精神,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今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思想渊源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与背景、语言文字与文艺实践等不同生成原因的影响.中国美学主要是生命体验与超越美学、生态与意境论美学以及抒情美学,具有智慧美学、宇宙生命美学和和谐美学精神;西方美学则主要是审美知识与经验美学、艺术与典型论美学以及叙事美学,具有知识美学、人的生命美学和对立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课程教学设计就是探讨课程育人之术与育人之道的问题。遵循教学学术的理念,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五个课程要素进行教学设计策略探讨: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导向,从实现目标的视角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从认知方法、使用方法和组织方法三结合的视角进行教学方法设计;从遵循学科逻辑和认知逻辑的视角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从开放式问题、结构化评价、针对性指导的视角进行教学评价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